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课改条件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
2019-04-11钱浩利
钱浩利
摘 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学方法需要丰富多变,既要具有高效性,又要让学生热爱语文这一科目。基于此,作者针对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进行阐述,并提出看法。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说只有真正弥补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将学生带入学习中,感受到学习乐趣,增强学习效果。
一、教师要更新教學观念,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顺应时代潮流,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并不断对自我进行审视,以求更新教学观念,保证不时将新鲜的东西引入教学中,让课堂教学变得活力四射。教师要及时从以往的教学状态中脱离出来,因为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整个课堂就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执行教师的命令,根本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只是在课堂中闷头学习,教师不知道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形势已经不容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全的把控,教师要尝试改变原有的“独角戏”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并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归根结底,当前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并引导学生之间就相关学习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弱化自身在课堂中的部分作用,仅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学生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放飞自我,真正主宰整个课堂教学。教师要将新教学观念搞懂吃透,及时完成转变,把教学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积极发挥好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另外,以往的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尊师重道是学生必须遵从的一大指导思想,但是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下来,引导学生合理变通,在保持尊师重道的同时,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及学习诉求。这样教师才能有效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慢慢开始亲近自己,愿意同自己敞开心扉地交流,从而让师生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二、营造乐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孟子之所以成为“亚圣”,在后来人生中取得辉煌卓越的成绩,正是因为年少时母亲想方设法为他创造了好的学习环境,让孟子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现今教育,许多教育学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乐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减少对语文学科的紧张和畏惧心理。接下来笔者将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介绍几种营造乐学气氛的方法。
首先,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营造乐学气氛、建立情景化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组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中国石拱桥》授课过程中,我会先让学习观看一些本地的石拱桥图片,让他们观察其中的规律,在学生对石拱桥产生浓厚兴趣时,及时引入课文教学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情境时,老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例如在《安塞腰鼓》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对安塞腰鼓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场景,让学生在感受完安塞腰鼓的壮烈场景之后再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最后,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贯彻落实“寓教于乐”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多多穿插游戏。例如,在《看云识天气》的篇目中,老师可以为初中生展示不同云朵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知识进行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转变教学方式,尝试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破除“灌输式”教育萎靡不振课堂局面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这既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又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之举。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前面两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石拱桥》《桥之美》,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知识。因此,《苏州园林》一课教学时,笔者并不是直接给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方面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至少4人为一组,合作归纳出这篇课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十分钟之后,笔者任意抽取几位小组代表回答,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其他组也跃跃欲试,想要知道自己组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互动,进一步回顾了前面两节课学习的说明文知识,效果非常好。
四、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要从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合作探究学习。第一,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入合作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在合作探究教学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第三,在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时做好平台的建设工作,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保证小组的合理性,以教学大纲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生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还要鼓励学生仔细阅读这一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应用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这一内容的含义,而且可以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1]。
五、做好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分层教学法是建立在有效教学方法基础上的,强调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此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进入到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逐渐显露,为了优化语文教学,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分层教学工作。第一,要从教学全面性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的重点是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第二,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实现发展目标。只有保证目标定位准确,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等。其次,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提高教学互动性入手,以此保证问题的梯度性,引导学生学习。最后,要保证练习的科学性,避免过于强调学生的投入,而是要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实现统筹兼顾的目标。如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语文知识结构不同,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层次,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如学习《社戏》的过程中,基础层的学生可以读文章,掌握其中的单词,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中等层的学生要在基础层学生基础上掌握好语法知识,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对于优等生来说则可以在掌握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阅读,以此提高运用能力[2]。
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让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得到完美融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妨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識用起来,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进一步深化。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辩论大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全面运用,从而从根本上促使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师要在举办这些活动时摆正举办活动的最初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水平。同时,还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性格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极为明显的提升。站在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又要教给学生获取相应语文知识的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方面的教导。反正,教师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当在教学中将目光放长远一些。
七、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现代技术的引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学习的要求随之增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抛弃课本“模板式”的知识,以课件或动画、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眼、口、脑齐发展,多媒体技术恰到其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使得知识点化简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感官的体验,把学生带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且通过这一新技术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
八、升华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能够透过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读懂其蕴含的情感,然后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二次理解,从而让学生真正搞懂文本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通过学到的语文知识不断衍生,创造出新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归根结底,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对学生施以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相关的语文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本质上吃透语文内涵,从深层次体会感悟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终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融合,这样学生才能学好语文、学懂语文、乐于学懂语文。
九、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保证教学的客观性
新课改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行,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教师要主动完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以此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可以说只有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第一,要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充分展现出语文教学的全面性特点。如在教学评价中可以采取分数与等第的方法。借助科学的考核方法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保证教学评价的激励性作用。在评价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此外,还要培养好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全面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好语文知识,树立起学习好这一知识的信心,从而增强学习效果[3]。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深入发展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现阶段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新课改,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此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晓梅.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53.
[2]程晓薇.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62.
[3]薛白.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