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不能培养告密者

2019-04-10翟楠

中国德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告密者人性灵魂

近日,在与一位朋友的聊天中,听闻这样一件事:朋友女儿所在的高中,校方让同学相互揭发举报不良行为,如上课讲话、早恋等,一旦被举报者的行为坐实后,则举报者获得两百元现金奖励,其中一个班级已有十多位同学因举报获得了奖励。近几年的教育中,频现教师在班级中“安插”学生监督举报同学,或者鼓励全体同学相互揭发的做法。这种做法虽然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但在倡导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这种教育现象才是新鲜。

客观地说,告状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就开始了。但在幼儿园,这是处在自我中心意识阶段的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因而是一种比较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行为。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这种带有朴素情感意识的告状现象会逐渐消失,转变成正常的交往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中小学阶段的告状行为不再像幼儿园时期那样普遍,也不会被视为正常举动。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反而刻意鼓励和强化,告状就不再是出于單纯的自我保护,而会转变成有意伤害他人的告密行为。如果说幼儿阶段的告状是一种无善无恶的行为,那么高年级的告密则显然是人性恶的体现,因为其告密的动机往往是主观上的恶意。然而,对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由于告密受到了教师和学校的鼓励与支持,学生就很难意识到告密行为本身的性质。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习惯于揭发和告密的行为特点就会渗入学生的人格特征之中,早早地埋下告密的种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校在教育方式上显然存在着严重失误。就教师而言,学生的问题行为正是教育的对象,而教育是教师的职责,通过诱使学生告发同伴的方式来揭露问题行为,教师转嫁了自己的教育职责。同学之间的相互告发大大减轻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任务,以对告密者的奖励和对问题学生的惩罚代替应有的教育,违背了教育的基本精神。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对告密者还是被告密者,这种教育方式都是不公正的,因为它破坏了学生之间的信任,制造出了人人自危的恶性教育氛围。因此可以明确地说,针对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其他学生并没有告发的义务。在正常的学校章程中,都不会有鼓励学生相互告密的规定,因为这既不符合道德也不符合规则。另外,学校作为一个教育人的公共空间,应当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和理性能力,教导他们运用理性和智慧去处理发生在自己或同伴身上的不良行为,而非鼓励他们以告密的方式做出摧毁公共性的反教育行为。

我们之所以如此忌讳告密行为,是因为告密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告密者都会被贴上背叛的标签,遭人唾弃。即便如此,在任何社会中都不乏告密者的存在。在历史上,告密原本是成人社会在面对权力威逼或利益诱惑时作出的反应,通常在专制社会中比较常见。专制政权通过鼓励民众相互告密,严格控制了个人的行为乃至思想,压缩了可以自由言说的公共空间,制造了一种扭曲的人际关系。针对政府鼓动民众相互告发一事,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有过经典陈述。他说:“为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须知人性却是风纪之源泉。”法律尚且考虑人性的重要性,教育何尝不该呢?作为一种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也不符合基本人性的行为方式,为何频频被作为奖励的对象而引入教育中?在大张旗鼓地鼓动学生积极举报同学的学校教育中,学生被煽动成告密者,教育者无疑是在以政治斗争的思维方式对待教育,教育不是在提升人性和人格,反而成为触发人性之恶的催化剂。

在正确的教育缺失的地方,错误的教育就会伺机而生。在纪录片《请为我投票》中,几个8岁的孩子为了竞选班长职位,在家长的帮助下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其中就包括相互收集对方缺点并公开陈述。这种相互攻击虽然不是告密,但其对儿童人格的影响与告密如出一辙。在另一部与告密相关的影片《闻香识女人》中,主人公查理冒着被学校开除的风险,毅然选择不去告发同学,为他慷慨陈词的失明中校说道,“我见过很多很多年轻的男孩,臂膀被扭,腿被炸断,那些都不及丑陋的灵魂可怕,灵魂不可能有义肢。”他视告密为一种灵魂的残疾,任何善良、正直、勇敢、坚持原则的人都不应作这一选择,即使面临巨大的风险或者诱惑。如果说教育也要坚持原则的话,最需要坚守的就是,教育应当培养一个人拥有健全的人性和完整的灵魂,失去了这一前提,读写算等知识的教育没有任何意义。

从最底线的意义上来讲,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性和完整灵魂的人,意味着一个人不会因为某种权威或利益去做伤害他人的行为。为了一己私利或者为了陷害他人而进行的告密行为,从道德动机上来讲,是纯粹恶的体现。这种人性之恶的发生不仅仅会针对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够密切之人,也可能置换成最亲密的亲人和朋友。在政治黑暗时期,扭曲的人性使得告密者揭发的对象往往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即便是为了一个政治正确或社会正义的目的,告发亲人和朋友的举动都是有违伦理的。孔子提出“亲亲相隐”,苏格拉底震惊于游叙弗伦控告自己的父亲,都是出于这一考虑。对家庭和朋友的爱与忠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对这一关系的维护超越了对某一项社会规则的简单服从。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亲友间的亲密关系是人性产生的源泉,而告密恰恰破坏了这层重要关系,摧毁了维持伦理道德的爱与信任,从而也就瓦解了人性、侵蚀了灵魂。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教育的存在都是为了提升生而不完美的人性,从而培育一个更健全的社会。告密是任何社会都难以接受的处世原则,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学校鼓励学生成为告密者都是违反教育精神的。现代教育一直都在努力探寻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教育的终极问题,在此过程中也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教育理念。教育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理念中来回摇摆,不知所终。事实上,好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把握教育的基本精神,坚守教育的底线伦理,培养有健全人性和灵魂的人。我们一直在倡导教育要回归初心、回归常识,不培养告密者,这是教育的基本底线和常识之一。

【翟楠,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告密者人性灵魂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特朗普公布“告密者”信息引不满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不要“围观”犯错的孩子
灵魂树 等
阅读理解Ⅲ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