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讨

2019-04-11于井会

速读·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正方形面积生活化

于井会

摘 要:在小学课程中,数学知识颇显枯燥乏味和深奥难懂,逻辑性极强。如果能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于生活实际,可以使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和更加有的放矢。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及数学概念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数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学习效果极差。为此结合教材及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教者对学生在校外的小商家进行调查。上课时,老师问:“你们喜欢买哪家的小吃?吃什么?”上数学课,讨论小吃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张家的馅饼。”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昨天早上,他家卖了54个,4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钱吗?”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但能列出算式,也能计算出得数,还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學会了乘法口算,还对各家经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有些食品怎样改进会更受欢迎等。

2.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小做起。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原本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好多老师只能教给学生公式,让学生死背硬记,而我在教学时,一开课就创设了有趣的乌龟和兔子比赛粉刷墙面的生活情境,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想分出胜负,必须先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于是学生自主地就投入到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当中。从而联系生活中我们居住的房子的墙面面积,操场的面积,生活中还有哪些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呢,来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多少,这样不仅联系生活,还能够让学生牢牢记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

3.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师利用生活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提炼其中存在的数学原理,从而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除此之外,利用数学教学积累生活经验,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在应用中培养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课堂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而將枯燥的数学知识引入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利用生活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完成数学知识学习,有利于实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联系生活画面,创设教学情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之”,兴趣作为一种能够引导人们产生进一步探索欲望的情感,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描绘生活画面,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生活画面,并在画面中融入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如《面积单位:认识平方分米》的教学中:我通过节蛋糕对1平方厘米面积的大小让学生思考1平方分米的面积大小,然后通过:

(1)想一想:边长多少的正方形蛋糕,面积是1平方分米蛋糕?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2)说一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剪一剪:只用剪刀,你能剪出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动手剪剪看,再与学具袋中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比一比,看看大小是不是接近?

(4)量一量: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动手量一量,并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否有简便的量法,并进一步感知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亲历“想一想”、“剪一剪”、“量一量”等活动,深刻感知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2.融入生活画面,探究数学原理。建构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应该引导学生融入生活情景,并利用生活化的方式体现数学原理,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中,某教师出示了以下情景: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他们一家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根据这一问题有的学生列出了24+24+12,而有的则列出了12+2×24的式子,那么对于后面一个式子而言2代表的事是爸爸妈妈两个成人,24代表的是门票的单价,因此,两数相乘,表示的是成人所花去的票钱,然后再加上玲玲的12元,一共花了60元,而通过这一式子的运算顺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基本规律,进而实现知识的升华。

3.返回生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教学设计的好与坏不仅决定着你的课堂效率,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听课以及理解的深度。因此,课程的设计,教师必须经过深入的思考,真正将数学与生活完美地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走入数学的世界,体会数学世界的实用、奇妙和精彩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运用数学,因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做“设计师”,即测量自己房间的长、宽和高,并想象一下如果要使自己的房间更漂亮,现要在四壁和屋顶涂上涂料,而在了解了每平方米的用料量及涂料价格的基础上,计算一下粉刷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大约要用多少涂料,花费多少元,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总之,数学和我们的生命密不可分,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自己对生活的正确理解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正方形面积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用面积求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