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建立清晰表象
2019-04-12张怡芳
张怡芳
[摘 要]表象以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表象也就无法形成,表象的运动和发展能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图形,或让学生画出图形、做出图形,或巧妙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表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表象;课堂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51-02
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的刺激和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
表象是通过感知后的形象,因此它是直观的、形象的;但表象是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的是感知对象的一般特点,因此它是概括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牢固地建立表象,从而使其能够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多面感知,丰富表象的积累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具有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但是,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从多个方位,以多种形式来让学生的多感官参与感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遗余力地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丰富其表象的积累。
如,在执教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米”时,可让学生从多个感官去感知1米有多长,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①量一量1米有多长。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知道了它的长度是1米。(教师手中拿着丝带)下面我们就借助米尺来量出一米长的丝带。(教师示范后,同桌两人合作剪一段1米长的丝带)
师:1米到底有多长?你能张开双臂比画一下吗?
师:怎样才能比画得更准一些呢?
师:请你用米尺或刚才剪的1米长的丝带来比一比。
师: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你们记住了吗?
[②]想一想1米有多长。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米大约有多长,再用你的双手比画。
[③]找一找1米。
师:请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用米尺检验)
在认识米尺后,让学生借助米尺量出1米长的丝带并检验丝带的长度,然后拉一拉丝带,初步感知1米有多长;再通过活动记忆1米有多长。这样学生就在脑海里初步建立了1米的长度表象。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学生不断地去感知,形成1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讨论,丰富了表象的积累,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做了有效的铺垫。
二、基于表象,展开联想与想象
以表象为基础,进行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形象思维从本质上讲也可以说是表象的运动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表象来展开丰富的想象活动。如浙江名师顾志能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课的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四种长度的小棒,分别是4cm、5cm、8cm、10cm,从四根小棒里任选3根,有以下四种选法:(1)5cm、8cm、10cm;(2)4cm、5cm、8cm;(3)4cm、8cm、10cm;(4)4cm、5cm、10cm。学生通过操作,发现4cm、5cm、10cm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是因为“两条短边的和小于长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其他三种组合都是“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能围成三角形”。
顾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几何画板画图,动态演示了以长边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两条短边为半径的两条圆弧相交点就是两条短边相交的地方(如图1)。
师:我们刚才研究了“两条短边的和小于长边”的情况和“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的情况,是否还有其他情况?
生:两条短边的和等于长边。
师:接下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短边的和等于长边”的情况。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两条短边的和等于长边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码?请你把想到的在自备本上画下来。(交流展示图2和图3)
有了顾老师在解决“两条短边大于长边”时画图的完美诠释,根据其表象,学生能画出图来证明“当两条短边的和等于长边时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而用画图的形式来描述问题有时往往比文字更具有概括性,它能更直观、更清晰地呈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当学生脑海里形成清晰的表象时,学生就能够应用表象,展开一系列联想和想象活动,进而顺利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想象力的水平依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程度而定。表象越贫乏,其联想和想象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其联想和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开展联想和想象活动的前提是丰富表象的积累,而开展联想和想象活动也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
三、数形结合,推动表象的形成
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和“形”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时候,又往往离不开“数”。
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一课,如何把“分数”的意义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牢固地建立起表象,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呢?我认为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
师:刚才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1份就是它的[12]。现在请大家把老师发的长方形纸拿出来,你能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展现这张纸的[12]吗?(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后展示图4、5、6)
师:大家创造了各式各樣的[12],有没有人弄错呢?
生1:没有,因为他们都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只涂了其中的1份,他们展现的都是[12]。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到数字运动场去看看,[12]和[14]正在比大小,[12]说:“我比你大。”[14]说:“我的分母大,所以我比你大。”谁来说句公道话?
生2:[12]大。
师:口说无凭,得拿得出证据来。你能和同桌合作用手中的长方形纸帮忙找出证据吗?(学生操作交流后展示图7、8)
学生有了对分数意义的初步理解后,动手操作“做”出图形,实现了“数”与“形”的转换,把“数”与“形”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借助“形”来解决问题。“形”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数学问题的本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数学课堂应坚持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想象、创造。数学学习因为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感知与发现,尤其通过对其知识储备的激活以及新建表象的应用和补充,不断地滋养着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呈现清晰的表象,给他们的思维注入原动力。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