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亲子关系从读懂孩子开始

2019-04-10孙云晓宿金金

中国德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监护人亲子交流

孙云晓 宿金金

晚餐时间就是一个好时机,比如让孩子讲讲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是社会上正在发生的大事,或者家庭中的一件件小事。要让孩子自由并且充分表达,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父母再加以评论,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记一个忠告:餐桌训子害处多。

提高父母素养,对父母进行教育,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核心环节。家長教育的目标应是通过提升父母的教育素养来促进孩子的成长。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是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反映,而亲子关系直接决定着家庭的教养水平,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如何?《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为我们揭晓了答案。该研究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韩国的研究机构,于2017—2018年开展的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

一、四国比较中的中国亲子关系的得与失

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在校学生,4,170名中国中小学生、2,017名美国中小学生、2,272名日本中小学生和1,936名韩国中小学生完成了调查问卷。中国在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常德市、辽宁省辽阳市、陕西省宝鸡市6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反映了中国家庭在亲子关系中的很多特点,其中有很多可喜的调查发现:92.9%的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在一起感到很快乐或比较快乐,其中58.7%很快乐,34.2%比较快乐,美国、日本、韩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在一起感到很快乐或比较快乐的比例分别为94.8%、91.3%和89.3%。另外,40.1%的中国小学生经常与父母(监护人)一起做家务,韩国、美国和日本依次为36.5%、34.0%和30.2%;35.5%的中国小学生经常与父母(监护人)一起运动,韩国、美国和日本依次为24.1%、16.8%和14.5%;20.2%的中国小学生经常与父母(监护人)一起读书,韩国、美国和日本依次为11.9%、9.4%和6.4%。

与此同时,调查报告中也反映了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在亲子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父母过多关注学习,忽略多元交流需求

在四个国家中,唯有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而其他三个国家是学校的事。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平时主要交流的话题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学习方面的事(71.8%)、学校的事(69.6%)、自己的兴趣爱好(35.4%)、朋友的事(31.7%)、自己的将来(31.6%)。而韩国、日本、美国父母分别将谈学习排在第二、三、四位。

家庭不宜过于偏重知识教育,父母的关注应该是多方面的。孩子在儿童时代已经开始注重同伴交往,有了属于自己的兴趣偏好,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全面地进行自我探索的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日益丰富和敏感。如果父母只是偏重关注学习,会导致忽略孩子多元化的交流需求,造成亲子交流质量的降低。

(二)亲子交流不足,难获情感支持

亲子交流具有日常性,交流的频率对亲子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平常经常和父母(监护人)交流的中国中小学生只有57.7%,而日本、美国、韩国分别为81.7%、81.0%和79.0%。此外,有7.8%的中国中小学生平时和父母(监护人)不太聊天或不聊天,美国、日本和韩国依次为3.9%、3.4%和1.8%。可见,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交流频率不足。

非语言交流也是亲子交流的一部分,父母的表情、肢体语言也是交流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表现父母与子女的对话是否真诚平等,直接影响亲子交流的效果。调查显示,57.8%的中国中小学生表示和父母(监护人)讲话时,父母经常很专注地听,在四国中比例最低,韩国、美国和日本依次为81.7%、63.1%和58.3%,分别比中国高23.9、5.3和0.5个百分点。父母如果没有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做到认真倾听,会使得孩子情绪失落和感到不受重视,进而不愿意主动和父母交流。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80.6%的中国中小学生认为父母(监护人)理解自己,选择率在四个国家中最低,韩国、日本和美国依次为91.0%、88.4%、86.7%。

在亲子关系的期待中,83.8%的中国学生希望和父母的关系像朋友一样,选择率在四个国家中最高;同时40.4%的中国学生希望子女和父母(监护人)各自可以做喜欢的事,互不干涉,是唯一选择率不过半数的国家。这说明多数中国学生既希望与父母关系平等但又不很希望彼此独立,反映了较强的依赖性。

