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用好比喻

2019-04-10顾学

课外语文·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造议论文比喻

顾学

【摘要】比喻是一种最普通而又最实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议论文最基本的一种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感知及赏析比喻的美,达到对比喻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创造比喻句,能够灵活而又准确地运用比喻句,并通过拓展和延伸,将其运用在整篇作文之中。

【关键词】比喻;赏析;创造;运用;议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也被运用于文学家的作品里。比喻是让读者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它能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句文采斐 然。比喻的这些特性,非常适合应用在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用以阐明观点、主题,增添文章的艺术性。另外,从实用角度来讲,多用几个比喻,也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字数量,免得学生写作到瓶颈处无话可说。本文就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议论文中灵活运用比喻手法做简单的论述。

一、感知并赏析比喻的美妙

虽然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但是学生想要在作文中展现它的美妙,则首先要去感受它的美,懂得它为何美,之后才能激发创作比喻的兴趣。由爱到用,是一个积累到迸发的过 程,也是一个由量到质的飞跃过程。

(一)感知课外经典的比喻之美

上自《诗三百》之比兴,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下至钱钟书的《围城》、鲁迅的杂文,我国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彰显着比喻的艺术之美。例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六国论》中的“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围城》中的“科学家像酒,愈老愈珍贵”,《不满》中的“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教师可以摘取经典作品中的精彩的比喻句给学生,让学生徜徉于优美的修辞里,享受大师文字的熏陶。同时要求学生摘抄下来,通过背诵方式加以积累,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境界。唯有喜欢,学生才会去模仿,去运用。

(二)赏析课本优秀的比喻之巧

当然,我们在教学中,更应把握住课本中出现的美好的比喻,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其中蕴含的精彩。绝对不能走马观花,要做到深入探究,享受花与果实,同时还要明白其如何做到美丽与甘甜的。比如《荷塘月色》里的比喻: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出浴”且不说,那为何要将荷花比喻成“美人”呢?因为与文中的“舞女、清香、风致、歌声”相呼应,既有美感,又使文章富有统一性和完整性。这样的分析跳出了传统教科书中关于比喻形象性的浅析论述,更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再比如《六国论》中的“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时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抱薪救火已然使人明了,何苦要加上后六个字呢?是画蛇添足还是锦上添花呢?“薪尽”则地尽,“火灭”亦国亡,可见这是妙笔生花,比喻的运用增强了形象感,说理更透彻更有力,这是一种典型的“比喻”的延展,这种艺术手法更适合高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这种方式方法,既分析了课文亮点,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兼而获得了写作的能 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作恰当优美的比喻句

为达到学生主动创作比喻的目的,可以采取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打破羞涩与胆怯的栅栏,增强“用好比喻句,文章更精彩”的写作意识。由一个句子到一个语段,再到整篇文章,把比喻逐渐深入到议论文中。

(一)为主题造一个优美的比喻

议论文的核心是论点。基于此,教师可以找来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让学生就此而造一个比喻句。选择主题词要多角度多方面,先从大方向入手,然后细化具体。大的方向如道德修养、情感世界、哲理、规范、环境、社会热点等,细化则直接把“诚信”“母爱”“责任”“青春”等词语抛给学生,让他们将这些词语作为本体进行打比方。例如:诚信是清明时节的雨总会不期而至;爱是三月的春风;责任是父亲肩头的扁担;母爱是孟郊的《慈母吟》。喻体的范围可从自然现象中寻找,这样更具形象性和美感;也可以从社会现象中去发掘;还可以从中西方文化中去提取。教师除了对学生的比喻句进行评点改进外,还可以把学生中精彩的句子展示出来,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效果。

(二)指导优化学生创作的比喻

最初学生有些比喻会不恰当或是很幼稚,有些会过于俗旧,这些要通过教师不断地指导而做到求准、求新。但是如何做到富有艺术之美,更适合运用于议论文中,以便更好地为整篇文章服务,还需经过师生更多的研讨与实践。比如这句“诚信是清明时节的雨总会不期而至”,虽新而准,但是还不够优美。可以修改为:诚信是清明时节的雨,每年的那几天,都如梦如烟地洒向人间。还有:爱是三月的春风——爱是三月的春风,轻柔地抚慰出一片绿意。通过加入修饰语、拓展画面等方式,将原有的比喻境界变得更广更美,读起来更富有节奏感。另外,还要在本体和喻体间加入一些重要的补充,构建逻辑桥梁,使得比喻不唐突,富有深度和意蕴。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每一个比喻句形成之后,都要不断地叩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来比喻?理由何在?是否还要在喻体上下一番功夫?以“责任是父亲肩头的扁担”为例,要在责任和扁担之间补充内容,使得二者联系更有逻辑。可写成:责任是父亲肩头的扁担,一头挑起家里的柴米油盐,一头挑起了我的求学梦。两个补充一下子就深化了扁担的内涵。

三、在作文中合理安排比喻

比喻句是构成作文的一个因子,是八百字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如何让这朵花把春天点缀得更美,还需科学合理地设计,通篇考虑,在内容和结构上同时下功夫,做到统领文意,前后呼应,让这味调料渗透到全盘大餐中。

(一)让比喻引领文意前行

写作时,首先将论点或分论点用比喻句的形式表述出来,然后拓宽或深化比喻的内涵,以喻体为起点和线索,一路地写下去,这其中比较经典的例文是《拿来主义》中的关于大宅子的比喻论证。作者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通过对喻体的拓展,延伸出三种对待方式——害怕继承、盲目排斥、崇洋媚外,由此而顺理成章地得出观点——实行拿来主义。由一个大宅子演绎出227个字,生动形象,可见比喻的优势。教师可以以此为范例,与学生赏析琢磨,进而尝试学习。如上文所述“责任”的例子,将责任的内涵分为承担家庭日常生活和供子女读书两方面,这样就有了两条行文线索,写起来就更加清晰方便了。教师指导学生不要把喻体写“死”,要让喻体作为一粒种子生根发芽。把比喻分三步走:先将论点找到一个恰当的喻体,然后把喻体根据本体的特点分出两个或以上并列的方面,最后沿着这几方面写我们该如何面对。比如“困难是眼前的高山”:困難在高山这里的体现就是“高”“险”,人们面对“高”如何怕苦怕累,面对“险”如何畏葸不前。如此下去,八个字的比喻句就变得丰富厚重了。

(二)做好比喻的前后呼应

文章境界力求“风头、猪肚、豹尾”,前文所列举的比喻从文采和内涵上正好符合这三个标准。如果能够在一篇议论文中将一个比喻做到前后呼应,用形象具体的描写替代枯燥乏味的说教,则能够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内容更精彩。前后比喻切忌雷同,虽出自一体,但要具有承接性,最好是开篇的略长,而结尾处短而有力。比如开篇写“诚信是清明时节的雨总会不期而至……”,结尾依据清明雨的特点来扣题:清明时至,水绿山青,人间将再次欣赏“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美景了。文章前后呼应,又不显重复,还具有美感。前后呼应是学生喜欢用的一种手法,教师可以经常性引导学生做到“习惯用、用得好”。最好是后面还可以留下继续创作的空间以防篇幅不够,如“梨花一枝春带雨”可以续上:正如明皇与贵妃的爱,承诺了,就是永生永世。

作文属于艺术品,需要认真打磨;培养学生写作文是一项工程,也需要上下求索。优美的比喻不会从天而降,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练习,而将比喻和论点完美结合,将比喻论证在议论文中灵活地运用,更需要教师认真地指导以及学生辛苦地创作。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创造议论文比喻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