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路上,有爱伴行
2019-04-10张进放
张进放
“鸟有一个巢,人有一个家。”对每个人而言,家是感受亲情的港湾,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远离了那温馨的港湾,他们将得不到与其他孩子同样的爱与温暖,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得到关心爱心,会因为缺少亲情而误入迷途。
一、案例介绍
在静宁县实验小学的“留守儿童”中,吕启龙正是这样一个孩子。吕启龙今年9岁,是实验小学三年级八班的学生。一年级时,癌症夺走了他妈妈的生命;二年级时,病魔又夺走了他爸爸的生命,吕启龙由74岁的爷爷和68岁的奶奶监护,幼小的生命怎么能承受住这么大的打击?从刚入学时的活泼可爱到二年级第二学期时的沉默不语,学习成绩从班级前几名倒退到班级最后几名,所有任科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吕启龙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把他作为重点关爱对象,让我担任他的爱心妈妈。
二、案例分析
作为爱心妈妈,我会不定期对他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他的学习情况。通过多次家访,我了解到三点情况:第一,吕启龙与爷爷奶奶的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他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第二,由于爷爷奶奶年迈,过分溺爱孩子,力所能及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所以造成吕启龙的性格存在问题。第三,爷爷奶奶不会辅导作业,只能让吕启龙用手机在“作业帮”上搜题。
三、实施做法
第一,创造环境,积极交流。针对吕启龙的这些情况,我决定首先解决他的心理问题。吕启龙内向,从不主动与他人交流,沉默寡言地坐在座位上发呆,上课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把性格开朗、积极上进的学生安排与他成为同桌。在课外活动时,我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学生跟他一起玩。长期如此,他开始慢慢开始与同学交流了,我和全班学生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二,培养责任感。我利用课余时间向吕启龙讲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让他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同时,我让吕启龙担任班级生活委员,督促同学每天打扫卫生,珍惜劳动成果。同时,我让吕启龙管理班级卫生角,要求同学们将丢弃的废纸收集起来,过一段时间交到卫生角,再合手到回收站换零钱,用换来的零用钱为班级增添图书。另外,我还让他在打理班级日常事务中学会节约,增强他的责任意识。
第三,关心他的学习。吕启龙成绩不好,自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时,非常依赖于“作业帮”。针对他的情况,我找到任课教师,拿出专门的方案:各科教师给他布置分层作业,设计不同的奖励机制,并对他进行课外辅导。经过教师们一年的共同努力,他的成绩终于提高了。
第四,鼓励吕启龙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静宁县实验小学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了书法、器乐、戏曲、舞蹈、武术、手工等社团活动,我鼓励吕启龙参加了书画、武术社团。在静宁县实验小学举办的中低年级绘本阅读表演中,他为我班争得了三年级组二等奖的好成绩。
第五,特别关爱,融入集体,感受到家的温暖。在2018年的端午节,我班的裴欣茹同学为吕启龙买了香包与花绳手链,并当面祝他节日快乐,全班学生也都送上了不同的祝福。
第六,定期心理辅导。作为班主任与爱心妈妈,我主动联系校心理辅导员张变玲老师,定期对吕启龙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给予他特别关爱。通过书信、QQ、微信、电话等工具,我在他的生日、节假日与他常联系,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同时,我还动员班级所有学生关心帮助他,让他融入学生群體,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公平感。
静宁县实验小学有65位“留守儿童”,在他们成长的风雨路上,都有爱心妈妈为他们遮风挡雨,也有同学亲密无间地关怀,三千多师生用爱心为“留守儿童”营造了温馨的家园,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我相信,今后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有爱相伴,那一个个绚烂如花的生命,那一束束蓓蕾满枝的繁花,一定会展现出人生绚丽的风采。
※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六盘山贫困连片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基于静宁县实验小学的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S[2018]GHB2817。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