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心、童趣、童话中的启蒙讲读

2019-04-10唐燕

学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童话故事选材环境

唐燕

摘 要:鉴于幼儿对童话故事的浓厚兴趣,幼儿教师通常把童话故事讲读活动作为园本教育的重要手段。为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幼儿教师不仅应在童话故事选材方面让幼儿自主选择,而且应注重讲读环境的创设,尤其是发挥家园合作的优势,还应不断丰富童话故事讲读的形式,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童话故事讲读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自信心与成就感。

关键词:童话故事;讲读;选材;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2-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161

心理學家的研究发现,3~6岁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而幼儿阶段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的语言发展目标中指出“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其教育建议是“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书,讲故事”[1]。由此可见童话故事为依托的讲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刚进入小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常常会有幼儿会因为想念父母而产生情绪上的哭闹,为了安抚幼儿的情绪,教师准备了大量童话故事,讲读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哭闹的幼儿也慢慢安静了下来,注意力转移到倾听童话故事中,可见幼儿对童话故事有着很大的兴趣,童话故事启蒙讲读思路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尊重幼儿的童话故事选材

小班幼儿阅读经验少,理解能力弱,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中提出“教学的内容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过于超前,幼儿不能接受,过于滞后,又会失去教育的意义。”[2]以往的故事选材是教师自行选材,考虑到的是:我们要给幼儿什么样的故事,通过故事要让幼儿得到什么样的“营养”,而忽略了幼儿到底喜欢、想要什么样的故事,忽略了幼儿的真实想法,他们是被动的,因此在故事选材上我们首先可以发放通知,以短信通知的形式告知家长和幼儿一起选择感兴趣的故事书带到幼儿园。其次布置“妈妈宝宝好书推荐”角,通过这个平台让其他幼儿和家长了解到更多优秀的故事书。最后可以将故事绘本进行筛选并根据幼儿投票结果开展讲读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幼儿自己选择读故事,并投票,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故事书,要读什么样的故事书,这样的想法就更真实,更迫切,教师便可以顺应幼儿的需要,为之后的讲读活动做好铺垫。

二、启蒙讲读环境创设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乐趣、情绪、专心度有着极大的关系[3]。所以创设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班级讲读环境的创设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的发展都是来源于这两个场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为了营造一个宽松愉快、敢说、想说、会说的阅读氛围,我们可以和家长一同讨论如何规划教室里的图书区,因为幼儿第一个阅读环境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小卧室、小书房,那我们就可以模仿家庭的布置,为幼儿营造一个家庭式阅读氛围,教室也可添置懒人小沙发、和随处可见的阅读小书架,当幼儿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时,阅读的兴趣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玩模仿游戏,在玩游戏时会出现许多阅读的情节。比如,过家家游戏中,有的“妈妈”抱着小娃娃,手里还拿着图书像是给娃娃讲故事,有的“爸爸”吃早餐时,一边喝着牛奶一边看书;有的孩子会把喜欢的故事书放在“宝宝”的小床边上,就像他们在家会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床边一样。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幼儿阅读形式,如可以在区角里投放小音箱,供幼儿听故事录音,这样在经过反复多次的听故事录音之后,幼儿在听故事中的模仿能力也加强了。

在班级讲读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家长资源的利用,不仅营造了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而且幼儿的游戏情节也会更丰富,他们会把生活中有关阅读的情景投射到游戏中,使得游戏更加生动。

(二)家庭讲读环境的创设

家庭中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的数量、种类、场所环境可以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请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家中为自己创设一个图书小天地,布置后可以把家中的“图书小天地”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的照片带到幼儿园中和其他伙伴分享,秀一秀自己的小书柜。

在家庭讲读环境的创设中,因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存在差异,有部分家长还未能有这方面的意识,家中幼儿的阅读氛围不明显,阅读机会也较少,因此我们教师还要进一步宣教,提高家长重视幼儿阅读的意识,或者可以开一个家长沙龙,请这方面做得出色的家庭、家长代表来交流经验,通过实例,让家长真切了解一个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能给幼儿带来那些好处。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不仅可以增加幼儿阅读兴趣,还可以拉近亲子的感情。

三、开展丰富多样化的讲读形式

(一)教师讲述故事

故事的选择与幼儿的发展及年龄的关系非常紧密,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选择作品。针对3~4岁的小班幼儿,应该选择内容单纯、情节简单、形象生动的故事。教师讲述的故事可以由之前的自己选材到根据幼儿兴趣需要选材,这样更尊重幼儿的想法,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也更能观察到幼儿对心仪故事的渴望,不仅如此,在讲读幼儿喜欢的故事时,我们也要捕捉幼儿更真实的情感,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为以后的讲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做预热。我们可以通过贴小红花的投票方式,了解幼儿对故事书籍的喜爱程度。

(二)借助多媒体看、听故事

小班幼儿年龄小,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多媒体技术以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看、听故事的兴趣。除了教师讲述故事之外,在和幼儿的交谈中,讲读形式也可以有新花样:如可以利用午睡时间,听赏电脑里的故事,还可以利用童话时间看一看电视机里的小故事。利用这样的多媒体形式一下子就可以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让故事角色更生动形象,幼儿更感兴趣,但是教师在借助多媒体看听故事的同时应该把握好时间的度,在看完故事之后可以对故事进行有效提问以及小结。

(三)幼儿讲述初尝试

幼儿讲故事是展现幼儿语言表达、自信心的时刻,而学习讲故事的过程却是稳固师幼、亲子关系的重要阶段。幼儿学习讲故事都是先从听故事开始的,当父母或教师把故事讲给幼儿听、提问幼儿,指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时候,都能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動,增进情感交流,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了解幼儿。在教师讲述和利用多媒体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幼儿会对故事中一些有趣的对话及动作产生的表现的欲望,在自由阅读中会一边点着图片,一边模仿故事中小动物的动作。我们可以根据幼儿这一兴趣点让个别幼儿尝试讲述故事,有了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的先例,也会激起其他幼儿的表现欲,很多幼儿也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但又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部分幼儿表达了自己讲故事的意愿后却不敢在集体面前讲出来,我们可以用录制故事小视频的方法来引发了一些内向的想表现又不敢表现的幼儿的表现欲,为他们创设了表现自己的“小舞台”。

这样在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根据他们在活动中的即兴表现萌发的形式更加丰富了、多样了,趣味性也增强了,不仅提高了家长参与度,也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这些讲读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而且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有了初步地提高。在活动中,幼儿是真正参与的主人,活动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产生了成就感和愉悦感,我想这正是童心回归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王洁.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内容选材[J]. 考试周刊, 2014(5):188.

[3]马丽娜.创设良好家庭氛围,让幼儿爱上阅读[J].基础教育论坛, 2015(4):44.

[责任编辑 薛晓静]

猜你喜欢

童话故事选材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让童话浸润童心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