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外交政策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
2019-04-10何瑞环
何瑞环
一、资源的跨区调配
【知识点】
资源跨区调配原因:
(一)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二) 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三)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不匹配。
让学生读材料一,完成以下内容:
(一) 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地图上,用铅笔划出5条线,并用圓圈标出最少5个发达国家。
(二) 读《世界煤炭、石油、铁矿主要分布地区》图,说出“一带一路”上述3种资源丰富的国家,理解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三) 读《世界煤炭、石油、铁矿输出路线》图,说出我国进口什么自然资源?用对比法分析一下输出自然资源国家及进口自然资源国家的意义。
材料一: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知识点】
影响产业转移因素:
(一) 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二) 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三) 市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国际市场;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
(四)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其他因素:如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细读影响产业转移因素,在材料二中划出与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相关的的句子(最少要有4句),从地理这一学科的角度理解我国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依据。
材料二:
“一带一路”政策产生的时代原因
(一) 国内战略背景
……在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情况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尤为重要。然而,中国原有的“以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金融危机时期的四万亿刺激措施更是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特别表现在钢铁行业。因此,扩大需求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最优途径,而这就意味着需要拓宽现有的市场空间。“一带一路”战略即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向西开拓国际市场,以期消化国内过剩的工业产能。
(二) 国际战略背景
……近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可以为海外投资提供可观的先期资本,而且也可以通过企业“走出去”在全球优化资源、技术的配置,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终实施将完成中国利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而提升自身话语权的战略目标。
(三) 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经济结构调整转向,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的新阶段。
(四) 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内的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二)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三)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四)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学生在看视频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我国与德国合作汽车的工业,与越南合作的服装制造业进行比较。
学生通过比较,掌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地区:一般从经济较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门:一般是先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然后,再向外转出知识密集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