(三)亲子冲突频发,亲子关系堪忧

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维度,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没有什么冲突的选择率最低,为17.9%,日本、韩国、美国的选择率分别为28.0%、25.0%和24.4%。55.8%的中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方面与父母(监护人)发生过冲突,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逻辑性的结果。冲突较为集中的方面还有:生活习惯(43.8%)、家务事(25.6%)、上网(25.2%)、对事物的看法或想法(21.1%)。

是否喜欢与父母交流从一个侧面反映亲子的心理亲密度。82.7%的中国中小学生很喜欢或比较喜欢与父母(监护人)聊天,在四个国家中较低,日本、美国、韩国中小学生很喜欢或比较喜欢与父母(监护人)聊天的比例分别为88.4%、87.3%、82.1%。

中国中小学生不喜欢与父母(监护人)聊天的原因中,排前五位的是父母(监护人)不理解我(43.5%)、总说自己是对的(35.4%)、老说学习的事(35.2%)、老批评我(27.0%)、唠叨(25.8%)。还有22.9%的中国中小学生认为,父母(监护人)不相信自己。

此调查跨越四个国家,具有国际比较的研究价值,更是一份“孩子眼中的亲子关系”的答卷,报告以孩子的视角描述着不同国家家庭的亲子互动与亲子沟通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国家的亲子关系状况。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亲子交流、认同与期待,一个是网络环境下的亲子互动,本文主要讨论前一个部分的中国父母的特征,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的情况在孩子使用网络中也存在,这种不信任极易引发亲子矛盾。当孩子使用电脑查阅资料时,中国父母误会孩子用电脑玩游戏的比例最高,达到57.5%,美国为39.7%,日本为34.4%,韩国为49.6%。

二、中国父母应当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中国家庭在亲子关系中为什么会出现诸多问题,我们认为亲子冲突的关键原因在父母,是父母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他们没有读懂孩子,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一方面,父母没有和孩子经常沟通,造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在沟通中父母关心的话题不是孩子需要的,親子沟通的方式不是孩子心里真正渴望的,因此造成了孩子苦于自己不被父母理解,进而不喜欢与父母沟通。

当然,中美日韩四国有着不同的国情,亲子关系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都期盼与孩子形成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亲子关系的建立依靠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密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加强亲子间的情感联结,也能为子女价值观的形成、社会化发展保驾护航。[1]

父母如何做才能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认为,首先从读懂孩子开始,构建正确的教育观,其次从改变自身出发,言传与身教并重。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从读懂孩子开始,构建正确的教育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对孩子的了解,也需要观念的更新。

1.了解并尊重孩子

作为父母,您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吗?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才能正确地认识孩子,在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不会惊慌失措。五、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第二性征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伴随着身体发育的还有情感发展上的巨大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产生明显的成人感,在独立意识增强的同时产生了一定的闭锁心理倾向,心理上交织着幼稚与成熟的矛盾,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

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进入群体社会化阶段,他们较少依赖教师和父母这些传统权威,而是把目光转向同伴群体,同伴的影响力可能超过父母。他们可能会疏远父母和教师,把内心袒露给同学和朋友。[2]因此,父母更需要主动走近孩子,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除了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更要以一种温和并且贴心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2.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

《疯狂的黄庄》一文在2018年火爆微信朋友圈,文章揭示了父母对于孩子知识教育的“过度重视”,其现象反映的是中产阶级家庭日益加剧的养育焦虑。在位于北京海淀黄庄的方圆几公里内聚集着赫赫有名的公办名校,以及数不清的校外培训机构,升学和竞争的氛围使得这里异常紧张和忙碌。让孩子上名校,上补习班和兴趣班,成为无数父母的选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父母的共识。

父母们重视孩子的学习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投身学习的变革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绝不是唯一任务。而且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学习,还有很多能力和品质也是他们需要具备的,而这些不是知识学习能够全部给予的,需要从更为广阔的生活体验中获取。让孩子承担一些能力范围内的家务,带孩子去做运动,去参观博物馆,去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才是他们最为需要的。

