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2019-04-10张光玉
张光玉
大部分幼儿因年龄小且交往能力受限等因素,在性格上表现得较为依赖父母,在课堂教师提问题交流时不敢举手大声发言,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敢与新的朋友及事物有过多接触。幼儿之所以会出现这类问题,与自身缺乏自信心有关,但这也充分说明了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过分帮助幼儿,导致幼儿对自身能力产生了否定感,从而使幼儿对自身的能力产生错误认知。对于此种情形而言,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帮助幼儿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显得极其重要。
一、教师应采用鼓励及肯定的语气评价幼儿行为
部分成人由于自身所受到的不正确教育观影响,以及对儿童观点缺乏正确认识,习惯性地以自身标准要求幼儿达到其预定目标,若幼儿未能达成,他们便对幼儿进行不正确地批评教育。幼儿由于自身认知程度有限,对成年人十分信服,特别相信家长及教师对其的行为评价,导致幼儿对自我认知理解失去了积极的心理评价,否定了自身能力,从而阻碍了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对幼儿心理成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这一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鼓励的语气引导幼儿,多使用肯定的语气正面评价幼儿的表现,并多观察幼儿的行为情况,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与特长,鼓励幼儿多发言来表现自己。与此同时,教师应给予幼儿真挚的赞扬,时刻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表扬幼儿的日常回答行为,从而调动幼儿的发言积极性。另外,教师要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引导幼儿进行有益的行为活动,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和真挚的赞扬。这样,才可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师应多给予幼儿被人尊重和成功的机会
幼儿时期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主要阶段,要想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自信心,教师首先要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过程中,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表达内心想法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如在单脚跳游戏活动中,幼儿如果表现不佳或胆小畏缩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从双脚单脚跳开始,让幼儿体验到“我做到了,我真棒”的成功感,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多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要在与幼儿进行交流时,教师注意将幼儿放在平等地位上,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同时,教师不要采用严厉命令的语气和强制性的语言,因为这样会使幼儿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容易失去自信心。
三、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优点对其调整期望程度
获得的成功与自信心有关,当幼儿获得成功时,其自信心也会增强。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应多观察幼儿的情况,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特点,然后根据幼儿自身优势或特长,帮助幼儿制订相应的任务。由于幼儿容易全身心投入地喜歡和擅长的领域,所以教师对于幼儿每次取得的进步都应予以充分的夸赞,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肯定,明白自身的优势所在,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自我理解意识行为及心理状态,它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幼儿时期是塑造幼儿自信心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明确在这段时期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多采用鼓励和肯定的语气评价幼儿的行为,给予幼儿被尊重、相信、肯定的感觉。另外,教师应根据幼儿特点调整灵活的教育方案,积极为幼儿提供感受成功的机会,并根据幼儿自身的优点调整对其的期望程度,引导幼儿向前发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个人行为。
总而言之,自信心与人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并对其给予激励与肯定的行为评价,并善于挖掘幼儿的特长,让幼儿意识到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所在,给予幼儿正面的教学引导,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欣,李朝辉.大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家庭教养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
[2]吴妍.略谈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6,(31).
[3]郑善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4]于文超.浅议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