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问题设计,提升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2019-04-10卢北梅

师道·教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篇思维课堂

卢北梅

有效的提问能优化语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反而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近年来,笔者在广泛地听课与调研中,发现教师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问题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偏差。

一是问题设计关注个别,忽视全体。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問题。但是,在许多课堂中,学生的参与面比较窄,有些学生只是旁观者。

二是问题设计过于单一,缺乏启发性。有些教师设计的封闭性问题较多,学生只需要回答“Yes./ No.”即可,很难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讨论,导致课堂看似热闹,实则很难引导学生真正思考。

三是问题设计的梯度不明显,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有的教师习惯于“满堂问”,但很少考虑问题的难度、深度是不是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设计的问题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问题设计支架,精心设计一些简练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大幅提升语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本文以PEP教材部分Read and write为例,探索如何在语篇教学的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合适的问题支架,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提升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一、阅读前之“问题设计”:激发思维,走近语篇

语篇教学中,Pre-reading环节问题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调动其对新语篇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一起走近语篇。

二、阅读中之“问题设计”:启迪思维,走进语篇

While-reading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其目标是理解语篇信息,训练阅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语篇整体推进策略,以任务作支架,利用提问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理解文本,启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教师首先应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弄清学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对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策划设计各种任务,如read and choose、read and fill、read and discuss等。任务的设计要由易到难,所涉及的语篇理解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或“总—分—总”的原则。

三、阅读后之“问题设计”:拓展延伸,走向语用

Post-reading是一堂课的内化和拓展阶段。阅读后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记忆能力,促进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高品质的阅读后问题设计,应该是“话题”的延续和深入。教师应继续抓好“话题”这根主线,围绕语篇本身开展问题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灵活应用所学语言知识,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升华语篇情感。

四、语篇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教学建议

1.“问题设计”以“生”为本,面向全体

教师的问题设计应关注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问题,促进个性化分层教学,以创造最大化的学习机会。教师尤其要设计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符合个体语言水平的有趣味的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课堂成为每个学生的乐园。

2.“问题设计”以“放”为宜,启发思维

相比起传统的“一言堂”,开放性问题更能锻炼学生综合英语素质,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教师要掌握好“放”的度,更不能“信马由缰”,而应从教材、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来进行适当的问题导向,以问导学,以问导思,使学生在体验、合作、探究中提升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3.“问题设计”以“梯”为架,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是教学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问题设计的优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问题的设计要基于目标和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实际,在同一情境下设置导向明确、思维连贯、具有内在逻辑的“question chains”,且梯度分明,不断螺旋式上升,最终到达“柳暗花明”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语篇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