“好孩子”一直以来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它有很多内涵,如成绩优异等,但我们认为最核心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3]有健全人格的人是自信阳光、为人真诚、品德高尚、有着很好的抗压力和自制力的,能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并作出理性选择,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远比掌握某项知识重要得多。因此父母要把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放在核心地位,关注孩子人格的塑造。

3.新的时代需要两代人互相学习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巨变而伟大的时代,是个性化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对家庭教育极具挑战性的时代,父母更要审时度势来面对这种新的变化,父母们最好的对策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既要给孩子做出榜样,也要睿智地向孩子学习。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理论,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具有后喻文化的特征,后喻文化是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经验、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所以,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地向孩子学习。

向孩子学习,需要父母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亲子关系。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主要条件,而焦虑的父母总是容易捕捉到孩子的不足之处,并将这种不足扩大化,引发亲子关系的恶化。真正睿智的父母总是能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鼓励支持,甚至向孩子学习借鉴。显然,孩子在高新技能的掌握、信息的获取、开放宽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父母在这些方面向孩子学习,既能增进亲子互动,又能有效地达到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从改变自身出发,言传与身教并重

父母以身作则,与孩子进行真诚且平等的沟通,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1.严于律己,做孩子的好榜样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逐渐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并不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的消失,相反在这样一个转折时期,父母更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榜样的力量。2018年10月,《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特大样本的调查报告显示,父母在四、八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中居第一位,高于老师、科学家、明星或名人。不同的是,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不论报告父母不良行为有多少,依然选择父母为榜样的比例最高。可是,八年级学生则不同了,父母不良行为少,则学生选择父母作为人生榜样的比例最高,而孩子发现父母不良行为较多则很少再以父母为榜样。[5]这意味着初中生的父母更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且巨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现在的“80后”父母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存挑战,但即使在工作中有多少苦闷和不甘,也不应将这些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更不要给孩子灌输消极的价值观念。父母对孩子来说就像一个导航的路标,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使用手机的习惯,都会对孩子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严于律己,在生活中自律、工作中上进,做孩子心中的好父母,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2.民主教养,顺畅亲子沟通

教养类型对孩子有着一定影响,建议父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誠然,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够成熟的,需要明辨是非,需要价值引领,但是,只有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协商,多一些支持,才可能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民主教养需要从生活出发,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平等且真诚的沟通。中美日韩四国比较研究发现,四国都有三四成父母(监护人)有时一边玩手机一边和孩子交流,中国比例最高,为40.4%。在成年人需要大量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交流的时代,父母还是要珍惜与孩子难得的交流机会,做到自觉放下手机等电子介质,用心聆听孩子的喜怒哀乐,和孩子进行眼对眼、心对心的高质量交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和神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尊重和爱护的,这样的沟通交流才能够顺畅。

实际上,做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不管父母每天有多忙,只要想和孩子沟通,总能找到适合的话题和时间。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应该生活化,晚餐时间就是一个好时机,比如让孩子讲讲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是社会上正在发生的大事,或者家庭中的一件件小事。要让孩子自由并且充分表达,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父母再加以评论,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记一个忠告:餐桌训子害处多。良好的家庭日常交流不仅有利于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良好亲子关系,还有利于孩子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做起,父母需要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这或许就是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研究给予广大父母最为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田微微,边玉芳.部分家庭亲子沟通严重不足[N].中国教育报,2018-09-27(10).

[2]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53.

[3]孙云晓.孩子,你有无限可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87.

[4]孙云晓,康丽颖.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J].少年儿童研究,1998(5):24-27.

[5]孙云晓.儿童是研究大人的专家[N].中国教育报,2018-09-27(9).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宿金金,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秦 岩

猜你喜欢

监护人亲子交流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