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茂兰”述传奇

2019-04-12邱洁玲

西江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茶庄梧州市梧州

邱洁玲

经历百年风云的茂兰茶庄,在岁月变迁中几经易手,至今依然静静偏于梧州骑楼一隅,人在,茶在,故事也在,如人生,浓淡相宜……

出生于“茂兰”的男孩

1948年,一个雨夜。

梧州骑楼城,南环路37号,一幢挂着“茂兰茶庄”招牌的三层小洋楼里,正在上演一场“生死劫”。

一个年轻的女子在生产,但并不顺利。

在70年前,女人生孩子就像走鬼门关。看到此情景,那女子的丈夫急忙跑到楼顶焚香、叩首、祈祷……

那一年,女子的丈夫已经48岁,他先后娶过三房妻子,却都因难产而死,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只有两个养女。如今,正在南环路37号二楼生产的女子,是他的第四房妻子。

听到楼下传来的呻吟声,中年男子实在恐惧不安,但对于妻子的生产,他也爱莫能助,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焚香祈祷。

也许他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几个小时之后,他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他立即跑到二楼一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出生了,中年男子喜极而泣。

70年后,记者在梧州市西环路一个小区,见到了当年在南环路出生的那个小男孩。只不过,他如今年已古稀,他就是梧州市政局退休老工程师欧伦毅,而那个中年男子则是他的父亲欧仪和——“茂兰茶庄”的第二任老板,“茂兰和记”的创办人。

欧伦毅是唯一出生在茂兰茶庄的人,他是欧仪和的独生子,父亲48岁那年有了他以后,再也没添一男半女。今年71岁的欧伦毅对南环路37号记忆深刻。

他清楚地记得,1957年公私合营之后,茂兰茶庄已经不再是自家的产业,但父亲任茂兰商店副经理,依然住在南环路37号。这一幢三层小洋楼是租用的房子,占地面积有六七十平方米,楼下是茂兰商店,他们一家住在二楼,有房有厅,三楼是厨房及伙计们的房间。

直到1966年,欧伦毅一家才从南环路37号搬到南环路西一巷7号,这是一间用私房改造的房间,只有10平方米左右。1967年,梧州发生大火,欧伦毅的家也被烧了,他们一家后来搬到平民冲的公租房居住,一住就是数十年。

欧伦毅在茂兰茶庄住了十多年,但对茶却没有特别的爱好,在他看来,经营茂兰茶庄仅仅是父亲谋生的一份工作。

中年得子的欧仪和对儿子欧伦毅宠爱有加,更注重他的教育和成长。因此,欧伦毅1964年在白云中学毕业后,继续读书,学习钢材化验,后来到梧州市政局工作,直至退休。

对于欧伦毅来说,茂兰茶庄与他并无交集,但却是他父亲一生的记忆。“茂兰”,是一个好名字,与梧州骑楼城守望百年,成为梧州商业发展的一个见证。

欧仪和与“茂兰”相守60年

欧仪和何许人也?

他是梧州真正的“老茶人”,1900年出生于苍梧县,18岁开始与茶打交道,至1977年退休,1992年去世,享年92岁。

梧州人对欧仪和这个名字也许印象不深,但说起“茂兰”却无人不晓。

在百年骑楼商埠中,欧仪和曾经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民国年间,他是梧州市最大的茶叶经销商,为梧州六堡茶享誉南洋做过重大贡献。

他所经营的茂兰茶庄,在梧州骑楼城里经历了百年风雨,几易其手,如今,依然在梧州骑楼城大中路核心商圈屹立,透出淡然而悠长的茶香。

梧州以广府文化为主,梧州人一直有饮茶的习惯。近代,来梧州从事茶叶经营的以福建人居多,他们懂得制茶,而福建在历史上也是中国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1918年,福建人赖主权到梧州谋生,他在梧州铁柱码头(过去的旧浮桥,如今鸳江大桥河东桥底附近)开了一间茶叶店,取名为茂兰茶叶店。赖主权的店以经营铁观音、茉莉花和香片为主,渐渐地在梧州做出了名声,生意越做越大。1925年,茂兰茶叶店从铁柱码头迁址到南环路,更名为茂兰茶庄,成为梧州规模最大的茶庄。赖主权还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梧州著名乡绅钟萼题写了茂兰茶庄的牌匾。

