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应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4-11汤年拼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艺机械化农机

◎汤年拼

(贺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542800)

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关键技术要点,主要在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近五年,本人参与八步区农机推广站、八步区农技站开展了多次农机农艺融合机插秧对比试验,并主要采用水稻工厂化、简易大棚(无纺布)育秧、机械化插秧技术路线,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投入。其核心技术是通过专用水稻生产机械化设备,在农机、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完成基质培植、播种、插植、植保、收割等一系列水稻生产作业流程,制定了各项技术规程。通过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产量都比普通抛秧的高,一般每亩增产25-30公斤,是当前水稻生产比较理想的一项农业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可以在贺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

大力推广应用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不仅能充分发挥水稻机械化育插技术增效、稳产及高产高效的优势,实现水稻连片种植条件下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高生产效率和高规模效应,还能推进水稻生产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方面

运用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具备节水省肥、省工节本、高产稳产、秧田利用合理等多个优点。2013-2015年贺州市八步区实施了《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机插秧对比试验》这一项目,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施推广应用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面积达1.35万hm2,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增加53.2公斤/亩,产值增加156.4元/亩(按干谷2.94元/公斤计)。

贺州市农机、农业部门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宣传、培训和研讨,进一步优化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一套本土化的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操作规程,并在全市范围内,对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进行规范和指导。

贺州市农机部门利用八步区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基地,于2015年成功召开了“广西全区水稻一体化生产技术现场会”;2018年3月,在八步区和平桂区合作社的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了“广西全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及现场演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现场演示培训会等的方式,与自治区多个相关单位的科技人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研究。在实施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的过程中,贺州市的这一项融合技术多次获得到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农机局领导和专家们称赞和肯定。

(二)社会效益方面

一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二是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可以利用多闲置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缓解供需矛盾,减少农田丢荒,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更好发展农业生产;三是可以加快实现区域性的水稻生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保障粮食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供给安全。

(三)生态效益方面

一是可以达到透光、透风、透气的种植要求。有利于防止稻飞虱、纹枯病等多种水稻病虫害,增强水稻抗倒伏性能,从而提高了稻谷的产量和品质;二是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比传统手插秧或抛秧可减少施用农药1-2次,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污染,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较好的生态效益。

二、目前推广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贺州市的水稻机插率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规模机械化育秧基质供应压力大

按现有规模发展工厂化育秧,推广应用大规模机械化育秧,每年需要消耗相当大量的育秧基质,这会产生较大的供应压力。要解决育秧基质这一问题,需要多个部门或跨区域多方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育秧成本会有所增加。

(二)育秧受气候、农田等多方面自然因素限制,规模推广较难

由于气候及种植习惯的关系,育秧过程中有时出现播种不均匀、秧块尺寸不标准、秧苗素质不一、移栽秧龄难把握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和完善。在我市丘陵地区乡镇,大部分乡村田块布局比较零星、不集中、不连片,存在地势高低不平、呈不规则形分布等问题,机械化作业环境先天不足,要想大规模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育秧技术农艺较为复杂,农民学习难度较大

机械化插秧要与秧苗培育技术、栽插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农艺技术相配套,对秧苗质量要求比较高,对一般的农耕人员而言,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一定的难度。如果秧苗培育不好的话,机械化插秧就难以完成。由于综合技术性较强,农民朋友只有在农艺专家、育秧能手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宣传,才能够熟练掌握好该项技术的操作应用。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技术操作难题,实施起来就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育秧技术和机插秧操作技术仍然还需要大力宣传推广和培训。

(四)政策制约,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机农艺融合水平低

受政策的制约,现阶段农村所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部分农户为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承包价格逐年增长,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机与农艺融合水平低。

三、发展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对策及建议

为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市客观存在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相对落后的现状,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水稻传统栽培技术,并着重解决和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技术规范,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通过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株距、施肥和植保、收获、烘干等环节技术规范,通过宣传、示范、推广和培训,让农民掌握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条件。具体来说,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抓住政策机遇,完善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技术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狠抓国家相关惠农政策机遇,完善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技术体系,注重水稻生产各环节,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因地制宜确定水稻机械化作业技术路径和适宜机型。在农艺方面,应加快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水稻品种,制订完善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技术体系。在农机方面,加快研发适合农艺要求的现代农机装备,增加插秧机行距、株距及侧深施肥等调节机构。与此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开展水稻机插秧、植保、收获、烘干等作业补贴,大力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挖掘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增产的潜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以育插秧为重点,完善区域性育秧、插秧、收获作业规范。在丘陵双季稻区域,应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采用耕作、育秧、插秧、收或不同阶段灵活多样机具选型的方法,有效达到农艺技术适应农机作业要求、农机化技术适应水稻高产高效的目标要求,完善农机农艺技术有效融合和有效集成。

(二)建立健全示范基地,开展农机农艺技术协作与培训

广泛开展农机农艺技术培训,建立水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立示范推广基地,有针对性地示范和推广适于本地作业的农机农艺结合紧密的机型。加大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的建设和投入力度,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体方式,着力推进水稻育、插、植保等薄弱环节生产机械化。

发展工厂化育秧及简易大棚育秧模式,全力打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品牌。通过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组织开展现场操作技术演示等形式,开展协作与培训交流,让广大农民朋友近距离地了解和掌握技术特点和优势,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民坚定对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加强各级农业、农机、科技等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注重农机与农艺技术的融合。免费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传授实用的新型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着力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自觉性、科学性,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重点加强对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致富能手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突出培训重点,注重加强对育秧和机插操作环节的培训和技术指导,让他们尽快了解熟练掌握好该项技术。同时,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定期邀请农艺专家、育秧能手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理论讲座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分期分批组织乡村农民朋友免费参加技术培训,稳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三)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对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应用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提升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示范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落实好专项农技、农机推广工作经费、配齐配强农技、农机专业科技推广人员、建立和健全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对水稻育插秧作业面积给予适当补贴,从而确保该项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合作社和农业公司投资兴建工厂化育秧(或简易大棚育秧)设施,采取“集中播种,分散炼秧(在早造可选用无纺布育秧)”等模式,逐步形成商品化供秧模式。这样的做法,可以逐步解决个人单户育秧劳动强度大、成本偏高、秧苗成活率偏低的问题。

结语

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农业、农机的技术推广部门,要应该加快形成和完善区域性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规范,以机械化育插秧、品种选择、播种规格、播种密度、插植规格等为重点。在土肥、植保、田间管理、茬口对接等多个环节,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集成配套,完善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

争取农业、科技、财政及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组织专业性强的农技、农机科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加大对该项技术优势、特点的宣传力度。抓好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举办现场作业演示会,加强对该项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技术的认可和掌握程度。邀请农艺专家、育插秧能手和农机技术人员到培训现场指导、讲解,大力推广和普及水稻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

总而言之,农机要与农艺相结合及与农艺的各个环节相配套。只有适应了当地的农艺要求,农业机械化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提高我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猜你喜欢

农艺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不一样的农机展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