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泥鸿爪

2019-04-11黄天骥

同舟共进 2019年3期
关键词:老师

黄天骥

【沦陷区里的家国情怀】

岁聿云暮,又该到了“盘点”的时候。回想我七十多年来在小学、中学、大学几个阶段求学的历程,雪泥鸿爪,依然在目。不同时期教育体制和做法的变化,颇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上世纪40年代初,我开始上小学。那时,广州己成沦陷区,小学由汪伪政权管治,但课程和教学内容,依然沿用国民政府制定的那一套。民国初年,私塾多改为小学,学制则参考欧美的模式,对此,汪伪政权也继续采用,只是从三年级开始,每周要上四节日语课。让孩子们从日语的平假名、片假名学起,企图让学生具有亲日的情结,但收效甚微。我们咿咿呀呀地念诵,除了把日语的一些词汇,顽皮地以谐音的方法,译成可笑的粤语以外,其它的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我记得,当时小学的课程,主要是语文和算术两科,并且有音乐、体育和手工课。关于算术课,低年级教的是加、减、乘、除,高年级教的是四则运算题,一点也不艰深。至于各个年级的语文课,也还是沿用国民政府制定的内容,多是选取《古文观止》和“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名篇,如《喜雨亭记》《滕王阁序》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鲁迅的《秋夜》等。老师只要求我们背熟课文,并没有多少讲解。那时,语文课还包括“习字”,低年级从描红到描“九方格”,高年则选用“字贴”,大家一般采用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临摹。至于所谓“手工”,就是让小学生自制玩具,例如制作纸汽车、纸战舰和木刻、竹刻等等。那半是游戏,半是教学。

小时候,我最喜欢上的是音乐课。当然,在沦陷区,老师不能教我们唱抗日歌曲,但会教我们学识简谱,孩子们在私下里可以自学自唱。上课时,老师教我们唱的多是欧美名曲,例如《路上一株红玫瑰》友谊天长地久》之类的英文歌。我所在的“伪十九小学”,老师除了教我们唱古曲《满江红》“怒发冲冠”)外,还常把欧美名曲的曲调配上唐诗,像李颀的《古从军行》,卢纶的《塞下曲》等有关抗击外族的诗篇。这些教师自编的“作品”,似乎不伦不类,而实在大有深意,日本人听不懂,无法干预。而老师在教小孩子唱歌的同时,曲折地给我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

当然,在沦陷区里,也有为虎作伥的汉奸,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留在沦陷区里生活的知识分子,虽然继续教职,但并不甘做“顺民”,往往注意把传统儒家思想渗入儿童的心灵里。在假期里,老师们还引导我们看《岳飞传》《杨家将》等小说。因此,即使汪伪政权强迫小学生学习日语,而我们见到鬼子兵,都在暗地里吐口水,撇嘴巴,骂他们是“萝卜头”。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每隔一周便要上一次的“修身课”。上课时,我们在大厅里一排排地坐着,教师则在书桌上竖起一个木匣子,匣的一面对着观众打开;匣的两侧打通,中间放着一张张连环图,内容多是《三字经》里的故事,例如“孔融让梨”等。老师打开匣,对应画面上的人物讲故事。每讲一段,便从匣侧拉去一张画,露出下一张,继续讲述。这种类似“拉洋片”的教学方式,大受小学生的欢迎。那时,小孩子哪里有玩手机、玩游戏机的福分,但老师通过看图讲故事的办法,让原来企图“毒化”孩子的“修身课”,成为儒家思想通俗的教育课。

在小学,下午的时间一般只是上音乐课、体育课和手工课,作业也很少,孩子们有充分的休息和游戲时间。可以说,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的特点出发安排教学,是当时小学教育的方式。就引导儿童的品行和思想情操而言,日本帝国主义者未尝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亲日派。但是刺刀的统治,毕竟无法改变大部分教师的家国情怀。

寓教于乐,让儿童从小接受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那么,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让儿童健康成长。