欧伦毅拿出一张照片,是其父欧仪和80大寿的时候,与姑妈合影于红光照相馆。1980年,欧仪和已经80岁了,但目光有神,非常儒雅。

欧伦毅说,父亲与姑妈一向感情甚好,姑妈的长子是茂兰茶庄的掌柜,父亲做生意的得力助手。

据欧伦毅回忆,欧仪和16岁从龙圩到梧州谋生,帮别人担柴,打零工。1918年,福建人赖主权在梧州开了茂兰茶叶店,18岁的欧仪和应聘到茶叶店当杂工。从此,他与“茂兰”相守足足60年,直到1977年退休。

赖主权孤身一人到梧州创业,在梧州没有亲人,对欧仪和非常信任,情同父子。

1980年,80大寿的欧仪和(右)与姐姐合影。

1937年9月,日军飞机第一次侵袭梧州。1938年,广州沦陷,梧州也成为日军反复空袭轰炸的城市。为了躲避战乱,赖主权决定离开梧州返回福建老家。临行,他把茂兰茶庄的经营权及货尾全部交给欧仪和。

欧仪和的父母及兄弟叔伯都在龙圩,自己也无处可去,于是,他静下心来经营茂兰茶庄。

抗日战争胜利后,梧州政府对全市的工商业重新进行登记普查,欧仪和对外仍然使用茂兰茶庄的牌匾,但商号改为“茂兰和记”,用自己的名字“和记”命名。

梧州市档案局有一个永久卷宗《梧州商业登记申请书》(275-1-59),里面有一页是欧仪和填写的。

据《梧州商业登记申请书》(1950~1954年卷宗)第135页记载:“茂兰茶庄经理欧仪和,独资经营,苍梧县人,文化程度:私塾四年,年龄53岁。商铺地址为梧州南环路37号,商号为茂兰和记,创设年代是 1947年。主营茶叶,原始资本共三千伍百万元(旧币),经营范围为全国各地。”这份登记书于1953年由欧仪和本人用毛笔书写,小楷字体非常端庄。

1956年,欧仪和又填写了一份新的《商业登记》,用钢笔写,字比较草,地址不变,依然是独资经营,但资本金为伍千肆百陆拾万元,年龄56岁,工人共5人。

另一份档案是1957年《食品杂货业同业工会定息户》信息表,其中有欧仪和的资料,据档案记载:欧仪和是茂兰商店的副经理,时年57岁,高小文化;本人投资额是2251.61元,定息是48元,人物变化是,记载了1955年、1956年、1957年均为先进。

从这份档案可以了解到,1957年茂兰茶庄实现了公私合营改造,从专营茶叶改为以茶业为主的食品杂货商店,更名为“茂兰商店”,经理是欧仪和,会计是润珍茶庄的潘禧鸿,业务由润珍茶庄的唐润昌负责,欧仪和的夫人吴秀英负责杂务。

“茂兰和记”当年的工商登记证

欧伦毅清晰地记得,1957年公私合营时,欧仪和把家里的3000克黄金捐赠给梧州市政府,所以连续三年获得先进。1966年,因为父亲是“资本家”的原因,先后被抄了两次家,全家搬到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居住,欧伦毅被发配义务劳动。

“文革”后期,欧仪和被安排到梧州市糖烟公司的英雄门市部茶叶专柜工作。1971年,茶叶因为归口管理的原因,英雄门市部茶叶专柜合并到梧州市土产公司南环门市部,欧仪和在那里工作,直至1977年退休。

198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梧州老字号得以重新亮相,梧州市土产公司南环路门市部又恢复了“茂兰商店”的名称。

晚年,欧仪和跟随儿子生活,喜欢饮茶,饮陈醋。

看到“茂兰”名字重新使用,虽然已经不再是自己的产业,但是欧仪和依旧心情愉快,偶尔也会讲起“茂兰”的旧事。

欧仪和曾经回忆,自己刚开始帮福建老板打工,主要是担茶叶到梧州的酒楼卖。后来,老板又把制茶和配茶的手艺传授给他。他说,制茶最讲究的就是发酵的湿度和温度。

1957年公私合营定息户登记,欧仪和任茂兰商店经理,夫人吴秀英负责杂务。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梧州外贸开始恢复,由于有“军师”(欧仪和的外甥)的帮忙,欧仪和开始做“茶船”生意。他从梧州收购本地生产的六堡茶,雇几艘船运到广州批发,再由广东商人转贩到东南亚各地。本地门市部仍然是经营杂茶,店里各种类别的茶均有售。

欧伦毅说:“我父亲非常乐观,经常讲自己是‘空手来,空手去,钱财身外物,替人保管罢了’。无论遇到什么困境,他都非常淡定,微笑面对,有‘笑面佛’之称。或许,这份淡定和坦然,正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

