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学生智慧行精准教学

2019-04-12王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突破难点

王燕

[摘 要]学生解决问题的症结以及学习的起点是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从“喝牛奶问题”入手,向学生“借”智慧,开展真实且有质量的学情诊断,借助数据理性分析学生学习的“三点”,在精准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触发深刻且能旁通的课后思考,让教学更精准且有质量。

[关键词]预学单;学情诊断;突破难点;触类旁通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24-02

【缘起】

我正在修改六年级的课件,8岁的儿子走过来看着课件上的题目(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 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 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读完后说:“妈妈,我觉得乐乐喝了大半杯纯牛奶,小半杯水,如果用数字表示的话应该是喝了75的水,25的纯牛奶,不过好像后面应该再加点什么……”我笑着说:“加个百分号就可以了,75%的纯牛奶,25%的水,是吧?”说完这番话后我不禁疑虑:这题居然如此简单,二年级学生就能轻松搞定?没有老师教,学生也能自己想明白?虽然也会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学生,但是类似这样的解决问题教学该如何开展呢?

“喝牛奶问题”是人教版(2013版)教材新增加的,这一问题涉及的分数比较抽象,而且学生还未学习分数乘法,无法用分数乘法来解决,因此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什么部分学生却能解决得如此轻松?这个问题到底是难还是简单?难点的症结在哪?学习的起点又在哪?基于这样的思索,我决定开展基于“预学单”的问题解决教学实践,在精准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开展真实且有质量的学情诊断

课前,安排学生利用“预学单”进行前置性学习,我针对学生的尝试学习情况进行学情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喝牛奶问题的尝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能理解题意,因此无从下手,或题意理解错误;借助书本例题照样画葫芦,解答了问题,但仅仅是就题解题,处于懵懂状态;思路清晰,图示一目了然,有自己的准确思考。

对此,我主要就学生的“三点”进行学情分析,即學习的起点、学习的难点和学习的差异点。

其一,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参差不齐的。这是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的症结之一就出现在对信息的阅读与理解上。例如:乐乐第二次喝的时候,水和纯牛奶相溶吗?混合在一起喝还怎么分开计算呢?这些问题会困扰一部分学生,生活经验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没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虑,建立起正确概念,而只是按照自我经验一笔带过,开始传授“正确概念”,那么肯定会事倍功半。

其二,学习难点主要表现在原认知结构无法同化的数学知识。学生刚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于“一杯纯牛奶的二分之一是多少杯?”这个问题,运用前面的知识经验马上可以解决,而对于“混合水和奶后,又喝二分之一杯”,虽然涉及的分数比较简单,但也是分数乘法的知识,部分学生很难用已有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也难以厘清数量关系,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因此,有学生会疑虑:喝了一半,是算喝了水的一半还是纯牛奶的一半?该如何分呢?

其三,学习的差异点主要来自于生活经验、思维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差异。有学生顺利解决了,有学生利用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思考,有学生借助直观图(长方形图、杯子图)和抽象图(线段图)思考,更有甚者直接计算。

二、构建精准且自主的教学参与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借直观助思考,突破瓶颈

首先,在“阅读理解”环节下足功夫。利用学生的汇报交流,突破“兑满热水”的难点,让学生了解到喝了多少奶就用相同量的水兑满;利用课件演示(如下图),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了解到兑满热水后,水和纯牛奶完全相溶,也就是建立1[∶]1的概念,排除生活经验的干扰。

其次,在“分析解答”环节用好资源。借助几何直观突破难点,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因此,我先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思路清晰的学生作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有不同的收获;再借助 “折纸无法表示出水和奶相溶”这一难点为突破口,引发学生思考,顺利完成了“将水和纯牛奶混合后,将喝掉的其中一半分离开来计算——直接想象成水和纯牛奶的分离” 的思维递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向学生借智慧,互教互学

学生的学习是自主还是他主?放手,让学生探究、提问、争论,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促其积极倾听、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正是我们追求的互动的、动态的、自主的“学的课堂”。

如果说课前学生尝试着完成预习单,是学生自己教自己,那么在“分析解答”环节就是学生教学生。我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请学生边看边议——边问边答——边沟通边优化,把学生的活动置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前,让教师的讲堂成为学生的舞台,通过更多的生生互动、同伴互助,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把学生教会,真正实现了向学生“借”智慧。学生经历了整个解决问题的流程,在设问、反问以及不断追问中,头脑中的知识更加深刻化、结构化、整体化。

3.拓教材巧引领,吃饱吃好

基于“关于这道喝牛奶问题,你还想研究什么?”这一问题的引领,学生自然产生了想继续往下研究的愿望。我认为,对于喝牛奶问题的思考不应该上升到思想方法的层面:抓不变量,寻找纯牛奶的变化规律。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探究“每次兑满热水,又喝半杯,第三次会喝多少牛奶呢?”这样,既借助几何直观,又在直观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抓住了“变中不变”的规律,“触摸”了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吃饱吃好”,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触发深刻且能旁通的课后思考

图形支撑的思维如果能顺利过渡到推理层次的思维,那样很多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一环节的目的就在于引发学生的更多思考,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不局限于就题论题的学习。

师:关于“乐乐喝牛奶问题”,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第三次喝了多少水?三次一共喝了多少水?如果每次没有兑满水,而是兑了一些水,纯牛奶还是这样变化吗?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喝了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喝了两次后一饮而尽呢?

……

向学生“借”智慧,借助数据理性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真实且有质量的学情分析,以此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此,才能让教学更精准且有质量。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突破难点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