【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很重要】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我考进了广州市南海中学。那时候,国民政府的大小官员大发“国难财”,忙于“劫收”日伪遗产,哪里顾得上研究教育问题?不久后,内战开始,南京政府风雨飘摇,除严防师生接受进步思想外,其它则无所作为。

在广州,公立中学只有两三所,除“市一中”“市二中”外,多为私立学校。各学校办学,各施各法。招生时,有男女生兼招的,有只招男生的,有专招女生的;在学制上,有些中学一年中还可招收春、秋两季的学生。有些人,办的是“学店”;有些人,则以开发民智振兴教育为己任,确实在认真办学。总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一来,倒使各校容易办出各自的特色。

我就读的中学,是由南海县乡绅们捐资创办的。早在1936年,它就被当时的教育部定为“全国八大模范中学”之一。抗战胜利后,由曾镜涵先生任校长。曾校长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后又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在办学上,他尤其重视文科的建设。因此,当年广州人多认为“国文、英语推南中,数学冠军是知用(中学)”。即使在抗战后,请到被称为数学科“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尔悫老师加盟该校,但文科依然是南海中学的强项。

有趣的是,抗战胜利后,这所中学竟像大学那样,采取学分制。例如初中三年,修满186学分便可毕业。必修课则包括公民、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课程并不多。在下午,学生有许多时间可以从事文体活动。不过,该校管理十分严格,学生全部要寄宿,晚上全体要到课堂里自习。自习时,同学们往往会叽叽喳喳,打打闹闹,但当我们看到最敬畏的事务主任罗楹存老师来巡堂时,便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立即安静下来。他只站在门口,一言不发,不怒而威。后来才知道,罗老师其实是中共地下党员,曾担任省港大罢工领袖苏兆征的秘书,他到中学工作,是为了培育革命的种子。

抗战胜利后,南海中学设立了两种奖学金:其一是为了纪念首任校长朱勷寰而设的“勷寰学额”,凡是高、初中每年各科成绩最优者,可免缴一个学期的学费。另一是为了纪念代理校长潘镜芙而设的“镜芙学额”,凡是每年举行的国文比赛获得冠军者,也可免缴一个学期的学费。学校还将这两项“学额”获得者的名字,用金字镌刻在礼堂的墙壁上,作为永久的纪念。这种奖励机制,大大激励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展现出该校办学的特色——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突出地引导学生对人文学科的重视。

我记得在初中一年级上语文课时,任课老师孔昭皋先生,很注意按照青少年的特点进行教学。他常让学生默写生字,办法是把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派出一个代表,站在黑板前进行比赛。孔老师念出一个常用而又容易被忽略的字,例如“葱蒜”的“蒜”字,南方的少年多不会写。这时参赛者对着黑板发愣,同组者也急得抓耳挠腮。如此一个接着一个,同组者轮流上阵,谁写错了,或笔顺不当,都要失分,于是大家小心翼翼,摩拳擦掌。通过比赛,我们不仅记住了生字生词,学好了语文,而且也养成了集体向上的风气。

孔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每逢节假日时,他便在课室里制作灯谜,安排一些小礼物,让同学们竞猜。像谜面是“平原跃马任扬鞭”,谜底则是同学“陆宏策”的姓名,非常有趣。有一次,孔老师挂出谜面;“远树两行山倒影,孤舟一片水平流”,猜一字。这谜语较艰深,大家一时摸不着头脑,我也在胡思乱想。蓦然想起,图画课的老师不是说过:国画里划远处的树时,不是可以用“丰”来表现么?再一想,山倒影”,不就是“山”字横转过来么?这谜底,不就是“慧”字吗?于是试着向孔老师报告。他十分高興,觉得我颇有想象力,“孺子可教”也。从此,他更注意在语文方面对我的培养,我也对人文学科有了更大的兴趣。

回想起来,学校办出特色,注重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至为重要。问题在于教师能否开动脑筋,能否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

