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

2019-04-10柴守伟

学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深入,核心素养也被作为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发散人的思维,培养现代社会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探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2-004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40

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本质,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特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缺乏全面系统的训练,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深入分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有效的改进途径。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和科目繁多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学习成绩和考试排名尤为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旧采用以讲为主,课堂教学成为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牵着鼻子学习的状态。教师将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图形等重难点知识分析给学生,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还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二)学习兴趣低下

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复杂,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最终才能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真谛。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感到数学非常深奥复杂,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教学缺乏系统全面的思维训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明显不够重视,也缺乏系统全面的思维训练。新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要全面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没有为学生留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探讨与交流,教师将所有的教学重心都放在了数学规律的结果上,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将课堂学习主体归还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将课堂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为学生留有充分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性,开展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出来,与教师、同学、课本进行深刻的交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此外教师还要将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提高。例如,在教授《集合》时,教师要先将课堂学习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质疑,讨论交流,最后提出问题。

此外,教师还要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知识目标为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能力目标为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为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采用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乐趣。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知识的来源,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规律,運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进行小组成员的划分,将学习成绩好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交叉划分,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收获。

例如,教师在教授《椭圆》时,首先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回答圆的定义是什么?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形式?如何推导圆的标准方程?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如椭圆是怎么画出来的?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标准方程是什么?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如固定一条细绳的两端,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运动,在绘图板上会得出怎样的图形?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辨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娟.例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数学通报,2016(8).

[2]史宁中.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与教学实施[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5).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柴守伟(1978.9— ),汉族,甘肃会宁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