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我的写作

2019-04-12510400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汪予曦

作文中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记下小城小事

510400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汪予曦

这个世界是美丽的。

我渴望记下朝阳喷薄欲出,瞬间照亮万顷大地的骇世光芒;渴望记下凛冽寒风中枝上最后一片枯叶同严寒搏斗时唱的生命的颂歌;渴望记下暖阳洒在麦田,孩童在田间奔跑,带起阵阵麦浪的美好;同时渴望记下方寸屏幕以外的世界里的大事小事——这些日常生活中不足挂齿但细细咀嚼却能嚼出些味道来的事。这些美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年幼时拿起笔的原因。

我没有汗牛充栋的藏书,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不能下笔便引经据典,驱使我坚持写下去的源泉是生活,我相信——写作源于生活。

我出生在一个风景别致、充满人情味的小城,在那里攒下了许多素材。

那是一个四面被古城墙环抱的小城,城墙下有卖油纸伞的。倘碰上雨天,你打着油纸伞,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听雨敲击石板的清脆响声,看被烟雨缭绕的黑白房屋,心头大概会稍稍一惊——我莫不是穿越了吧?

就是这样一座城,奠定了我所有环境描写的基调,它的具象表现了我心中对美的定义。我写的好多故事的环境描写都是同一个调调,因为我从小受这一个调调的熏陶——写作源于生活!即便如今我身在广州,这里的南粤情调和繁荣景象却未能渗入我的骨髓。

那是一个洋溢着人情味的小城,生活节奏很慢。在这里走个百来米可能要花一刻钟,因为一出门,熟悉的店老板冲你问声好,“过早没”是最常见的问候;走几步,迎面遇到一个熟人,唠几句家长里短;再走几步,又有两三人在街边吵嘴,小城里的人按捺不住爱管事的心,总是要上前掺和一下,嘀咕几句。这样的生活,每天都是有温度的,这温度渗透在我的一些文章里。

我写过一篇叫《让爱传递》的作文,还在《现代中小学生报》上发表了。讲的是我小时候一次坐公交车没带钱,一个姐姐借给我来回的车钱。后来我碰上一个同样没带钱的弟弟,也借给他来回的车钱这样一件小事。这件小事就发生在那个很小的古城,小事和小城都很小,但透着足以温暖一个人的心的温度。虚构的和编造的事情都是冰冷的,只有真实生活里的东西才有温度,还是那句话——写作源于生活。我用我的文字将生活写进我的文章里,自然有温度,因为我写的是身边的鲜活的事情。

我认为写作是源于生活的,生活是真的,真的东西才动人。生活是美丽的,所以吸引着人去观察、思考它的细节。描写是一种记录,记下直接看到和感受到的美或不美;抒情是一种记录,记下看到一些美或不美的东西时的感受;叙事是一种记录,记下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美或不美……

能记录的东西必定有物可寻,因为那是真实的。

看得见的,从那幢名为家的房子烟囱里飘出的炊烟,无论多远都能被游子看清,无论晚风有多大都不会被吹散;听得见的,挤过墙缝传进耳朵的鸡鸣狗吠,断断续续地响起;闻得到的,穿过堂屋涌入鼻中并弥漫开来的那最熟悉的家常菜的香味;尝得到的,那豆腐在舌尖弹起,面条在齿间磨断,肉丸的汤汁从嘴里溢出……

我的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是真实的,真实的才动人,才美丽……

简 评

文章写出了“我”写作的真实感受,即“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是有温度的”,观点鲜明、集中,给人明晰的印象。文章紧紧围绕这个观点,撷取几个生活片段来叙述,如小城的生活场景,“我”发表的作文取材于生活中的小事等,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没有像很多分享写作经验类文章那样写很多抽象的感受,而是代之以叙述、描写,文中刻意描写的撑着雨伞在小城中徜徉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让人驰骋想象,遐思不已……

(王传平老师)

猜你喜欢

记下小城小事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关于发型这件小事
即使从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会有逼仄的童年
童年不同样
小事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小城红梅赞
生活那点小事
例题拓展 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