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让数学信息自然表达
2019-04-12张寿兰
张寿兰
[摘 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低年级教材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丰富多彩。苏教版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够从图形中发现相关的数学信息,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描述相关内容。因此亟须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取数学信息并能够进行数学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
[关键词]图文转换;数学信息;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40-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从教材的编排上看,低年级教材中有大量的情境图、实物图,数学信息蕴藏在图中;中年级教材开始大量出现图文结合题、纯文字题,数学信息多通过文字表述来提供;高年级教材中的问题和信息呈现就更多是用文字表述了。
由于低年级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不能从图形中发现相关的数学信息,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描述相关内容。特别是那种一些条件是以文字形式提供的,另一些条件则要通过收集图中的信息来获得的问题,学生更无法根据相关的资料描述数学信息,这给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難。
因此,我们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即通过观察能够用语言表达图中的数学信息,也能够根据文字表达的数学问题,初步整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那么,怎样进行相关的训练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探求提高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的方法,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静态图——动态演示表达
【一年级:10以内的加法】
对于这样的生活场景学生是有生活基础的,但要直接说出数学信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组织能力还是有限的。因此,将主题图分成两个部分出示:首先是“原来有3个小朋友”,然后发展成“又来了2个小朋友”。这样动态的展示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说图的顺序,使学生更易于将图中的信息转化成相应的数学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动态的展示过程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于加法的理解。
二、直观图——“三句式”整理表达
【一年级: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
师:苹果图下面的这个线把两边括到一起,叫作括线,表示把左右两边的苹果合起来,也就是“一共”的意思。括线下面的这个符号叫作问号,和后面的“个”连在一起表示问“有多少个苹果”。因此这里括线和问号连在一起就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三句话,使其成为一个数学问题?
相对于情境图,这样的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缩减”了题目中的次要成分,把主要成分全面而又直观地展示出来,是低年级学生接触较多的一种问题形式。对于这样的形式,学生只有用语言表述其中的意思,才能进入问题情境。因此针对这样的直观图,仅仅只是知道求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用“三句话”概括说明题意,并简单地提出问题。这样的简单概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体验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表达
【一年级:10以内的减法】
学生在遇到这种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图片信息的习题时,常常会忽略图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将文字信息和图中的信息相结合并加以整理,形成完整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图文结合说三句话,通过这样的文字表达训练,学生就学会在脑海里将图文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认知。
四、动手操作转换实物图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开始出现全是文字描述的问题。学生不善于分析数量关系,就会对题目中指示计算方法的个别词语反应特别强烈。如见到“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这样的简单判断不利于学生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同时也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布鲁纳提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可见,领会数学问题的本质才是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关键。
【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师(呈现主题图(如图3)):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两个数量的比较,求比较大的数量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图中主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仅通过文字表述来抽象出数量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先让学生按题意摆出图片,着重体验小华做的是怎样摆出来的,感受小华的朵数是在11朵的基础上再添上3朵。这里用学具摆成实物直观图,为学生思考方法和列式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支撑。
可见,将图中的相关信息通过操作形成相关的实物直观图,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发展,并获得直观分析问题的初步经验。
五、转换直观成表象
【一年级:10以上的加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形象思维上。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思维由形象向抽象转化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描述其中的数学信息,再由相关的文字尝试画一画,用相应的符号或图形替代实物,让学生能建构文字题的直观图形表象。在图和文之间建立直观联系,对于学生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为学生学习三年级的线段图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教材中呈现数学信息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在主题图和数学表达之间建立桥梁,让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够自然通顺,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