【顽皮孩子的改变】

1949年广州解放,我也进入了高中阶段。这时候,各学科的教材由各校自编,语文课则增加了一些政治性较强的文章,像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又增加了对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作品的分析。我记得,解放前的公民课不再开设了,倒是班主任要我们经常阅读一本名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的小杂志。这小开本读物,由广州市青年团主编,按月出版。所以,在解放初,即使没有开设政治课,同学们依然关心政治。加上当时广州物价和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们受过日寇的欺凌,在报刊上知道了志愿军“抗美援朝”英勇杀敌的消息,大伙儿的爱国热情十分高涨。这时候,同学们纷纷组织“学习小组”,每周开会一次,不用老师督促,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很自觉地追求进步。

我所在的班级,有全校最活跃又最顽皮的一群孩子。广州解放前,我们打群架,偷摘校园的木瓜,活活弄死学校的猴子,胆大包天,无所不为。有时,学校里也请一些人来做“大报告”,讲述时事,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我们或交头接耳,或打打闹闹,尽管有老师在旁“监控”,实也无济于事。

不过,经过几次自我批评小组会,我们把自己的行为,对照社会各界先进人士,不禁惭愧,于是诚恳地各自检讨,“觉今是而昨非”,知道不应再自由散漫,不应再淘气捣蛋。不知由谁建议,经过热烈讨论,我们竟自发地把班级的恶作剧编成剧本,在节日时向全校师生演出。演出时,礼堂坐满了人,观众们哄堂大笑,演员们则从自我暴露和自我讽刺中,获得了自我教育。从此,我们的班级依然很活跃,但大家做的是积极进取的好人好事,成为全校合唱队和体育运动的骨干,成为办夜校,帮助工人识字扫除文盲的小老师。

几十年过去,当我们中学的校友同坐一起,回忆往事,都觉得对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教育,不必讲什么大道理,不必搞形式主义一套。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反而是改造青少年世界观最有效的方法。

德、智、体、群、美,是解放初期中、小学教育的着力点。那时的考试和测验并不多,各科学期中仅举行一次小考,学期末举行一次大考而已。考试成绩依然采用百分制,但绝没有周周考、月月考的蠢事,倒是很多时候会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例如在“三反”“五反”运动时,学校便组织宣传队,上演活报剧。在同一学区里,各校之间还经常举行田径比赛、拔河比赛和歌咏比赛,培养同学们的友谊和集体主义精神。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们参加学区举行的夏令营,歌咏比赛的主题曲是音乐家马可所写的《反对武装日本》。那时,我担任学校合唱队的指挥,音乐老师便教我如何认识和处理“切分音”,如何调动合唱队员的情绪。通过比赛,我们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也提高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与其让学生各自埋头埋脑应付考试,不如多组织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中健康成长。

【苏式教育的局限与长处】

1952年,我考进了中山大学中文系。

那一年,刚好碰上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原在石牌的中大文科、理科,迁到海珠区康乐园,与岭南大学的文科、理科合并,成立新的中山大学。我正是新中大第一届的新生。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强调向苏联一边倒,大学学制也实行“苏化”。从本科开始,便强调专业训练。要求学生学什么专业,毕业后由国家按专业分配工作。因此,在大学招生时,有关部门便按国家计划安排招生名额,以便“一个萝卜一个坑”。

大学生毕业后服从分配,等于考进了大学便获得了工作的门票,这当然受到欢迎。但是,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实在不可能主观预测,所谓“计划分配”,只能是美丽的臆想。这一来,本科生在分配时,往往会被“乱点鸳鸯谱”。像我们的一位校友,学的是生物系动物专业,按计划,应分配到研究部门或当生物学科的教师。但在他毕业时,专业对口的单位无法安排,学校只好把他分配到商业部门;商业部门又把他分配到下属的合作社,合作社知道他学的是生物学,而在该社经营的商品,与生物方面稍有关系的,只有咸鱼。于是,就让他从事管理和买卖咸鱼的工作。类似这种无奈的情况,并不少见。毕业分配,原是好事,但这也容易造成人材的浪费;而且大学生有所依赖,也不利于提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文系,新生入学时,系主任便强调:“中文系培养的是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不是培养作家。”因为,当时认为作家只需“有生活”就行,像高玉宝文化水平很低,却能写出《半夜鸡叫》那种被视为样板的作品。所以,中文系学生不准搞创作,如果有人学写诗,学写小说,便被认为“专业思想不巩固”,要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是,我们报考中文系,许多人是奔着“作家梦”而来的。可教育部门既然不提倡我们创作,大多数人也真的什么也不写。因此,我这一代的中文人,大多不擅创作,特别不擅传统诗词的创作,只会弹(弹劾),不会唱”。由于自己没有创作实践,若要评论别人或古人的创作,也往往是纸上谈兵,不得要领。

