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9-04-10张莹璐
摘 要: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数量上有所提升,同时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上也总结出自身特有的方法。和公办院校有所区别,民办高校的行政体制有着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变成民办高校行政人员以及教育机构所讨论的热点。本文就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增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2-01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162
改革开放后,民办高校从高等教育的补充,逐渐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过程可以说是十分艰辛。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教学科研的发展,然而发挥支撑作用的行政管理则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影响高校的良好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方法,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一、当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重教学轻行政,致使行政人员缺乏对自我工作价值的正确认识
长时间以来,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均重视教学质量而忽视了行政管理。在民办高校中,诸多人都觉得任课教师的地位高于行政人员,甚至在部分行政人员看来也是如此。而大家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高校在政策上一直都更侧重于教学。任课教师的工作天数少于行政人员,假期多于行政人员,科研津贴各种涨工资的系数高于行政人员,而在高校的规章制度上,行政人员受限最多。久而久之,行政人员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只是机械的上传下达和简单的抄写。
(二)行政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规章制度缺失
有些情况下,高校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者关系会失衡。改革更侧重于研究教学和创新教学方法,而行政管理则被忽略。所以,行政管理未有先进的规章制度,存在较大漏洞,上下级之间的交流沟通受阻,部门之间互相不干涉,遇到事情不能主动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进而难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三)行政机构设置臃肿,职责分工不清
在我国经济体制模式下,有些民办高校在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盲目效仿政府机关的设施,根本没有结合学校实际需求,进而导致职能的重叠和机构的庞杂。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不仅致使工作效率降低,同时也造成了学校物力和人力的浪费。
过多的管理职能部门,由于职能幅度不大,最终造成由多个部门同时决定一件事情的现象。各部门互不干涉,遇事便像“踢皮球”一般相互推卸责任。执行部门人员不足,但却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什么事情都管以及机械、盲目地服从,导致工作的反复性和重复性,使得行政工作的工作效率极大降低。
(四)行政人员素质水平欠缺
有些民办高校的领导人员不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对行政人员的要求也就不高,从而导致大部分人员并未接受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便进入工作岗位。还有一些行政管理人员由于现代知识摄取较少以及所学专业与当前的岗位不符,所以便只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开展工作。同时民办高校资金运转难度较大,学校行政人员的在职学习和培训机会减少,导致行政人员不能最大化地学习外界新知识,缺少创新意识和经营理念,进而也影响了行政管理效率。
二、新时代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在进一步强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行政管理工作对教研和教学工作的服务功能,以及行政管理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了解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对行政管理工作予以重视,才能够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机制和制度,科学规划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从整体上对行政人员的职业素质做出规范,最终提高行政管理队伍待遇。使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得到增强,从而打造一支服务主动、责任心强、效率高、业务精的行政管理队伍。
其次,改变行政管理人员的落后观念和错误认识,把全新的管理理念树立起来后,还应改革和落实管理制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学校高效率运行的前提,在学校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等重大事务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二)合理设置机构,不断完善和改革行政管理以及规章制度
行政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高校行政组织机构设置的直接影响。而在对民办高校行政组织机构进行设置时,需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科学性与整体性原则。同时把各部门需承担的任务与责任考虑到,对机构予以精简或者对其做出合理设置。严格遵循高效、精干的原则,对一些不重要的组织机构,应果断裁减,以免发生因人设岗的现象,保证所得利益的最大化,且投入最少。
與此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民办高校发展需求,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制度,将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与管理法规构建起来,使各行政机构之间除了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外,还可互相监督与制约。此外,民办高校应借助对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用扁平的、权力下放式的管理模式代替以往的垂直的、权力集中式的管理模式。
(三)尽量提高行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行政人员的归属感主要从待遇中来,在员工的薪酬福利上得以体现。住宿、衣物和食物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需要工资和福利的支持。尽管归属感最终体现为情感依恋和融合,但离不开物质的基础。行政人员对高校同样如此,若是薪资待遇差,那么他们就难以对工作单位产生归属感。薪资是最能将员工感情体现出来的,是对员工最直接的回报,只要可以使其基本要求得到有效满足,确保其物质生活条件,就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高校对收益进行精心设计也是尊重和关注行政人员的表现,这有利于行政人员充分感受归属感。
(四)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高校管理的标准越来越高。在工作中,只有将科学手段掌握好,才可以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运用新技术,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简化管理流程并促进实效性的提高。在办公系统中应用局域网和互联网,有助于共享信息,从而促使管理现代化的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可以促进办事效率和行政沟通能力的提高。尽管应用科技手段会使学校的开支增多,但能够将行政管理的快捷性和准确性提高。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而且能实现管理成本的降低。因为现阶段高校行政教育工作速度快、工作量大,因此要确保办公环境的最优化,而运用现代化手段办公,可以促进管理效力以及沟通能力的提高。所以,民办高校要对教育工作环境进行有效改善,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使工作的现代化和自动化顺利实现。
(五)创造条件,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因为行政管理人员在行政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所以行政效率的高低与行政人员各方面素质(修养、能力、观念、思想等)有很大关系。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岗位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比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培训制度,有效地对所有管理人员展开职业化、技术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教育培训,彼此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大家的管理素质和知识理论;培养行政人员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将一些新的方法途径引入学校行政管理中;对于部分具有较大潜力的管理干部,可支持其出国深造,以让学校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也可运用相应的奖惩机制,让行政人员主动参与到管理中,最终大幅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还有诸多问题存在,但为了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保持同步,提高我国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需要我们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财力,使我国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贺男,史小花.我国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
[2]李昕,王京.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3]赵霞.浅析提升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4).
[4]廖江.浅谈提升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及开展途径[J].才智,2017(13).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张莹璐(1982.9— ),女,汉族,广东广州人,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中西文化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