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翻转课堂理论下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2019-04-10宋细平

课外语文·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中学语文翻转课堂

宋细平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多把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运用到语文课堂中来,翻转课堂理论下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其独特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孩子们营造阅读诗歌的氛围,给予孩子们审美的熏陶,激发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调动孩子们学习诗歌的热情和激情。通过相关图片、视频和音乐的插入,避免了用单调枯燥的文字进行讲解,不仅能传递更丰富、更生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也利于学生的记忆持久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翻转课堂理论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诗歌进行鉴赏以及对诗歌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它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烦琐讲解诗人生平简历以及诗歌的基础阅读,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完成过程、方法、目标以及培养正确、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高效地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知识的内化吸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下笔者分别从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各举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教学一例,分别进行研究。

一、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以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为例

1.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下载刘禹锡的个人资料及创作背景,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到《秋词》(二首)是刘禹锡在革新失败被贬后的严重打击下所作,更能理解诗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2.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1)微课《秋词》(其一)重点是:①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②理解诗歌中的“排”。理解“排”的作用,分为两步走。一是联系生活来看“排”;二是根据语境来看“排”。

(2)朗读诗歌,体会感情。配以诗画乐一起出现,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视听盛宴,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悟力,加进一个《秋词》的书法场面,流动的书法流动着龙虎精神,而龙虎的精神主要是通过“排云上”表现出来的,引出对“排”字的理解。

(3)要理解“排”字的字典义,从基本义中去拓展延伸。  “排”的意思是“推开”“挤开”,其力度就是通过“推开阻碍”来显示的。首先,播“排石”视频,在激流中,江水排石,石分两半,突破石的阻碍,显示排的伟大力量。其次,播“排水”视频,在大海中,潜艇排水,水分两半,其力量令人惊叹。再次,播“排空”视频,而最接近“晴空一鹤排云上”情形的,是飞机的“排云而上”。虽然空气的阻力看不到,但从飞机昂扬的姿态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破空之力、昂扬之气了。最后,播“排云”视频。

(4)教师总结方法。“排”,写出了鹤以昂扬之态,冲破秋天的肃杀氛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要像鹤一样做一个不屈志士、勇于奋斗的豪情。教会学生方法理解“排”的意思,先要从基本义“推开”入手,从推开中体会到一种“破除阻力”的延伸意思,然后再联系生活经验,联系诗境,就理解了“排”的作用了。同时,要琢磨体会“春”字,一个“春”字传导的是朝气和阳光,充满生机与活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恰到好处地放射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尾句,“引”字不仅有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有矢志不渝的傲骨和豪迈乐观的情怀,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3.教师在线布置作业,课堂延伸。提问1:“控沧江,排青嶂”的一句中诗人看到的“排青嶂”是怎样的景象?提问2:诗人李峤抬头望天空,写下了《咏雁》诗。诗云“排云结阵行”,诗人看到的“排云结阵行”是怎样的景象?

二、现代诗歌鉴赏教学——以光未然的《黄河颂》为例

1.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下载光未然的个人资料及创作背景。本文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部。

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和风光旖旎的山河,英勇抗敌和视死如归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与不屈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2.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从诵读中体会到这种宏伟的气势和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以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微课《黄河颂》的学习重点是学习黄河颂中的反复手法。

首先播放黄河壶口瀑布(最具代表性)视频,然后播发配乐朗诵,提出诗歌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引出“反復”这种修辞手法。“反复”是一种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一般可分“间隔反复”和“连续反复”。前者是在反复出现的语句中间隔着一些语句或段落,后者则是让相同的语句在文中重复出现,中间没有其他词语的间隔。课文中的“啊!黄河 ”就属于间隔反复。诗歌中还有一处反复,就是结尾,连续两句相同的句子:“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就属于连续反复了。这里反复的作用则重在内容和情感上了,反复赞美黄河的伟大坚强,也是强调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 保卫中国。所以,连续反复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内容,强化情感。

诗人开篇就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这是诗人抒情之需,直接揭示黄河形象和它所呈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点明“歌颂黄河”这一主题。之后是“望”中所见,描绘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流宛转”、浩浩荡荡的开阔气势。接着分三个层次赞颂黄河:首先,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其次,赞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再次,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地域宽广,泽及众生,并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3.教师在线布置作业,课堂延伸。对比阅读(1)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诗的开头: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这里的反复有何作用呢?对比阅读(2)戴望舒的《雨巷》诗歌第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最后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里的反复的作用是什么?

4.教师解疑,反复的作用结构。增强层次感和节奏感,内容:强调了……的内在情感,强化了……的感情。而结构上的作用往往是间隔反复才具备,内容和情感上的作用则是两种反复都具备的。

当然,翻转理论下的语文诗歌鉴赏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归纳如下:一是翻转课堂主要是借助网络学习,学生和老师面对面的课堂时间减少了,而语文学习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感性的交流,特别是诗歌鉴赏,会因此失去许多思想的火花,语文课少了语文味和诗意美;二是微课都是许多零碎的知识点,比较散,学生自己零碎地掌握学科知识点的学习称为“碎片化”学习,得不到完整性和系统化;三是不是所有的学生在翻转课堂下都能进行诗歌鉴赏,有些后进生还是需要借助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自觉性也不是都能保障。以上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下得到解决。

翻转课堂理论下的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其独特之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阅读诗歌、赏析诗歌的氛围,给予学生审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方红.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中学语文翻转课堂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