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育理念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策略

2019-04-12梁杰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

【摘要】本文论述“实善文化”的内涵及有效教育理念指引下的以“实善文化”为主导的德育建设,有效教育理念下的“实善文化”建设就是要挖掘丰富多彩的教育变式,通过建立“上下贯通”的学校“实善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借助“想”“看”“听”“做”四个载体,积极将理念付诸于实践。

【关键词】有效教育 校园文化 实善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59-02

有人说:“三流的学校管理靠权力,二流的学校管理靠制度,一流的学校管理靠文化。”可见,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它彰显着学校的个性与品质,是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第五中学(以下简称五中)秉持“文化引领”的学校发展理念,在有效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努力开展以“实善文化”为主导的德育建设,大力弘扬“三实五善”的五中文化,努力营造“时时有实善、处处有实善、人人讲实善、人人要实善”的“实善文化”氛围,打造一所以“实善文化”闪耀玉州的魅力学校。“实”就是诚实为人、笃实求学、踏实做事,简称“三实”;“善”就是善心、善为、善教、善学、善思,简称“五善”。五中崇尚的“实善文化”,意在引导师生吸取理念上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带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化熏陶带来的快乐。

一、发挥“党建+”模式领航作用,积极探索校社联动模式

有效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有效整合资源,动用一切要素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五中“实善文化”的传承、发扬、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实善文化”建设领导机构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创新工作理念,丰富育人途径。

“实善文化”就是诚实为人、笃实求学、踏实做事。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树典型,扬正气,讲奉献,讲传统”正是我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学校党总支部是我们推行“实善文化”的坚强后盾。五中在学校党总支部的引领下,积极推行“党建领航,红色校园”培育和践行以“实善文化”为主线的工作思路,以此促进校园文化的持续发展。

(一)党建建航,红色校园

1.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教师队伍。秉承党员先进性,发扬党员教师在政治觉悟、职业素养、师德师风、业务业绩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坚持“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发展为党员教师,把优秀的党员教师培养成名师”的导向,党员带头培育、践行和发扬“实善文化”,以点带面,以党风促教风,教风带学风,形成浓郁的校风。

2.打造以党建为核心,引领校园文化,创德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培育网络。①以“党建—校园文化—德育特色—美德少年—学生”为主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推动“实善文化”进校园、进党课、进团课、进头脑。五中党总支部率先推出了以弘扬“实善文化”为核心的微党课,每位优秀党员录制了3分钟的微视频,解读自己对“实善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自己践行的承诺,在全校各个班级播放,各班开展“谈体会,行实善,践承诺”主题活动,在师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实善文化”时时浸润学生的心田,培养了班级和学校的“美德少年”,树立了榜样,积极着影响每一位五中人。②发挥党员“能啃硬骨,能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推行班级“传、帮、带”活动。学校以党小组为单位,根据各班的情况安排各黨小组下班执行帮扶任务,如针对卫生较差、纪律散漫、班风较乱等问题,党小组深入分析班级问题,针对班级或学生某一突出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有效改进措施,一同执行并跟踪直至问题解决。

(二)以家长学校为切入点,深入探索校社联动模式

我校深入挖掘广大家长的人脉资源,在社会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和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联系社会各类公益机构和服务中心,鼓励学生走出校门,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丰富了实践育人的途径,拓宽了德育的阵地,在校外开辟践行“实善文化”的第二课堂,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到孤儿院陪伴孩子,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等。通过各式各样的帮扶实践活动,学生有了走进社会的机会,他们接触到各种需要帮助的人群,感同深受,学会关心陌生人,帮扶弱小,大大增强了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建立“上下贯通”的“实善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孟照彬曾断言:“在管理领域,只有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管理,管理才是健全有效的。”五中在“实善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上注重“上下贯通”,形成集体意识与行为。

自上而下:五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此为活动的领导核心,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垂直管理网络,确保步调一致、信息畅通、活动高效。

自下而上: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学校“实善文化”建设的每一项举措都通过不同形式听取师生建议、集思广益、整合思想得来,让师生从活动的执行者和服从者转变为制度的设计者与检验者,培养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比如为营造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文化,我校通过召开教师大会、科组会、班主任会等途径,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了意见,既照顾整体的意愿,也关照到不同学科和班级管理的需要;再如“善行”实践活动的设置,我校又充分考虑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意见,如“在哪里开展,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时候开展”等,都面向学生进行调研集思。

五中通过这样的宣传造势,让师生感受到“实善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愿景,并把愿景转化为师生的共同愿望,提高师生自我执行、自我管理的水平,从而使“实善文化”建设从外在约束渐次演变为内在自律,不断满足师生对自我完善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已经是师生践行“实善文化”的第一步。

