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探微

2019-04-12檀同海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多边形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檀同海

[摘 要]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教师需确定好教学目标,有效设计问题及做好探究活动引导,最后有效实施课堂评价。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多边形;内角和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26-02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小学数学新的价值,要求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概念,并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鉴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需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1.确定教学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需确定好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着手创设问题情境,更具实效性。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三方面因素,同时要确保教学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在学习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前,学生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个要求及“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内容的指引下,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采用量、折、剪、拼等方法,将多边形转换成多个三角形,然后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进而体验“猜想—验证”“特殊—一般”的探究过程;②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应用的能力;③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问题情境创设更具针对性,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2.有效设计问题

确定好教学目标后,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趣味性和开放性,逐步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并探索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学情,本节课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问题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个特殊的四边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

问题3: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六边形、七边形呢?n边形呢?

问题4:如何计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

3.有效创设情境

在设计好问题后,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今已经过去十年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想为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些纪念图标,如设计一个内角和为2008[°]的多边形图案。你觉得这个任务能实现吗?内角和为2008[°]的多边形是几边形呢?

这个问题若直接让学生分组讨论,显然对学生来说太过困难,因此教师需做进一步引导。例如,设计内角和为2008[°]的多边形,首先需要知道这个多边形有多少条边,那么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三角形开始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的关系的公式。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先将上述问题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这样,既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问题去探索,而且在解决问题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以建立和提升,这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问题情境中,各个问题之间要有联系,最好能“以问引问”,即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此外,“以问引问”还需尽可能地实现“教师的提问引出学生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效引导探究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一道枯燥的数学题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数学题放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设计成有效问题,则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的效果较为显著。在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时,可结合学生的学情和问题内容选择多种探究方法,比如自主探究、指导探究、合作探究等。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敢于放手外,还要及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方法指导,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可以分为2个三角形,因此四边形的内角和就可表示为“180[°]×2=360[°]”;五边形可分为3个三角形,所以其内角和可表示为“180[°]×3=540[°]”;六边形可分为4个三角形,其内角和可表示为“180[°]×4=720[°]”……依据此规律,请仔细观察思考: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很快得出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其“边”数量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此时,再次引导学生设计内角和为2008[°]的多边形,学生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因为‘边的数量是分数,不是整数,所以无法设计出内角和为2008[°]的多边形”的结论。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有效实施课堂评价

有效实施课堂评价,不仅能够检验问题情境创设的效果,还能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学学习,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构建多元分层的评价标准,把握好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可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动评价相结合的策略,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内容性。不仅可在问题情境创设后进行评价,还可在问题引导后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注意点

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思考,笔者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一是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最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且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对问题情境有认同感和真实的感悟。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问题生成、分析和解决的过程,这样能使问题解决过程更加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是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通常为复习与问题导入5分钟,新授过程20分钟,巩固练习10分钟,小结回顾5分钟。这样,能够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至于学生讨论时间过长而影响教学进度。

三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尽可能地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正向引导,多鼓励、少惩罚,多表扬和肯定。这样,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期待成功的心理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多边形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多边形的镶嵌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