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生产质量安全“五户联保”监管模式介绍
2019-04-12邹秀琴
汤 婧 邹秀琴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经济作物管理站 丽水 323900)
杨梅是丽水市青田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截止2018年底,全县杨梅种植面积7466.7hm2,其中投产面积5800hm2,产量4.24万t,产值3.9亿元,梅农约8万多户。杨梅作为青田山区农民致富的“金果”,质量安全是事关整个产业存亡的生命线,虽然青田县采取了多重措施来实现杨梅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但是由于种植户多、小农户经营分散,导致监管措施难以全面覆盖。面对散户监管难的问题,青田县由此探索出了一条“农民自治,相互监督”的杨梅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从而形成更为严密的监管网络。
1 实施总体情况
杨梅质量安全“五户联保”监管模式由青田县杨梅产业协会牵头实施,于2016年开始试行示范,2017年、2018年逐年扩面实施,涉及青田杨梅主产区瓯南街道、仁宫乡、船寮镇等相关村落。经过三年的实施,在社会上取得良好反响,梅农们也普遍接受了“五户联保”监管模式,参保户数由2016年的255户增至2018年的585户,面积由2016年的191.8 hm2上升为2018年的424.7hm2。每年经上市前抽检,示范区内杨梅农残检测合格率100%。
2 主要做法
2.1 做好组织发动
以村为单位,在梅农自愿参加的基础上,5~7户相邻基地组成一个联保小组,各小组成员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全组梅农签订联保责任承诺书,经抽样检测,若组内一户杨梅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则在协会的监督下就地销毁,全员共同受罚;若组内成员自行举报,除被举报者外其他成员可自保。在“全组守约,共同受益”、“一户违约,全组受制”的联保监督管理机制下,农户若不想自己被牵连受处罚,不仅要管好自己,还得监督同组其它成员。
表1 杨梅“五户联保”监管模式历年实施情况
2.2 加强巡逻联动
各村组织成立一支由3~5人组成的杨梅质量安全巡逻队,由杨梅产业协会统一支付误工报酬,在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带队下,统一服装、佩戴红袖标,不定时不定点上山巡逻,严禁成熟采摘前乱用药现象发生。关键时节,组队开展各村交叉巡逻,进一步提升安全巡逻监管效果。
2.3 实行行政推动
杨梅采后及时召开座谈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升该项工作。出台奖励措施,对实施区域在产业发展及政策扶持予以优先安排,以农户自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在“五户联保”示范区内统一采购农药、有机肥、杨梅配方肥和割草机等农资,以“统防统治”、“五户联保”共同助推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
2.4 注重宣传号动
巡逻车进村喇叭播放宣讲,巡逻员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各村高挂标语横幅,示范基地醒目位置树立标志牌,报纸、电视、公众号等媒体介绍“五户联保”责任监管模式,通过多途径宣传,提高梅农们的质量安全意识,促进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杨梅质量安全监管,并在消费群体中牢固树立“青田放心梅”的良好品牌形象,提升青田杨梅质量安全良好美誉,促进产业良性循环。
3 实施成效
3.1 经济效益
“五户联保”管理模式经过三年的实施,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对各个示范点产生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于:一是消费群体对“五户联保”示范区内的杨梅品质更为认可与信任,购买力增强;二是“慕名而来”的收购商显著增多,供不应求;三是示范区内的杨梅凭借优异的品质,销售均价有所提高。以船寮镇仁川村为例,鲜果售价从往年的10~14元/kg升至16~30元/kg,收购商和采摘客争先上门收采,实现了由“挑出村卖”到“坐等上门收”的转变。
3.2 生态效益
“五户联保”制度结合杨梅病虫害统防统治实施过程中,示范区严格按科学用药方案进行防病治虫,坚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杨梅春季萌动至果实采收期间,对照区农药防治次数3次,示范区农药防治次数2次,较对照区防治次数减少1次;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折纯)为122.8g·667m-2,对照区304g·667m-2,减少59.6%。农药使用减少,也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
3.3 社会效益
随着“五户联保”监管模式的实施,增强的购买力和上升的价格提升了青田杨梅的市场竞争力,对青田杨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该监管模式保障青田杨梅生产和质量安全,防止农药生产性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避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利于维护社会和谐。
4 总结
“五户联保”监管模式在三年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协会自律性和农民自治性,不仅较为灵活地解决了散户多监管难的问题,而且利于规范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杨梅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青田杨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效益明显。“五户联保”监管模式具有创新型和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化实施和扩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