APP下载

初中数学微课视频的设计与应用

2019-04-12谢丰成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微课视频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摘要】本文论述微课视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提出微课视频制作应遵循“微”特点、选题要注意选择性、内容要注意生动性与趣味性等设计原则,同时提出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关于新课导入、课中聚焦重难点、课后辅导巩固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微课视频 初中数学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131-02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巨大变革,结合了信息技术的微课教学逐渐成为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补充。微课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短视频为载體的教学方式,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讲解、重点测试等教学资源。数学微课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使学生能直观、自主、反复学习知识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解题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从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的优势出发,重点阐释初中数学微课的设计原则及应用方法,以期为微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初中数学课授课方式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生动性及趣味性更强

微课包含了图片、声音、影像等元素,与以往教师板书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单一形式相比,其存在视觉、听觉方面的优势,使教学演示更加直观生动,而且视频设计中采用的卡通图案、艺术字体、戏剧化配音等元素,令视频更具趣味性,这些优势对于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其应用效果更突出,可较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短小精悍

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在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内容往往针对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这样的视频短小精悍,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思维高度集中,这对数学学习是极有裨益的。

(三)自主性强

微课视频不仅适用于课堂辅助教学,同时可以永久保存在电子设备中,便于随身携带、随时观看,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学生通过自主观看视频,可以在课前完成预习,课后对于课堂上不明确或疏忽的问题,可重复观看视频进行再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自主掌握微课视频的观看进度,有助于他们自主规划学习节奏、学习内容。

二、微课的设计原则

第一,微课应当遵循“微”这一突出特点,不仅要注重时间上的“微”,将视频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同时也应当注重内容上的“微”,每个视频只集中讲授一个知识点,微课程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这便于学生既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又能较好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第二,微课选题应当注重选择性,难度过大或涉及内容较多的知识点不宜制作微课视频,应当由教师在课堂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讲解,以便学生理解。适宜制作微课视频的选题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容易混淆或容易产生误解的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典型习题及其解题方法技巧等。同时,微课还应当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以便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练习和测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微课的选择,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进度,并据此进行微课内容的修改和创新。

第三,微课内容应当注意生动性和趣味性,运用丰富的图片和动画来表现,尽可能少使用文字,在文字设计上应注重字体、字号及颜色的合理搭配。同时视频的内容应当动静结合、画面优美、进度流畅,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视频配音方面,应当尽量避免使用书面语,多用轻松幽默的口语讲述。教师讲述视频内容时,应当以同伴的身份,而非传统教学的“指导者”,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微课的课堂应用

(一)新课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入是衔接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和即将接触的新知识之间的关键点,因此新课导入应注重从一开始便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微课视频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能满足这一要求。教师选择本节课最具探究意义的问题提前制作好视频,在开始授课之前先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对即将开始学习的知识充满期待。

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基础的几何图形》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上初中,对于初中的数学知识充满了好奇,笔者抓住他们这样的心态,制作了一个关于图形介绍的视频,将生活中常见的足球、扇子、山峰、电视机屏幕、大厦等带有明显几何图形的物品图片制成合辑,并在每一张图片上加注图形分析和讲解。这样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启发性的视频,从播放开始就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仔细倾听讲解,观看完毕积极讨论,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而专注,为接下来的课程展开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开头。

再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内容中“y=ax2+bx+c(a≠0)的图像与字母a、b、c的关系”一课时,笔者在微课视频中,先向学生展示二次函数的演示图,然后利用一个卡通人物进行讲述:“只要看看这幅图,我就能得出好几个结论!它们是:(1)a<0,b>0,c>0;(2)a+b+c>0,a-b+c<0;(3)2a+b<0。”

学生在没开始学习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可能会质疑卡通人物所讲结论的真实性。笔者抓住这个机会,向学生提问:“是不是很想验证它说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其实,不出十分钟就可以揭晓答案!”这样的导入方式,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了。在此基础笔者再开始本课内容的讲授,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效果非常理想。

(二)课中聚焦难点和重点

每一堂数学课必然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需要讲授的知识点较多,且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不易透彻理解数学概念,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和演示往往无法很好地攻克学习的重难点。此时采用短视频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使授课过程生动直观,还能为学生提供反复观看的条件,确保学生能通过充分的思考探究,去将学习的重难点理解透彻。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图形的位似》时,笔者先播放视频让学生回顾图形的基本变换:平移、对称、旋转和相似等知识点;然后提出:当我们需要保持某个图形的形状不变,又需要对其进行放大或者缩小时,就需要画相似图形;接着用视频向学生展示五组不同的四边形相似图形的绘制过程,并向学生提问:每一组两个四边形各自的对应点连线具有什么特征?如果用直尺和量角器对其进行測量,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当学生经过观察得出答案后,笔者继续播放视频,向学生抛出位似形的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就被称为位似图形,这个点就被称为位似中心。视频中将这一概念的重点“相似”“经过同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以加粗变红的字体标注出来,提醒学生牢记。随后,笔者再向学生提问:是否相似图形都是位似图形呢?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中展示的几组位似图形及相似图形,通过观察对比,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但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情况”这一结论,并以此明确位似图形的性质。待完成视频演示和讲解后,笔者再为学生提供拓展习题,练习制作图形的位似图形,从而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随堂小测验结果显示,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普遍对位似图形的概念掌握得较为扎实。

再如,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笔者通过预先录制方程解法的方式,选择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将详细的解题步骤在视频中逐步演示,组织学生观看后再进行讲解,并将视频资源分享给学生,供其反复观摩,从而牢牢掌握解题方法。根据课后的测试结果显示,超过85%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说明了微课的课堂应用效果显著。

(三)课后辅导巩固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同一堂课结束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已经理解了课程的内容,需要更多的延伸练习;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消化掌握同样的知识,而教师及家长由于时间和工作的缘故无法及时予以指导。此时,将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反复观看复习,能起到代替教师进行指导纠正的作用。学生可以随时暂停视频作思考、记录,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

例如,笔者讲授人教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心对称》的内容时,注意到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能掌握某一点中心对称的两个点坐标关系,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学困生甚至无法就这一知识点做到完全理解,因此笔者将中心对称与坐标系的关系这一要点制作成两个短视频,一个侧重于概念的演示和讲解,另一个则设计一些相关思考题目,在课堂结束时分享给学生,供学生在课后有选择性地反复观看或练习提高,帮助全体学生深刻理解这一课的知识点。经课后互动交流,学生普遍反映这两个短视频直观易懂,能给予自己启发与帮助。

基于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学习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具有内容生动、趣味性强、使用灵活、主题明确、便于复习等诸多优点。学生结合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微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机,不受课堂条件限制,不必担心因无法当堂理解或未能完全听清所造成的知识点遗漏。微课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二者结合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波.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7)

[2]韩新正.微课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学数学,2018(2)

作者简介:谢丰成(1973— ),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苗园中学,担任初二数学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励志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微课视频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论如何使用Camtasia Studio编辑微课视频
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