为了强调计划性和专业性,上世纪50年代,中大中文系根据上级规定,只开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那时无所谓“学分”,课程却颇多。我记得,在大一就有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现代汉语、语言学引论、古代汉语、古文字学、中国历史、外国历史、逻辑学、俄语、联共布党史、体育等十来科。到学期末,各科都要考试。考试采用五级记分法,即把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同时,总成绩也不排名次了。

不排名次,对我来说,实在是精神上的大解放,我再不必担心排名靠后时,遭到家长的责备和人们的白眼。由于内心没有压力,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学们之间也不再互相攀比,也有助于养成互相帮助的风气。这一来,我在大学里学习成绩有了飞快的进步。至于人文学科以五级记分,也比较合理。若用百分制,你说试卷上85分和86、84分之间的区分,有什么根据?不过,那时大学课时过多,学习面过窄,学生没有时间广泛阅读感兴趣的课外书,于是大家“上课时记笔记,下课后看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都忘记”,完全缺乏创新的精神,实在很不可取。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不吃这一套的,他们只对自已特别感兴趣的学科用功,这被视为“偏废”,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像我从小便喜欢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詹安泰老师给我们讲授《诗经》,我特别兴奋,便把全部課外时间投放在对《诗经》的研读上。所以,我常充当挨批的角色,对此,我诚恳检讨,却坚决不改。

那时的大学强调学习马列主义。在中大,校领导采取和风细雨的方针,老师们相对地心情舒畅,学习理论的热情也很高。词学名家詹安泰教授甚至提出“三年不读线装书”,只读理论书。当然,那时学的文学理论,实际上多是苏欧教条主义的一套,对马克思主义的词句生吞活剥。不过,大家毕竟在逻辑思维上多有锻炼,较能从理论上阐明问题,不至于像解放前那样,以评点派的方式随意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

在大学阶段,我们最紧张也受益最大的学习环节,莫过于“课堂讨论”了。

“课堂讨论”是从苏联传入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授某些章节的内容后,定出一两个题目,交由同学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讨论前,参加者要认真准备,要撰写发言提纲。讨论时,师生环坐,自动发言。这种类似“seminar”(研讨会、研讨小组)的方式,同学们大感兴趣,都会踊跃争论。若在唇枪舌剑中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也不要紧,因为发言提纲都要上交,老师也可了解学生的想法。

以我看,苏联的教育体制,除了按照计划经济指导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以及受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影响,把专业学习搞得范围过窄以外,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是照搬老欧州的大学传统,深受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影响。例如,苏式教育也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培养。我在上大学期间,每天下午五时到六时,全部同学都被从课室、图书馆和宿舍赶了出来,或到体育场上锻炼,或参加文娱活动。最有意思的是,全体学生都得学跳交谊舞。那时候,我们许多男同学只会“扭秧歌”,哪敢握着柔荑纤纤手,搂看杨柳小蛮腰?在手足无措之际,就要找舞场老手来“扫舞盲”了。一个班级,如果还有“舞盲”存在,便很难被评为“先进集体”。这做法虽然过分,但毕竟也让大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增添了几分优雅的气度。

到1956年,我毕业了,结束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在1957年以后,大学的体制和风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不属本文叙述的范围,兹不赘。

我不是教育家,拉杂地回顾自己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求学的经历,隐约觉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情况有所不同,有利有弊,其中也有不少可资借鉴的地方。如何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措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体制等方面,我们还确有许多工作要做。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本刊编委)

猜你喜欢

老师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好特别的老师
“制定”和“制订”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