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译林七年级英语教材的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分析
2019-04-10范甜甜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薄弱的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从七年级学生的教材分析入手,并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很少从教师那里学到一些英语文化知识。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如何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材;七年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2-005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43
《全日制普通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外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及时引入相关的文化知识,适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七年级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Integrated Skills和Task部分显示了文化的内容。本文将从译林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入手,探讨现代英语教学中通过教材培养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际是指母语者和非母语者之间的交流。在交际中,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这样可能会对对方的话做出不准确的推断,从而导致冲突和失败。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交际双方不能进入相同的文化背景,那么它们就容易造成交际的失败。如果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会出现语用失误,他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他的交际失误不会归因于缺乏语言能力,而是归因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二、现代中学教育中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词汇解释和语法训练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它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隐患。许多学生英语成绩优异,语调正确,语法运用得当,但在实际的英语交际中却经常犯这种“文化错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取得高分,但是对道歉、告别、打电话、庆祝节日等情况关注不够,对英美各国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时间观等文化观念也不理解。
三、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非语言交际、超越语言的交际能力。以下从三个方面讨论。
(一)词汇方面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词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在学习颜色词时,英汉颜色词的内涵意义不同,而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一些例子来探讨汉语颜色词的基本含义,以激发学生学习颜色词的兴趣。在汉语中,当我们想表达羡慕某个人比自己好,它可以用“眼睛红”来表达。在英语中,它是用“green eye”表达的。又比如,中国的红茶在英语中叫“black tea”,这也是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再如英语中的头对应于“head”,在《朗文词典》中,“头”一词指的是身体的上部,这与汉语中“头”的意思非常相似。头还可以作为英语口语的领导者,在汉语中我们也常用“头儿”称呼自己的领导。
(二)日常交际方面
在教材中,有很多问候方式。“Nice to meet you!”“Nice to see you!” 等等,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他们使用的对象,以及他们使用的时间和空间意义。例如,模拟这种情况:当出国时遇见了一位老同学,问候语可以用:“嗨,玛丽!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如果学生用“很高兴见到你!”这是不恰当的。如果我们学习天气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天气是英国话题的开端。此外,在初中教材中还包含问候、询问、感谢、打电话、庆祝节日等不同于我们中国人表达的情形。例如,在译林英语七年级一书中,道歉用“Excuse me”, “Sorry to trouble you”“Its my fault”“Please forgive me”。在中国,人们常为“对不起”“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等道歉。教师可以根据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化阐释。
(三)课外活动方面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进行具体的语言实践。例如在七年级的教材中,Lets celebrate!教材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不同国家的节日和庆祝方式。我认为在教这一单元时,可以采取一些小组合作。例如,A组喜欢美国文化,让A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美国人如何庆祝“万圣节”,并且可以使用海报、角色扮演、剧本等形式,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节日文化,而且对其他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四、结语
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直接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教学。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我们必须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将文化问题与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华,徐敏.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基于中学英语教材的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3(21).
[2]刘海波.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王国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2).
[4]姚艳梅.浅析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理论导刊,2004(9).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范甜甜(1994—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