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爱之“剂”治学生后进之“难”
2019-04-10林先
林先
有些学生无心向学,浪迹街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厮混、学坏,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令人痛心疾首。学生由差变坏容易,由差转好困难。有位教师摇头叹息:“那个学生,无药可救了。”转化后进生确实存在困难,这个问题往往使一些教师黔驴技穷,头痛不已。特级教师丁有宽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细细思量,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是基于爱心而言的。师爱,对学生来说,是除了母爱以外的另一种神圣而伟大的力量,往往有着化难为易的巨大力量,从而起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作用。
那么,怎样发挥师爱的教育作用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就教育后进生的工作经验而言,我把它总结为爱心之“剂”。这爱心之“剂”就是以尊重学生为调谐剂、以赞扬学生为润滑剂和以帮助学生为激活剂。这爱心之“剂”虽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对于“根治”一些后进生的“毛病”还是漫游效果的。
一、尊重学生是转化后进生的调谐剂
为什么這么说呢?因为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在于让青少年儿童始终体验到滋生的尊严感。学生是人,后进生也是人,都有被尊重的认可的心理需求。教师要想取得“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摒弃陈腐的说教,敢于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来建立一种与学生平等相处、友爱相待的师生关系。建立这种宽松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善于了解学生,能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对尊严感的心理渴求。基于此,尊重学生其实是教师亲和力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调整良好师生关系的一种调谐剂,它能使师生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共同构筑友谊桥梁,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便于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这对于转化后进生而言,自然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二、真诚赞扬是转化后进生的润滑剂
心理学表明,青少年儿童都具有“渴望被肯定、被赞扬”的心理倾向。后进生自我约束能力虽不强,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同样有一股不甘于自弃的需要赞许的心理渴望。这种渴望就是他们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的积极动力。这也是后进生常有诸多缺点而偶现少数优点的原因。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伺机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进行肯定评价,挚诚赞扬,使其心灵上要涸竭的轮轴得到“师爱”的及时润滑,从而迸发出强烈的前进动力,毅然改正不良行为,进行“亡羊补牢”。
班里的鹏鹏素来性格倔强,好胜心强,但成绩欠佳,平时还满口粗言,惹得同学都很不喜欢他。他是个屡教不改的后进生。
一次学校大清洁,他不愿干活,还去骚扰别的同学。我找他,他说不会干,于是我就教他清理臭水沟。在劳动中,他一直不说话。我让全班同学休息了,他还在不停地干活。劳动结束,他嫩白的手已经磨出了不少血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就在总结劳动课时着重表扬他能吃苦耐劳。放学后,我又亲自送他回家,在他家人面前,我大大地赞扬了他的工作毅力。这一来,满足了他体验成功的心理渴求,他的行为表现得到了周围人的肯定与重视。自此,他表现更为积极,还要求我让他上课前做擦黑板的工作。见他如此,我又举荐他当班中卫生值日管理员,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工作很负责,为班争得了荣誉。一学期后,他的成绩一跃成为中上水平了。并且在他的带动下,有不少差生有了明显的好转,使班中初次现了积极奋进的风气。可见,抓时契机赞扬学生的确能够激活学生上进的信心,取得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
三、执着帮助是转化后进生的激活剂
教育是双向互动的,往往教育好一个后进生,都离不开教师的殷殷教导,脱不了教师的艰辛努力。教师要想感化学生,让学生从“苦难”之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倾注以热诚,付之以执着。否则,后进生不为所动,心灵的坚冰不溶解,师生心理存在隔阂,教育路径必然充满荆棘,使“浪子”难以回头,而一错再错下去,教师的一切血与汗水就徒劳无益了。
由于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差异等原因,有些后进生往往需要教师下足“九牛二虎”之劲助其铺路,才能使他们深受感受,消除心理上的消极因素,焕发出勇气和决心来回报师爱之恩。因此,教师除了热情,还必须执著。只有这样的帮助行动,才起到激活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