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焦山

2019-04-11陈国俊

银潮 2019年4期
关键词:山门芫荽摩崖

文>>>陈国俊

冬天的一日,阳光温煦,夫人提议今儿去走一趟焦山。

环抱焦山的湖似乎瘦了些,湖水褪去了微黄,透出了青碧。湖微漪,山苍黛,焦山上的樟树、松柏,还有翠竹和桂木,百年的银杏、枫杨和参天的法桐,株株葱茏。

进了山门,我们习惯性地沿着岛堤向东走去。踩着阳光,聆着鸟鸣,不觉已行至山后。看着蜿蜒而上的山阶,虽然腿僵膝软,我还是忍不住想爬上去。夫人平常都视爬山如畏途,常常谆谆劝我“(膝盖)省着点用”。这次,夫人兴致好,愉快地答应,我们二人携手爬山。

夫人终年忙碌,此刻缓步上山,左顾右盼,也在享受这登高望远的情趣。走到山腰,在叶落枝枯的山林间,一丛一丛的野芫荽谦卑地匍匐在那些落木的脚下。夫人好奇,忍不住俯身去端详了一阵。她轻轻掐下一瓣,细细地嗅着,看她的神情,一定是回想起儿时摘野菜的光景了。

山顶的万佛塔中,一群人正在转塔。远处,大江如练,百舸如丸,其静若画。汽笛的微鸣断续传响,似在画外。唐朝时,这焦山还是江海交汇之地,古人曾登山吟诗:东望海漫漫,扶桑涌一丸。万佛塔南北两边的门墙上,分别有“中流砥柱”“海不扬波”的遒劲古墨,将江海气象和古城世道尽揽其中。一代高僧茗山赞其书义:“……意含中国代有圣人,风平浪静,国泰民安,其意义极为深邃。”

年纪渐老,就如那远观的江舟,缓缓地行,偶尔地鸣,留下淡淡的影;又如这林间的野芫荽,静静地沐暖阳经寒霜,花尽树枯也能低调光鲜、自得其乐。卸下名利枷锁,抛却精神桎梏,无所争持,不再执念,从容淡定随着时光轻松而往,这就是年老的好啊!

边走边想,不觉渐至山下。山西南麓的摩崖石刻中凝固着一个历史的瞬间:900多年前的一个雪天,时任镇江通判的大诗人陆游携友登焦山,“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一时间国仇家恨涌上心头,一番痛饮,“慨然尽醉”!

现如今,整修加固的水泥护框,使这摩崖石刻减损了一些苍凉厚重,换来了安全与久远。

面南的山坡下,有一圈餐风宿露的佛像僧雕,“华藏法界”已然落成迎宾,弘佛扬善的浮雕也在连廊中延展,老寺院添了不少新物事。原来书有“海不扬波”的山门还在,只是被冷落一旁,墙门颓圮,几无人知了。

时近中午,阳光慢慢明媚起来。草坪上的儿童在追逐戏耍;小河中,游舟在清波里荡漾。苍山近,碧水远,蓝天如洗,佛地庄严,钟声还在清越悠长地回荡……

猜你喜欢

山门芫荽摩崖
西狭颂摩崖石刻
“资深配角”芫荽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可爱的
南北方道教建筑山门艺术形态比较刍议
“资深配角”芫荽
摩崖造像
“资深配角”芫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