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人文审美教育
2019-04-11梁莉莉
梁莉莉
摘 要: “汉语热”使汉语国际教育迅速发展。随着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推广,人文审美教育有必要通过不同方式融入语言教学中。借鉴一些优秀学校的经验,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人文审美 必要性 可行性
随着“汉语热”的到来,国外对汉语文化及汉语知识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孔子学院的建立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及普及。在国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开设汉语语言课程外,还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推动当地民众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人文审美教育。
一、必要性
作为语言教学,是否需要进行审美教育?美国在2006年出版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第三版)》,提出了外语学习的五个标准:交流、文化、贯连、比较与社区。汉语作为语言教学,教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本身,还包括文化,而中国文化当然也包括美学、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贯连”指的是语言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言与其他学科结合获得语言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即汉语教学可以结合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学习,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及所包含的人文学科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多维度知识面。“比较”强调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比较,东方与西方的美学审美角度与方法不尽相同,但可互取所长,亦可让汉语学习者学会理解与欣赏中国美学,接受新的审美思维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美。《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以下简称《欧框》)则提出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及语用能力的要求。较高层次汉语学习者除了能在常见交际情景中自由交流有关话题外,亦能理解及谈论比较深层次的话题,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内容。
中国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许多内容都可让其他民族鉴赏。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外国人特别是非亚洲文化圈的人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究其原因,可能有五:一来由于语言问题;二来由于双向文化交流少;三来由于地缘隔阂;四来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对本土文化的推广或传播方式没有被广泛接受或获得国际认可的作品较少;五来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汉语热”传到世界各地,中国文化渐渐成为国外民众及媒体经常谈论的话题,但对中国文化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仍不够。除莫言、成龙、李小龙及《孙子兵法》等名人或名著外,许多外国人都不了解其他名人、文学影视及艺术作品。近年出版业亦在大量翻译中国的经典著作及流行作品,但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外国读者反映看不懂中国的一些译作,原因可能是文化差异,亦可能是翻译水平有待提高。而孔院经过十多年发展亦让更多人认识“孔子”,但多数人除了知道他为中国著名教育家外,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少之又少,亦没有多少人真正阅读过有关孔子思想的著作。网络上流通的一些名言并非出自孔子或跟儒家思想并无关联,但亦被冠上孔子的头衔。
正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汉语国际教学任务重大,除了教授问候、数字等语言知识外,更要引导学生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带引学生欣赏中国文化之美。
二、可行性
在实际教学情况中,不同的汉语教学机构亦考虑到语言教学中人文审美的重要性,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用创新的方式解读中国文化。这一行为本身便可促进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及欣赏。
通过笔者实践及观察了解到,一些学生开始学习汉語的原因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汉语教学应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并维持其学习兴趣,毕竟语音及汉字学习对大部分外国人来说都是难点,刚学时难免有畏难情绪。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大可贯穿各种学科知识,丰富教学材料与主题,让学生爱上并学会欣赏中国文化,从而用心地继续学习汉语,毕竟内在动机对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深刻。在当今汉语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主要在孔子学院或课堂及国际学校两种机构学习汉语,两者各有特色,教学方法亦不尽相同。
首先谈论一下孔院的情况。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不同孔院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目标。笔者曾在墨西哥一所孔院工作五年,因此以这所孔院为例探讨孔院推行人美审美教育的一些可行性方式及内容。
在课堂活动中当地孔院的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穿插一些中国文化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了解并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之美,下面列举一些例子:
