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皮饮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
2019-04-11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生物学改变主要是皮肤、黏膜短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发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荨麻疹发病急骤,皮肤风团起消不定,常伴有明显的瘙痒。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反复发作时间超过6周,则为慢性荨麻疹[2]。该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3]。西医主要予以抗过敏及激素类药物治疗。虽然能够较快控制病情,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及副作用较大等不足。笔者在临床跟师期间,发现导师以多皮饮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较好,其中以表虚不固型荨麻疹疗效最为突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表虚不固型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1.6±15.2)岁,病程1~8年,平均(4.56±2.19)年;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9~66岁,平均(45.4±13.3)岁,病程1~9年,平均(4.86±2.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4]相关标准:临床表现为忽起忽消的风团且退后不留痕迹,伴或不伴瘙痒,且皮损反复发作6周以上,每周至少发作2次;体征可见皮肤划痕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瘾疹表虚不固证的诊断:风团反复发作、瘙痒,色淡,迁延日久,劳累或受风后发作或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68岁;③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且无其他系统疾病者;④治疗前2周无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类药物及抗组胺药物用药史;⑤经知情同意者。
1.3.2 排除标准 ①不能服用中药及对试验药物过敏者;②<18岁或>68岁者;③特殊职业患者,如高空作业者、汽车司机、机床加工工人等;④现在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者;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
1.4 方法 对照组予以咪唑斯汀缓释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30111)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试验组予以多皮饮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用:黄芪20 g,炒白术10 g,防风10 g,蝉蜕10 g,牡丹皮10 g,白鲜皮15 g,徐长卿15 g,刺蒺藜10 g,茯苓皮15 g,桑白皮15 g,大腹皮15 g,地骨皮15 g,陈皮10 g。瘙痒甚者加僵蚕10 g。每日1剂,每次煎取汤液约200 mL,早晚2次餐后半小时温服,两组治疗8周后评估治疗效果。治疗结束12周后电话随访。两组均禁食鱼虾海鲜、辛辣刺激之品和发物。
1.5 治疗指标及疗效判定
1.5.1 治疗指标 依据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评定。其中包括荨麻疹的2个核心症状(风团和瘙痒)[6]。见表1。
表1 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
1.5.2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有效指数:(治疗前UAS评分-治疗后UAS评分)/治疗前UAS评分 ×100%。治愈:核心症状消散,其余症状总体消退,有效指数≥90%;显效:核心症状显著好转,60%≤有效指数<90%;好转:核心症状稍减轻,20%≤有效指数<60%;无效:核心症状未见好转,有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好转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U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均能有效降低UAS评分,且试验组疗效更佳。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AS评分比较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疗程内均无不良反应,治疗8周末,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结束12周内,对两组痊愈患者进行随访,试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11.1%;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荨麻疹属中医之“瘾疹”,又称“蓓蕾”、“鬼风疙瘩”[8]。传统中医认为荨麻疹多由风邪致病,风为百病之长,易与他邪相合。风邪与寒热之邪相搏结,客于肌腠之间,“则起风骚痒疹”。其反复发作与病者素体禀赋不足、气血虚弱、肌肤腠理不固,而致风邪外袭密切相关。表虚不固之人,表虚则失其“卫外而为固”之功,以肌腠不固,玄府多开,则风与寒热之邪易于侵袭,而发为瘾疹。其证属脾虚肺卫失固,治宜益气补脾、祛风止痒,临床多选用玉屏风散。玉屏风散以黄芪为君在补益肺脾的同时兼以固表,臣以白术更助固表之功,防风为佐,善祛在表之风邪,更助芪术益气之功,三药同用,补中寓散,使固表之功益甚,表固则邪无以干。然临床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表虚不固患者脾虚的同时常夹杂湿邪为患,故选用多皮饮以增强健脾利湿、止痒透疹之功。多皮饮是国医大师赵炳南由五皮饮加减而成,五皮饮总属健脾渗湿之剂,为治肺脾气滞,湿溢肌肤之皮水的经典方,其组方主以理气健脾为主,而泻泛溢肌表之水湿。多皮饮在理气健脾的基础上,取诸皮药善行皮间之功,加用冬瓜皮、扁豆皮而代陈皮以加强利湿健脾之功,取白鲜皮、槿皮祛在表之风邪,地骨皮、牡丹皮凉血和血以消在表之皮疹,同时改生姜皮为干姜皮温中固表,全方总达健脾除湿、祛风消疹之效,临床多与他方同用治疗慢性荨麻疹[9]。
导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加减诸药,选健脾利湿之茯苓皮、大腹皮,取凉血消疹之丹皮、地骨皮,白鲜皮祛风利湿,桑白皮肃降肺热,另加陈皮、刺蒺藜以增强健脾除湿之功,以达固内而卫外之功;蝉蜕、牛蒡子疏表透疹,以解表邪。内外兼治,总达健脾益肺固表祛风之功。对照组药物咪唑斯汀缓释片作为新型长效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及抗炎作用,相关临床试验证明对于患者来说咪唑斯汀具更好的耐受性且不良反应较小[10]。经研究显示[11],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上,其双重抗过敏机制较其他抗过敏药能够起到更加强效、持久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在临床疗效和复发率上,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多皮饮合玉屏风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较单纯西药更有效持久。由于时间及条件限制,本研究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多皮饮合玉屏风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但存在样本量小等不足,其更为确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有待于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