三、借助“四个载体”夯实“实善”之根

传统的德育方式说教成分太重,而且形式单一,往往效果不佳。而有效教育理论则是强调调动想、看、讲、做、动、静等要素,并通过各要素组合交换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最佳状态。这一理念让我们茅塞顿开:“实善文化”建设要“动”起来,不正是要通过给学生多感官的刺激来实现吗?我校建设“实善文化”就借助“想”“看”“听”“做”这“四个载体”实现。

(一)“想”——理念载体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校训能凝练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对人文素质的形成有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一经形成将长期影响学校的每一位成员。”五中的校训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真爱无声,择善而行”,以“三实五善”为核心的“实善文化”更是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育人理念。

为了使“实善文化”理念牢牢植根于师生心中,我校安排了校训“七进”活动——“进校园,进教室,进办公室,进课堂,进教材,进会场,进作业”,新生入学培训、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讲话就是校训宣传的常规阵地。为了让学生充分“想”,对“三实五善”核心理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做一个践行“实善文化”的五中人,成为每一个进入五中的学子必须完成的作业。

(二)“看”——环境载体

我校的环境文化融合了办学理念、自然景观和国学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学校设置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实善文化”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教师誓言、校园明星、国学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无不彰显着我校的“实善文化”特色和对国学文化的传承,各种廊道上展示着儒家名言,昭示着我校“实善文化”建设的宗旨,每一处所展示的内容意蕴深刻、引人深思。课余时间,学生三五成群,驻足于此,慢读细品,自然而然地陶冶了情操。

班级文化张扬个性,成为彰显学校“实善文化”招牌的又一重要阵地。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缩影,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班级目标、座右铭、图书角、板报设计和教室廊道处处体现学校“实善文化”理念,点点滴滴体现了学生的智慧与心血,引导激励着学生积极向上、脚踏实地、择善而行。

“校园国学,意蕴悠长;实善精神,大力弘扬”,这就是我校环境文化与育人理念和谐统一的真实写照。

(三)“听”——媒体载体

我校发挥校园广播站的作用,专设“实善文化”园地,定时播放学生宣传校园人物报道、好人好事等践行“实善文化”精神的优秀稿件,甚至连课间铃声都换成了配乐诗词朗诵和校园歌曲传唱,每月更换一次内容,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记住诗词内容,更加深入地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四)“做”——活动载体

五中把“实善文化”的践行融入传统佳节和综合实践体验活动中,活动的范围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五中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传统节日、学校传统活动,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学雷锋月、教师节、劳动节、学校体育艺术节等开展体验式活动,如“我给老师一封信”“为父母做一餐饭”“今天我当家”“今天我是老师”“当一天劳动者”等,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身实践,这种体验式教育获得了學生、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和家庭文化生活,给学生更多的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校园里,五中发起“做一个‘实善少年,从我做起”的倡议,提倡“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做一件好事,帮一个同学,做一回志愿者,当一天清洁工,争做校园道德模范”等,让学生懂得了五中的每一名学生都有能力做“实善少年”。

在校外,五中发起给山区学校的募捐活动,并组织学生到福利院、聋哑学校开展慰问活动。学生参加这类社会帮扶活动感触很深,亲眼目睹困难群体的生活艰难,让他们更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读书,珍惜健康,建立起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想”“看”“听”“做”多管齐下,给了学生“四位一体”的感官教育,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耳濡目染、切身体会、亲身践行,他们的思维和角色定位都在不断变化中,从“实善文化”的学习者转变为践行者、宣传者。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精神文化与行为规范的和谐共存,不仅给了学生发扬“实善精神”的平台,也带给了他们“行善”的快乐体验,让他们知道,他们不仅是“实善文化”的学习者,更是践行者,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实善少年”!

长久以来,“实善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五中人中坚守,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实善文化”飘满园,五中不仅孕育出了以覃冠钧同学为代表的广西“最美少年”,而且获得全国零犯罪学校、玉林市体育大课间活动先进集体、玉州区平安校园、“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集体、兴趣特长养成先进集体、德育水平先进集体、校园文化评比先进学校、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先进学校等一系列荣誉。五中用“实善”的激情和智慧,演绎着“实善教育”的精彩,诠释着“实善教育”的真谛。

作者简介:梁杰(1978— ),汉族,中学一级教师,现任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政教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班主任工作管理、校园安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多次获评玉州区优秀教师、玉林市优秀教师,在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级“先进个人”,曾刊发《初中语文文本导读方法初探》等文章。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浅谈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与校长基本素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