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深度跟进
2019-04-12王月枫
王月枫
【摘要】本文论述朗读指导的重要作用,从朗读的示范引导、朗读的技巧点拨、朗读的形式选择三个维度,总结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该如何深度跟进的一些做法,以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朗读指导 深度跟进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38-0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经过朗读指导的学生,依然不会朗读,或平淡无奇,或拖腔拿调,或词不达意。朗读指导因何事倍功半?笔者认为,这与教师朗读指导时在示范引领、技巧点拨、形式选择方面缺乏深度大有关系。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深度,应该基于学生的立场,以儿童的经验、需要、能力来进行,本质上是为了适应和促进儿童朗读能力的发展。这种“深度跟进”不是人为的拔高,而是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跟进,指向学生的现在,也指向学生的未来。
一、追求“三为目标”,注重朗读的示范引领
李吉林老师说:“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教師有特色的范读能披文入境、融情于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
(一)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可以借助美的声音、表情、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自己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拉萨的天空》时,在学生交流拉萨天空的美之后,笔者顺势安排了范读。恰到好处的音乐和教师动情的范读,使拉萨美轮美奂的天空仿佛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有学生真的伸出了小手,尽情地做着各种摸和洗的动作,可见原本抽象、遥远的拉萨天空已经随着这朗读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而教师所感受到的美也通过自己的范读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接下来,学生的朗读就有了几分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
徐世英先生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其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1]确实,很多时候,以读代讲,恰恰能弥补讲解的不足,使学生在读的瞬间不知不觉渐入文本,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
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有一段扫路人与“我”的对话。在运用各种形式的读后,教师完全可以顺应情境采用表演读的方式,营造对话氛围,还原老人的精神面貌,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扫路人的豁达开朗。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会了课文的基本思想,接下来的男、女生对读自然流露出了符合课文内容的语调。
(三)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对教和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成功的范读,以声传意可以使学生很好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调动学生的情感感受活动。”[2]
有一年,笔者听特级教师刘红执教《夹竹桃》一课。在交流感受之后,一名学生用高山流水式的朗读诠释了这句话:“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吐艳。”顺着大家的掌声,刘老师说:“我也想来读一读。”随后,她进行了暴风骤雨式的范读,让人惊艳。课后,刘老师说:范读不是显示自己的水平,而是为了告诉所有的孩子,同样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都可以读出文字的内涵来。看来,教师的范读不是标准,而是一种借鉴,训练朗读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处理“三重关系”,渗透朗读的技巧
“理解与言语表达技巧是朗读创作的两个重要内容。”“朗读者的思想观念、文字功底以及言语表达技巧决定朗读的水平。”[3]朗读的技巧很重要,但对于学生,不能只是细致地讲述朗读的理论,而是应该借助教师的范读,通过细节处理点拨并启发学生。
(一)处理好“轻”与“重”的关系
朗读中的“轻”“重”关系,表现在重音的处理上。文章中,对于一些需要强调和突出的词语,孩子往往会用扩大音量来读重音,这是重音表达手段中最简单的。是“轻”,是“重”,还是要根据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来恰当处理。如《爱如茉莉》“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把我拉了出去”中“睡眼朦胧”“轻轻放下”“蹑手蹑脚”这些词就可以重音轻读;而像《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这样的句子采用重音慢读的方式,更能表现天游峰的险峻和老人工作的艰辛。
(二)处理好“浅”与“深”的关系
朗读无小事,从小处落手,收效不一定小。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有时一个词语的指导,就能画龙点睛。“嫦娥,嫦娥。”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中后羿在连声呼唤自己妻子的名字,简洁直白,从中能读出后羿对妻子的神情,读出后羿的百感交集。一开始,学生也许读不出。此时,教师适当地教授一些用气息表达情感的技巧,如用急促的呼吸表达紧张、急迫的情感,用均匀的气息表达平和的情绪等,能让学生一下就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读出了情感,读出了味道,更读出了思念的余韵。这真是“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了。
(三)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
收录进小语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但是每个孩子不一定都能理解,都能用朗读来表达。这就涉及一个“远”与“近”的问题。
比如,苏教版语文第八册《黄河的主人》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啊,上面还有人哩!”在朗读指导中,学生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读出了“啊”四种不同的读法,并谈了自己这样读的理由。惊讶、疑惑、担心,害怕,与乘客感同身受,就形成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这朗读,看似走远了,实际上恰恰是学生对文本的靠近,甚至是一种进入。
三、借用“三道外援”,选择朗读的形式
朗读能力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一篇文章,并不是要将所有的朗读形式都用上,具体应该选择什么方式指导学生朗读,需要教师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借媒体之力
有时情谊浓浓,有时眉开眼笑,有时怒发冲冠……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意、情、境,不妨借用媒体的力量。在学生感受不到、难以理解、学而有惑时,适时地利用媒体,能让学生于迷茫处明知,于平淡处激趣,于细微处渲情。视频、图片、音乐,完全可以撩拨起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读懂文字、读透文字、读美文字。
(二)借表演之趣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凡是带有童趣的活动,他们都乐于参与。例如,对于《清平乐·村居》一课,学生一开始并不能进入词的意境中,读不出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时,笔者就采用表演读的方式,先请学生想象这一翁一媪是如何交谈的。班中正好有个“表演大王”,当笔者请他用本地方言进行情景模拟之后,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了课文情境中,从而理解了什么是“相媚好”,理解了生活虽然贫贱,但是十分美满的这种感觉。此时,再让学生读这首诗,学生就能将本词流淌出的甜蜜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借想象之境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或多或少地给我们留下一些“空白”,而且一般都隐藏在文字背后。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郑成功》中“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开想象、表现想象力的舞台,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空白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转换角色,闭眼想象。这样,学生就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而且有深度。
于永正老师说:“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是读书声。”没有教好学生朗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给课堂朗读以时间、质量的保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朗朗书声中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世英. 谈谈朗读教学[M]. 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
[2][3]傅惠钧. 教师口语艺术[D].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