(一)诗词导入。高建平、王柯平(2006)提出明代以后,中国美学中文人画的出现使诗与画的统一成为可能,诗人与画家合而为一,在哲学意义上主客观的和谐得以动态化的和谐统一。外国人学中国诗,鉴于文化背景差异及语言原因,很难用中文赏析诗词,要通过译文的方式进行注解,但是诗词可作为学生训练语音语调的练习,从原文中亦可了解到中国古诗的韵律规则。而儿童学诗时,亦可根据意境及诗意作画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发挥每个儿童的创造能动性,实现“诗与画的统一”。
(二)书法国画课。听着悠扬的民族音乐旋律,教师介绍中国书法和国画,让学生欣赏不同书法字体之美及不同类型的国画,向学生介绍简单笔画的书写方式及国画基本知识,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书写及作画方式,激发他们对学汉字的兴趣。
讨论《愚公移山》等中国经典故事及文学作品的价值。“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对同一个艺术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中国传说、成语故事及寓言都承载着不同的意义价值,但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文化,可能对这些作品有不同的见解。在分析讲述其传统意义价值前,不妨让学生讨论一番,听听他们对这些作品的观点,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收获。最后再跟学生阐述这些故事在中国所暗含的内在价值观,让学生从中国人的角度理解并思考,目的不是让学生表示赞同或反对,而是一种文化的碰撞,了解多元文化,开阔视野。
除了课堂活动外,孔院亦举办多种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及当地民众参与其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渠道。
(三)文化讲座。开设茶艺、中国音乐、龙文化等专项讲座,吸引不同人群参与,在讲座中接触中国文化。如与心理学公选课的老师合作讲授神话学,浅谈中国龙文化、龙图腾。孔院可与不同院校进行合作,定期推出多样化的专题讲座,邀请教师到课堂中讲解或以讲座形式讲述,覆盖更多层面的学生及群众。
(四)举办文化展览或书展。孔院可邀请一些中国作家及艺术家到外国表演与展览,让中国艺术与文化与当地民众近距离接触。如笔者所在孔院曾邀请作家芳芳、兰兰参与当地大型的书展,签售作品的本,与当地民众就作品进行讨论与分析。
(五)结业典礼。学生在结业典礼中表演中国的诗词歌赋,在平时的排练中感受语言、舞蹈及其他表演形式所承载的艺术价值,亦让观众感受到他们对中国艺术的诠释。
无论课内外,无论学校还是社区,孔院作为中国与各國文化交流的桥梁,均可在各国学生及民众的审美教育中做出重要的影响,为他们打开东方文化审美之窗。
第二种机构是国际学校。该类学校大多会设立中文课程,学生可选修。一些学校采用IB课程的教授模式,该模式得到西方大学的普遍认可,因此在中学阶段优秀学生都会修读IB课程作为大学的预科课程。阚维(2017)提到IB课程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没有确定的教材,而这正是跨学科素养培养的现实挑战。该课程模式对中文教学中人文审美教育的建构有一定的启示,IB课程强调跨学科的素质培养,作为中文教学,亦需要改变思路,不局限于语言教学本身,通过文学赏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中,笔者观察到在小学课程中,一些课堂教师通过阅读故事书、讲故事并结合教学道具的方式教学,学生通过读书、听故事积累语言知识,教师虽然未对生词一一进行解释,但通过图画、动作、声音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故事梗概,在沉浸式环境中学习汉语。在中学课堂中,高年级学生或华裔学生的汉语水平较高,他们通过按阅读计划阅读答题—分组讨论—演话剧—教师点评—写读书笔记及论文—教师评价的方式分析欣赏《雷雨》等经典文学作品。昌晶(2017)对IB文学课程翻译文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做出更详尽的介绍,指出语言A课程大纲要求学生3年读10到13本书,一学期的阅读量达上百万字,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和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回应、对文学手法的鉴赏、组织与展开及语言五个方面。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及对文学作品的个人见解,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外国文学,而学生亦需要对文化和背景进行深入探究以助理解作品。韶幸(2011)认为从人文知识到人文素养需要一个蜕变,而催化剂就是审美教育,培养人们对一切事物进行美丑判断的能力。IB课程中的文学阅读模式是对文学作品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及分析,这一过程无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别于单纯灌输文学知识这一传统课堂模式。
中文教学不应仅限于语言本身,有必要且能采取多种方式构建人文审美教育,让学生陶醉于中华文化之中,感受东方文化精髓。
三、结语
汉语教学虽为语言教学,但不拘泥于语言本身,美国“5C”标准及《欧框》都认为外语教学应与其他学科贯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汉语国教学亦应加强跨学科教学意识,在教汉语的同时构建人文审美教育,体现汉语文化价值。在一些孔院和国际学校已有很好的范例,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从中获取灵感,找出短板并采取可行措施提高教师水平,丰富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培养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昌晶.外国长篇小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以IB文学课程的翻译文学为例[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7(05):7-9.
[2]高建平,王柯平.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阚维.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以IB课程MYP项目中的教师发展为例[J].人民教育,2017(Z3):24-28.
[4]李宇明.孔子学院:架起语言文化互信互鉴互惠之桥[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20-22.
[5]韶幸.漫谈人文素养与审美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