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恰同学少年》赏析
2019-04-12刘兴国
刘兴国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的诗词。
毛泽东重游岳麓山、橘子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如果仅从自然界的角度而言,毛泽东笔下是一幅和谐的大自然风景画。从充满朝气和生机的万物对象,写尽明丽高远的秋天景色。枫林如火,深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家情怀;万类霜天,寄托着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显示了毛泽东的壮志凌云与激情豪迈。“鹰击长空,雨翔浅底”,给人几多的憧憬、几多的豪迈,谱写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图景。
毛泽东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写活了长沙,写活了湘江,写活了岳麓山,写活了橘子洲,更写活了一代长沙人!它不仅成为吟唱长沙山水的代表作品,而且是对峥嵘岁月中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的湖南青年出神入化的生动写照,充分揭示了一代青年浪遏飞舟的英雄气魄和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湖南第一师范是一所治学严谨、师门昌盛、育才有方、人才辈出的学校。青年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这里求学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达数年之久。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如饥似渴地学习,刻苦地锻炼体魄和意志。他们坚持冷水浴、游泳和登山,还利用寒暑假去附近的农村工厂做社会调查,了解实际。毛泽东利用任一师附小主事的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革命骨干从事建党活动。毛泽东盛赞:“一师是个好学校。”在一师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青年时期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湖南第一师范的青年毛泽东非常重视对伦理学的研究。他把对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视为探求“宇宙之大本大源”并且形成了自我的理解。
一、人生的真谛即搏击奋斗
幸福在奋斗中求,这是青年毛泽东对幸福的理解。他在湖南一师就读期间,曾在日记本中写了一段震聋发聩的豪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幸福就是奋斗,这也是毛泽东后来在从事革命活动中一贯的自勉之词。当革命遭受挫折时,不应气馁、畏缩,而应奋斗、进取。这正是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奋斗是人生的根基。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实际上也就是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的提炼。青年毛泽东在杨昌济的影响下认为,懒惰是一种无所作为,对前途悲观的、颓废的人生观。因此,人必须奋斗,才显朝气,才会有所成就,才会为了既定目标而义无反顾。他在《讲堂录》中记载了老师如下一段话:“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罢策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欲图存而不亡,非奋斗不可。”可见,奋斗为生之根,而懒惰乃生之墓。青年毛泽东这种奋斗的人生观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相接触就自然得出了工人阶级应相信自己的力量、自己解放自己的结论。奋斗可以磨砺人的意志。青年毛泽东认为,逆境砺志,人的坚强意志只有在战胜逆境和磨难的奋斗中才能形成。青年毛泽东在杨昌济的影响下,反复研读了德国哲学家泡尔生所著的《伦理学原理》,并在书中作了近两万字的批语。他在“不幸之境遇乃适以训练吾人而使得强大纯粹之效果,最高尚之道德非际遇至大之艰苦殆未有能完成者”处作批语赞叹道:“这是震聋发聩之言。”青年毛泽东认为,“盖人类势力增加,外界之抵抗亦增加,有大势力者又有大抵抗在前也。”抵抗愈大,人之奋斗愈烈,人的意志也就愈坚强。青年毛泽东在此揭示了一个人生道理,那就是人必须面对现实,际遇逆境而志益坚,只有在逆境的奋斗中才见人之本色。毛泽东后来讲要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也就是要人们在实践斗争中磨炼意志,这也是他在人生搏击中的深切体会。奋斗为求主义。在青年毛泽东看来,奋斗不是求小家之安乐,也不是求当前之利益,而是要追求“主义”。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述及新民学会会员们应以怎样一种精神团结起来时说:“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我想我们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合、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結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他结交的友人都是志于为“主义”而奋斗的同志。那么,什么是青年毛泽东要为之奋斗的主义呢?他认为,“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何谓世界主义? “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由此可见,青年毛泽东此时确实已是胸怀世界了,同时也有了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观点。
二、人生应该立志
人应该立志。但不同的人所立志向各不相同,有个人成名之私志,有小家温暖之小志,也有胸怀天下的鸿鹄之志。“君子小人之别在其所见幸福之高下如何,而人格高下随之。”在青年毛泽东看来,首先,立志并非求个人之安稳,而是要立改变社会之穷困状况和不合理现象之志,立怀天下之志。毛泽东后来与周世钊谈自己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情况时说:“人都要生活,不但要物质生活,而且要精神生活。当时我想,人生在世,肯定是希望要过得幸福些。但是,照我自己的经验看,联系在湘乡、韶山一带看到的,一般人的生活都过得不好,不幸福,不少人被压迫,被剥削,有些人还是文盲,痛苦得很。又联系到整个湖南,整个中国和世界,一定都是这样。……因此感到我们青年人责任重大,青年人的前途广阔。为什么呢?因为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革命,革命靠谁?就靠青年。……我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为痛苦的人民服务,替他们解除一些痛苦……”。可见,青年毛泽东是将自己的志向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的,这使我们想起马克思为什么要选择与人类命运连在一起的职业。这也许是立志做出一番伟大事业的人在对待人生志向问题上的共同之点。其次,立志决非仿效,而应根据社会和国家前途的需要,在深究“哲学伦理学”的基础上立志。这确有后人可取之处。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盲目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能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其合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可见,青年毛泽东不仅指出了如何立志,而且指出了立志后如何去达到这个志。而不断力求达到此志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则终身无志。”当然,说立志不要模仿,指的是不要不切实际地幻想做一个“伟大人物”,而是应有伟大人物的志向。青年毛泽东实际上是十分崇敬有所成就的人物的,而且这对他自己立志是有一定影响的。青年毛泽东的志向是远大的。他在反驳有人责备青年人狂妄时说,“老先生最不喜欢的是狂妄。岂不知古今最确的原理,伟大的事业都是一些被人加上狂妄名号的狂妄人所发明创造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言必称古人、死人,探求真理应该有独创精神。如果没有独创的精神和远大的志向,毛泽东是不可能走上革命道路并做出一番伟大事业来的。
