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翁泉海批评『以形补形』说开去
2019-04-12王志翔
文 王志翔
演员陈宝国,剧中饰演翁泉海。
电视剧《老中医》翁泉海的原型是孟河医派传人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的结合体。其中,费伯雄(1800—1879)是清代中期名医,也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曾两度应召入宫治病,获道光皇帝赏赐匾额“是活国手”,其师古不泥古、广纳百家的学术作风在剧中也有所体现。另一位孟河医派的杰出人物丁甘仁(1865—1926),是近代著名中医和中医教育家,精通内、外、妇、儿,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21年,上海中医学学会成立,丁甘仁任会长。从生活年代看,《老中医》的主角翁海泉与之有很多契合之处。
费伯雄:对“以形补形”有论述
在电视剧《老中医》第11集中,翁泉海在公开讲堂中说,有些人认为自己缺心眼,所以吃鸡心,这是“以形补形”的谬误。此时,翁父恰好到来,听了之后当场反驳,认为古人的经验应该尊崇。对此情形,翁泉海提出“师于古而不泥于古”,也就是说要学习古人经验,还要边学习边提出问题。
在这场“以形补形”为话题引发的父子争论中,虽然儿子翁泉海敢于抛出新论,但面对父亲的质疑,也能够时刻反省。其实,在历史上,孟河医派的奠基人费伯雄在学术上的观点正是“师古不泥,异中求同”,这也侧面反映了《老中医》编剧尊重中医史,将戏剧人物与历史人物基于史实融会贯通。
事实上,费伯雄在其传世著作《医方论》中,就有关于“以形补形”的论述:“(天真丸)此用血肉有情之品,以形补形。喜其不用地黄之滋腻,平调营卫,而不碍脾胃,故极为妥善。”而“以形补形”或“以脏补脏”在《备急千金药方》《本草纲目》等古医籍文献中均有体现,“以形补形” 或“以脏补脏”在一定适用范围内,是有源可溯、有据可查、有理可依的,此理论本身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产生问争论的根源在于:这一理论随着医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泛化,无限制地扩大运用,并呈现泛滥成灾之趋势,反而违背了中医之“本意”。
在剧中,翁泉海反对的是扩大化、滥用化的“以形补形”,其言论站得住脚,要“不拘泥于古”。当然,翁父的批评也很有道理,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虚心地向古圣先贤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师于古”。
丁甘仁
丁甘仁故居
孟河医派:近现代中医药学术流派之典型
中医的学术流派众多,然其殊途而同归。《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后世医家对之进行校勘、注释、发挥,并且进一步实践应用,而后再总结出新的理论与经验,使其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一些学术或临床上的“争论”在中医界并不鲜见,然理愈辨愈明,正是这些“不同意见”繁荣了中医学术,促进了中医的发展。譬如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专主火,张从正主攻下,李杲重脾胃,朱震亨主养阴。中医发展中虽然流派众多,枝叶繁盛,但其根源深厚,且源流贯通、前后呼应,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孟河医派是一个中医学的地方性流派,发源于江苏常州的孟河镇。清代咸丰年间,一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开设了十几家中药铺,足见当时孟河医门之繁盛。
孟河医派的奠基人费伯雄继承了《黄帝内经》《伤寒论》及历代医家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一方面,对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做出了概括与总结,指出张、刘两家,善攻善散,是对中医基本理论“邪祛则正安”的具体发挥和应用;另一方面,他勤求古训,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博采古今各家特色,化裁古方,创制新方,主张医学诊治应戒偏、戒杂,要“醇正”“和缓”,以平淡之法而获奇效。
清末民国时期,名医丁甘仁继承了孟河前辈的经验。在用药方面,平淡、量轻,不拘一格;在临证方面,注重创新,熔经方、时方于一炉,创立了寒温融合的辨证体系;在医德方面,乐善好施,患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开近代中医教育之先河,创办中医学校,为我国近代中医界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丁家也是孟河医派传人最多的一家。
明代大儒王夫之用“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概括事物的新旧更替与发展,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医的发展。人体疾病千变万化,用药治病应熟习中医经典,但不能“死读书”。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是勤勉创新与返本求源的有机统一,而孟河医派就为这种发展模式提供了典型范例。
小课堂
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提出,中医学流派构成有三个要素:一是以学术观点、学说为核心要素,必须有理论创新,形成有独到见解的理论体系;二是要有理论创新的代表人物;三是通过师承或私塾的途径,有一支能继承这种学说理论、学术观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