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的康复疗效分析
2019-04-12冉龙飞赵英聂志强王娟王楠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300452
冉龙飞 赵英 聂志强 王娟 王楠 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康复医学科 (天津 300452)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配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康复科48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患者被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HUMAC2009NORM多关节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且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峰力矩(Peak Torque,P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峰力矩(Peak Torque,PT)数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和数值较对照组更高,两组间治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且能更有效地促进肩袖的功能恢复。
肩袖损伤是临床就诊中最常见的肩部损伤之一[1],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举重,球拍运动等职业运动员,上臂过分外展的动作极易导致肩袖损伤[2],在青少年人群中主要来自于意外摔伤,中年病例多在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中常见,其损伤后临床上最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的功能障碍和肩关节的疼痛。本文目的在于探讨等速肌力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对肩袖损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海洋石油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住院和门诊肩袖损伤患者若干,经筛选后保留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患者病例48例,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要求:①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或者小切口开放手术修补术且术后6周以上;②排除肩关节新发外伤、结核、肿瘤、骨折的可能;③排除脑血管疾病后偏瘫侧肩袖损伤,肩关节原发性疼痛及神经损伤后伴有肩关节肌力减弱,感觉障碍的病例;④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完全配合治疗师的治疗方案。入选患者均需签署康复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告知其相关风险。48例患者按阿拉伯数字单双数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治疗组,男9例,女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肩分布、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经统计软件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关节松动术)。
1.2.1.1威伐光。应用德国威伐光®治疗系统(型号750W)进行治疗,患者取坐位照射肩周,治疗仪光源距离皮肤25cm,患者感觉以微热不引起灼热感为宜,20min/次,1次/d。
1.2.1.2超短波。患者取坐位,治疗探头平行放置于肩关节前后,距离皮肤3~4cm,选用温热剂量治疗20min,1次/d。
1.2.1.3作业疗法。使用滚筒、体操棒、肩梯自我锻炼,每项10min,共30min,1次/d,锻炼过程中嘱咐患者每个动作必须达到关节的终末段,有一定的牵伸感而不伴有剧痛为宜。
1.2.1.4关节松动术[3]。采用澳大利亚Maitland的4级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松动治疗。治疗师根据术后患者疼痛感和关节活动度以及身体状况合理选用Ⅰ~Ⅳ级手法,1次/d,松动后给予冰敷15min。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HUMAC2009NORM多关节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做等速运动训练,包括CPM持续被动运动和等速向心肌力训练。(1)CPM持续被动运动:做肩关节冠状面的外展内收、水平面的外旋内旋和矢状面的后伸前屈等速被动运动,设置角速度为15°/s,5min为1组,共3组,组间休息1min,每做完一组后须重新设置ROM,使每次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患者可以忍受疼痛范围内的极限,以便能逐渐扩大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2)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对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和后伸前屈分别做主动等速向心肌力训练,速度分别为120°/s、90°/s、60°/s,每种速度模式下都需要患者用最大力量去完成自己能承受疼痛的最大关节范围,10次为1组,共3组,组间休息1min,1次/d,训练结束后冰敷15min。
1.3 评定标准
使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4]和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治疗前后由同一治疗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1.3.1 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定根据。疼痛(P总分30)、ROM(R总分25分)、ADL(A总分35分)、肌力(M总分5分)和关节局部形态(F总分5分)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评定分值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
1.3.2 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选定在60°/s角速度下评测患者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后伸的峰力矩[5](peak-torque,PT),PT值越高表示在该角速度下产生的力量越大。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通过解压安装将所有评定数据入库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两样本单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
2.2 肩关节60°/s下的外展、外旋、后伸峰力矩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60°/s下的外展、外旋、后伸峰力矩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60°/s下的外展、外旋和后伸PT比较(N·m)
3.讨论
肩袖是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复合体,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主要解剖结构[6]。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的冈上肌长期受喙肩韧带的磨损以及其特殊解剖结构和承受的生物学应力,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快速的内收活动时,极易发生损伤,因上肢重力牵拉使损伤部位脱离正常位置,不易愈合。临床上肩袖损伤分为肩袖腱炎和肩袖撕裂,其中肩袖腱炎一般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功能恢复理想,而肩袖撕裂则需要进行手术。肩袖损伤后,肩关节周围结缔组织纤维粘连,关节挛缩,从而关节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因此肩袖损伤后尽早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大意义[7]。
目前国内威伐光®在物理因子治疗领域独树一帜,其良好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医学各界的认可[8]。由于其波段远宽于常用于消炎的波段;可穿透至皮下约7~10cm的部位,并且可阻止一些致疼痛物质(如5-羟色胺等)的产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9],因此对于肩袖损伤术后的患者威伐光较其他物理因子治疗疼痛和深部慢性组织炎症更胜一筹。等速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在特定的仪器上通过感应系统获得有关肌力变化的各种力学参数,可以客观、量化地完成肌力测试,因此本文中把峰力矩作为一项评定的黄金指标[10];且等速运动训练环节中能提供与肌肉实际收缩相匹配的顺应性阻力,所以能较好地完成肌力训练。等速运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客观量化地评定肌肉运动功能,因此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肌力训练计划[11]。
本文研究表明常规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关节松动术等)和常规康复治疗配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于肩袖损伤术后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PT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肩袖损伤术后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配合等速肌力训练的综合训练方案更能有效地缓解肩关节疼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