三、人生是最宝贵的
贵生的思想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伦理学是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学,除了少数厌世的伦理家之外,多数伦理家都是主张人是以`生'为目的的。”所谓生,实际上也就是肉体的生存、人格的保全、人的全面发展之追求。因此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个人及全人类的生存发达”,在于“人类之体魄及精神势力皆发展到高地位,而没有一毫歉仄”。那么,如何“发展到高地位”呢?青年毛泽东除了以上述“与社会奋斗”来说明外,还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来加以阐述:“吾人虽为自然所规定,而亦即为自然之一部分,故自然有规定吾人之力,而吾人亦有规定自然之力,吾人之力虽微,而不能谓其无影响自然,若除去吾人即顿失其完全。”这里闪耀着辩证法思想,它说明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又不是消极地为自然所规定,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的。因此,人是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在不断的奋斗中,达到“人类之体魄及精神其势力皆发展到高地位”的。生的反面是死。自然之死是不可逆转和抗拒的自然法则。但是,轻生之死——自杀是不可取的。从“保全人格,完成其自由意志,而又合乎人生的法则”来说,“其方法所出,品其價值,当说:有人格的得生第一,奋斗被杀第二,自杀第三,屈服第四。”其中“屈服在人格及自由意志上无位置。自杀于人生自然法则上亦无位置。”在青年毛泽东看来,自杀是有很多原因的。而“其立脚点,则皆在于人生观,在其人对予人生的见解怎么样。”一般说来,颓废、厌世的人生观“赞美自杀”,而进取、奋斗的人生观则“排斥自杀”。当然,主观原因不得不取决于客观原因,青年毛泽东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给为婚姻自由而殉身的长沙赵女士写的评论中分析了自杀的社会原因。他写道:“昨日的事件,是一个很大的事件。这事件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志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总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夺其希望。”但不能因此而取自杀办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与社会奋斗,争回所失的希望”,或者“奋斗而死”,或者“有人格的得生”。从上述考察中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认为人生是宝贵的,应该珍惜,不能动辄诉诸于轻生、“自杀”。这对于我们正视现实、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是有启示价值的。我们再联系到毛泽东后来说人是最可宝贵的东西,可知其人道主义思想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形成了。
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和生活,促使毛泽东确立了早期的人格定位,也为他以后的“指点江山”奠定了思想基础与行动指南。当《恰同学少年》这一主题被湖南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定后,艺术家赵志田先生有幸成为了它的创作者。
赵志田,男,汉族,1940年出生,河北省晋州市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从师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和刘凌沧诸先生。1965毕业后即被北京画院吸收为专业画家至今。
赵志田先生在谈到这次创作时说:“整个的创作过程是一次向革命前辈学习、重温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活动。”对于毛主席早年的革命经历,赵志田先生以前也看过不少的资料,但那都是字面上的。虽然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敬仰,早有用画笔表现他们的欲望,可一直没有机会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收集资料。所以,这次接受《恰同学少年》的创作任务后,他所做的第一项事情就是去湖南做深入的采风。在长沙,赵志田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湖南第一师范,又参观了岳麓山和爱晚亭。当他亲身站在毛主席当年的课桌前,站在毛主席锻炼身体和革命意志的水井旁,真是感慨万千,激动非常。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使他接近了与创作主题的距离,增加了完成作品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他把对革命前辈的认识和理解,变成了鲜活的艺术画面。
从湖南回到北京后,赵志田先生一直思考如何画好这幅作品,如何表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伟大业绩。一方面他不断地修改创作的草图,一方面继续收集各种资料。他再一次地参观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考察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图像资料,也看了电视剧,确定了当时的服装环境、历史情节等等。最后,他将画面设定在了岳麓山的爱晚亭下,毛泽东、蔡和森等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情景。其中,蔡和森在激情的演讲,作为中心人物的毛泽东手握报纸坐在石头上,他的表情自信豁达、坚毅凝重。众学友们围坐于一起,有的在注目倾听,有的在相互交流,表达着他们共同的心声。漫山遍野的红枫和飘落的点点红叶,更映衬了白色的校服,使画面和人物更加亮丽明洁,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奋进的精神。
这幅创作,赵志田先生运用了几乎完全写实的手法,目的是让更多的观者一目了然地看懂并喜爱,唤起大家对于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同时更促使年轻人们对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指引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