老罗与“茂兰”40年的情缘

茂兰茶庄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商业的改革和发展。与“茂兰”有40多年情缘的罗茂珍,正是这一个时代的亲历者。

1970年,当时年仅16岁的罗茂珍来到了梧州市土产公司工作。1973年,她被安排到梧州市土产公司南环路门市部茶叶专柜工作,与年近古稀的欧仪和成为同事。

当时梧州市土产公司有英雄门市部、大中商场、南中商场等五六家门市部,主要经营茶叶、水果、蜜枣、瓜子、棉被、布匹等。

40年前的罗茂珍年轻力壮,不怕苦,不怕累,搬运货物、包茶叶,整天忙个不停,深得领导赏识。1974年19岁的罗茂珍担任了副班长,一个班共9人,欧仪和是其中的一员。

那时候,欧仪和还是“专政和教育”的对象,而19岁的副班长罗茂珍则是负责“监管”欧仪和的人。但在日常工作中,罗茂珍发现,欧仪和不仅人品很好,态度温和,而且很会做生意,怎么看都不像坏人。

结果,一个被监督的“四类分子”与负责监督的副班长成了忘年之交。

罗茂珍说,她从欧仪和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在计划经济年代,梧州市土产公司将梧州茶厂的六堡茶、寄生茶批发到全国各地。同样,梧州土产公司也向其它茶厂按计划集中采购,然后由各门市部分装出售。

虽然一斤茶叶才10多元,但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很低,很少以“斤”为单位购买茶叶,大多数市民多是买一二两。没有顾客的时候,店员要提前用玉扣纸包好茶叶,5角钱或2角钱一小包。

罗茂珍清楚地记得关于欧仪和的两个细节:一是他制茶工艺特别好;二是很会做生意。

比如,一些茶叶受潮之后,欧仪和会重新再炒制,减少损耗。当然,欧仪和更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每当有顾客前来,他未做生意先笑脸相迎;遇到商品缺货的时候,他也很少直接拒绝顾客,而是温和地请顾客迟几天再来光顾。

1981年罗茂珍(左二)在茂兰茶叶专柜工作。

正因为有欧仪和这样的人同班,罗茂珍那一班经常获得先进。因此,罗茂珍不仅不“监管”他,反而非常敬重他,还向他学习做生意的本领。

转眼间就到了1977年。这时,“文革”已经结束了,欧仪和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他高高兴兴地拿着退休金回家颐养天年。198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茂兰”老字号得以恢复,定名为“梧州市土产公司茂兰商场”,地点就在大中路口转弯处,罗茂珍依然在茶叶专柜工作。

1997年,梧州市土产公司改革了,茂兰商场由20个员工集体承包,每人集资2000元,由于集资人数众多,经营策略分散,效益一般。后来,罗茂珍与儿子梁欣决定独立承包经营权,1999年改制后,恢复了茂兰茶庄品牌。

如今,梁欣成为茂兰茶庄的第三任掌门人。

温文尔雅的梁欣不仅继续坚守位于大中路的茂兰茶庄,并且以茶为媒,将茂兰茶庄开到了广州芳村启秀茶城,让梧州六堡茶发扬光大。

梁欣坦言:“刚刚接手时,茂兰茶庄生意很一般,直到2005年梧州市政府开始打造梧州六堡茶产业,茶叶生意才渐渐转好。但我觉得,如果六堡茶营销不走出去,梧州六堡茶的品牌知名度就很难打响。”

梁欣了解到广州是梧州六堡茶出海的第一站,而广州芳村启秀茶城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那么,继续依托“茶船古道”推广梧州六堡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于是他利用春秋两季的茶叶博览会,了解广东茶叶批发市场的情况。

近几年,梧州市加大了对六堡茶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西江都市报》推出了“茶船古道”系列报道之后,梧州六堡茶的知名度渐渐打响,对在广州批发市场推广梧州六堡茶很有推动作用。2017年5月,梁欣在广州芳村启秀茶城开了一家梧州“三鹤”牌六堡茶形象店,让梧州六堡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骑楼城是梧州百年商埠的一个缩影,同样,百年“茂兰”也是梧州商业的一个时代见证,它如陈茶一般,传播着梧州骑楼的厚重和陈香。

猜你喜欢

茶庄梧州市梧州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三好学园 平安乐园 美丽花园
中共梧州城工委
墨韵书香
清闲
晋商渠氏长盛川考略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首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申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鸿德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