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探析

2019-04-11李璐

文教资料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自媒体发展路径

李璐

摘 要: 自媒体对大学生所处信息环境的改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既是新的挑战,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思政教师应结合学生特征和自媒体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构建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形成一条以自媒体为主体的思政教育路径,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结合个人思政教学工作经验,探讨自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发展路径

目前,微博、微信、BBS论坛之类的自媒体资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学生是自媒体的重要用户群,而自媒体所具有的自动生成信息、互动交流、裂变传播、去中心化特点,改变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作用于其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这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准确把握新媒介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创新教育方式。

一、自媒体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增强思政教育时空环境灵活性与资源使用持续性

APP软件、直播平台、公众号、音频平台等自媒体的出现,实现了虚拟时空环境下的学生“聚合”,无论其身处何处,均可即时参与在线思政学习活动,而且后期能重复学习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政教育时空环境的灵活性与资源使用的持续性。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开展的“全国高校教师在线培训活动”,充分彰显了在线思想教育时空环境的灵活性与资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值得广大高校学习。

(二)改变大学思政教育师生角色状态与实际教学氛围

常规思政教育俨然成了教师“自说自话”活动,教学氛围单调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实际思想观念,影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自媒体平台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互动交流方式,而且虚拟时空环境模糊了教师的“权威角色”,规避了面对面交流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问题,增进师生之间的认识,提高思想教育质量。

(三)丰富思政教育手段和与时俱进创新思政教育内容

自媒体立足于虚拟网络空间中的各类应用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的整合效应,包括文字、图片、语言、视频、网页链接等,改变常规思政课堂以语言讲解、静态PPT为主的单调性的教学方式。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搜集最新的时事信息,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展开与学生沟通交流活动,深化对学生的认识,由此建构最新的思政教学内容。

二、自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挑战

(一)模糊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在以往的媒介环境下,学生接触的信息有限,在思政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下能够有效认知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自媒体所具有的自动生成信息与裂变式传播特征,带来了多样化、平民化、普泛化的信息环境,拓展了大学生信息接收的渠道和内容样式,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一些轻信、轻言的学生,容易对主流意识、主流价值观产生模糊认识。这造成学生信仰缺失、思想迷茫、行为失范。

(二)冲击思政教育话语叙事与控制力

自媒体逐步激发一些学生的表达意识,使其对于教师的讲述方式产生怀疑,甚至会在课堂上利用自己所见所闻的网络信息盲目反驳教师观点。这冲击着高校常规思政教育话语叙事体系,弱化教师的宏观叙事导向、形而上内容、一言堂表达方式话语控制力,促使高校要创新思政教育体系。

(三)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新课题

部分学生长期接触自媒体中碎片化的信息,习惯于简短、表面的阐述,潜在地形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阅读特征,单纯追求快餐化、刺激性的阅读体验,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取向,进而决定其知识结构和思想道德修养,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认知能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这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三、自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设计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营造起平等与尊重的师生关系

面对自媒体带来的大学生独立思考、认知能力、表达意识的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主体间信成为可能性且十分必要。思政教师应改变以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权威式、灌输式、单向化的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认知能力、表达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建构,鼓励其表达对于特定知识内容的观点和看法。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芳所提到的“高校思政教育主体间信”的观点,即强调教育系统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处于平等关系的主体,彼此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作用。

(二)教育方式的整合——建构虚实结合的思政教育体系

高校应秉持建构虚实结合的思政教育体系发展理念,在以线下教育活动为主体的基础上,建构在线教育体系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延伸至师生社交活动,增强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引导能力。一要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校园论坛、高校微博、网上党校、红色网站之类的平台,实现线下与线上资源的有效对接,拓展教育形式和规模。二要在学院、班级、党团组织、社团内建立自媒体平台,作为开展在线思政教育、宣传的渠道,制定在线思政教育与宣传工作机制,保证思政教师规范、高效地开展教育活动。三要鼓励教师、辅导员建立个人的微信、微博、直播、APP之类自媒体空间,转载最新思政教育政策和资料,传播正能量事件,解读网络焦点议题,分享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三)教育内容的落地——立足学生实际来建构内容系统

高校思政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认知方式、思维习惯、思想状态、价值观念,建构系统化的教育内容。要采用“两面提示”的形式,既要介绍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分析其积极价值、正面效应,又要阐述当前社会所存在的负面的、不协调的思想与观念,在对比分析中深化学生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要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行为的研究,总结其行为方式、习惯特征、思想观念,采取典例建构思政教育内容,提高针对性,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行为问题。要将各类焦点事件、网络舆论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纳入思政教育体系,进一步增强吸引力与实效性。

(四)教育保障的完善——创设学生思想动态评估监测机制

对自媒体环境下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既有赖于教师个人展开对自媒体环境下学生的研究,更需要学校创设大学生思想动态评估监测机制。一是成立以校宣传部、信息办为依托的网络管理中心和舆情监控中心,负责管理校内自媒体平台,研判学生网络舆论状态和思想动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思政教育系统作为建构思政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的依據。二是学校要定期组织思政教师、网络管理中心、舆情监控中心,展开调查活动摸清学生思想状态,更好地提升针对性。三是采用校级课题形式,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辅助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思政教育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保障。自媒体带来了增强思政教育时空环境灵活性与资源使用持续性、改变师生角色状态与实际教学氛围、丰富思政教育手段和与时俱进创新思政教育内容三方面机遇,以及相关的挑战。因此,高校要营造平等与尊重的师生关系,建构虚实结合的教育体系,实施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创设思想动态评估监测机制,更好地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巩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参考文献:

[1]王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时,2018.

[2]杨娉.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3]刘丁慧.“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19).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自媒体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