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故事,创设文言文教学情境

2019-04-10言丽花

课外语文·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情境文言文

【摘要】怎样教好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老师的困惑。故事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可以在课堂上被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心理,结合文本内容,巧妙利用故事来创设导入情境、活动情境、生活情境和写作情境,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故事;文言文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历久传诵的经典名篇。它们言简意赅,是中国文学中的优秀之作,学好它们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老师的困惑。正如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所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这几年,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故事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可以在课堂上被灵活运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針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利用故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深刻把握内容和主旨,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一、巧用故事,创设导入情境

一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往往会影响整节课的气氛。而文言文的背后,常常有生动丰富的故事。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学生对课文充满期待时,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创设导入情境,不仅可以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让他们迅速置身文本情境,为把握文意、主旨和情感奠定基础,可谓一石多鸟。

《陋室铭》作为传统名篇,通过描写恬静、雅致的“陋室”环境,抒写了作者高雅的志趣和安平乐道的情怀。如何让学生对作者、对文本有一个粗浅、快速的了解呢?笔者在课堂开始,就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做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的知县为难他,半年的时光,就让他搬了三次家,家也越搬越小。刘禹锡心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有了千古名篇《陋室铭》。这则故事实际上是对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的揭示,用此故事创设导入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迅速进入课文的情境,对理解作者和把握主旨都大有裨益。

又如短小经典的文言文《人琴俱亡》,主要讲述王子猷与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然而,子敬病卒,他的亲兄弟子猷居然“了不悲”“都不哭”,着实让人纳闷。子猷的这种表现,是和他本身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居丧无礼”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呢?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就讲述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作为导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感受人物的潇洒率真、任性放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趣的课堂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一个有趣、有料的课前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饱满的情绪,开启整堂语文课的学习,更好地领略文本情境,掌握文言文的内容,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用故事,创设活动情境

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仅可以作为导入,引出课文或新知,还能用来贯穿教学环节。巧用故事来创设活动情境,把文本转换成适宜的活动,让学生走入故事中去,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体会人物的悲欢离合,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文章内容,还能让课堂充满趣味。这里的故事就像是剧本,老师像是导演,而全体学生则是表演剧本的主体和演员。

如黄厚江老师在执教《黔之驴》时,就巧用故事创设活动情境,用来推进教学过程。他让学生说驴、说虎,根据课文内容,从三个不同角度讲故事,勾连了整个课堂。不仅如此,他还明确了讲故事的几点要求。比如语调应该适当夸张一点,可以突出形象特征,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要注意口语化,不仅仅是翻译;在不脱离原文、违背原文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想象、补充。就这样,黄老师带着学生,以轻松的方式走进了文本深处,不断地深度理解文义。他用精练的故事语言替代了乏味的字词翻译,用多个角度的变化叙述替代了简单的道理说教,用丰富的语文活动替代了教师的一言堂,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而又扎实有趣。

又如《两小儿辩日》,文章本身就是一则有趣的故事。如何让学生忘记文言文的枯燥单调,获得有趣的体验呢?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是这样尝试的: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好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并且面向全班同学表演。就这样,学生们艺术性地重现了“辩斗”的情境,不仅没有脱离文本语言,还巧妙地依据语言造势,演绎了文本故事。这里,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也让我们看到了两小儿的天真烂漫,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如果能注重增强文章的故事性,或者把课文的情节描述得生动曲折;或者把课文中的人物描述得有血有肉,就能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变腻烦为兴趣浓厚,变“苦差”为“美事”了。

三、巧用故事,创设写作情境

中学生害怕写作文,和他们生活环境单一、可供写作的素材太少有重要关系。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注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文言文常常蕴含丰富的故事,为何不充分利用这项丰盛的资源,为他们创设写作情境呢?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狼》,通过屠夫与狼的故事,描绘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以及屠夫机智勇敢、善于斗争的形象。在学习这篇文言文之后,笔者试图让学生转换角色,改写狼的故事。在吃透原文,洞彻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增加一些起陪衬作用的环境、情节等,对主要事件和人物有效拓展,使枝叶更加繁茂。这样,学生的写作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在故事的基础上巧妙改写、个性创作,学生写作变得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改写中无不透露着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大为惊叹!

还有经典文言文《愚公移山》,本是一个寓言故事,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这篇文言文,叙述内容井然有序,故事情节饱满流畅,人物刻画真实细腻,对话生动而又具有个性,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故事,非常适合改编成剧本。笔者在教授这课时,就要求学生依托故事进行课本剧创作,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表演欲望,同时加深了对主人公“愚公”的认识和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如果能巧用文言文故事,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为他们提供改写故事的机会,就有效地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水到渠成又自然之至。

四、巧用故事,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是新课改之后,很多教师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少,对于现代文的一些内容尚且不能准确理解,更不要说对文言文中蕴含的所言志、所载道了。教师如果能利用故事,在讲解文言文时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就能打通生活和文本的渠道,勾连两者,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中的知识和智慧。

如《〈论语〉十二则》记载的语录,虽然充满大智慧,但由于时代久远,与现实生活有一点隔膜。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学生都知道是在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之上,缺少生活中的实际感悟。为了打通理性和生活,笔者在讲解这一句时,就联系生活来阐述文意:

据说爱因斯坦有一次问他的一个学生:“你昨天干什么了?”学生回答说:“看书”。“那你今天干什么了?”“看书”。爱因斯坦听完很生气,说:“你一天到晚看书看书,那么请你告诉我,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

这则小故事其實告诉我们,认真读书固然重要,但是思考的过程也不能少。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只是空想,肯定更加不行,只能做思想的巨人。比如我喜欢听电台,也喜欢轻音乐,一直想着什么时候给轻音乐配一段文字,做一个电台节目。但我只是想,想了至少两年,想得头昏脑涨,可是节目却还是空中楼阁。接着,我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论语》中语录的理解和运用,学生明显活跃起来,变得有话可说。补充的小故事也好,自己的生活经历也罢,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跳出“言”,走向“文”,让他们去发现经典中的知识和智慧,即使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依然历久弥新。

如果说,文言文课堂教学是一件精美的衣服,那教师就当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裁缝,巧妙地把一个个简短有力的故事,裁剪到课堂教学中去,为这一件衣服缝上一抹流苏,加上一段花边。努力地钻研教材,巧妙地利用故事,精心地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活动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教师教好文言文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2]叶圣陶.怎样写作 [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作者简介:言丽花,女,1986年生,文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情境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