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历史开放性作业提高课堂效率
2019-04-10郭彩燕
郭彩燕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启发自我,完成教学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历史开放性作业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之一,可采用的作业形式很多,主要有历史漫画、历史手抄报、历史小制作、历史短剧的编写和表演、历史调查报告、历史人物故事介绍等等。如何运用历史开放性作业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导地位,现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为例。
一、课前精心备课
一节优质高效的课从备课开始。备教材时,需认真研读教材、教学用书等相关资料。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到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为“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在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教学方式让学生感悟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华,用什么教学方式让学生体现宋朝的春节等传统节日,用什么教学方式让学生记住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作家,是创设教学情景需要思考的重点。备学生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了解到七年级学生好奇心重、表现欲强等心理特点,设计出四组历史开放性作业:第一小组临摹一幅《清明上河图》;第二小组制作宋元杂剧陶俑;第三小组制作鞭炮挂饰;第四小组介绍宋词元曲杰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分组原则是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意愿来分的。这样分组既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又体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二、课堂教学实录,品读学生作业作品
《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宋元时期的大都市、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传统节目与习俗三个方面介绍了宋代都市生活的繁华。宋元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出现了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等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以前“坊”“市”格局被打破,“坊”“市 ”互通,使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这是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
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工如下:
第一小组同学展示他们小组合作的成果——临摹的《清明上河图》。他们之前收集了相关史料,对史料进行了分析、筛选、整理和融合,由一名同学代表小组介绍他们的作业。在该名同学的介绍中,通过赏析他们小组共同完成的临摹《清明上河图》,反映出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让全班同学了解到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该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宋元大都市繁华的史实,他们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作业作品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又体现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小组展示的作品是宋元杂剧陶俑。同学们制作的宋元杂剧陶俑有吹口哨陶俑、吹笛陶俑、击节板陶俑、舞蹈陶俑。陶俑由小组八位同学共同制作完成,充分体现了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该小组的一位同学对陶俑进行了简单介绍。他基本上能讲述宋元杂剧陶俑反映出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包含了说唱、杂剧、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这也是宋元市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典型表现。宋元杂剧陶俑从侧面印证了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荣。同学们通过对作业作品的制作和介绍,既提升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宋元都市文化生活这段历史的理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第三小组展示的作品是鞭炮挂饰。作业作品的制作材料非常简单但很考心思。主要材料是过年时用过的利是封、红绳子、胶水、订书机、吊穗、胶带。这组的同学心灵手巧,他们用颜色相近,尺寸大小一样的8张利是封对折、压中线、折叠、装订等办法完成了鞭炮挂饰的顶部。挂饰部分,同学们把利是封剪成适当大小,从利是封的一侧卷成圆筒,把圆筒用胶水、胶带粘贴好。根据鞭爆大小大概做了20-30个鞭炮圆筒。用红绳串上第一个圆筒打上结,如此反复的把圆筒全部串上,最后把爆竹的顶部也串上,拉紧打结后在顶部加上吊线,在底下加上吊穗,一串充满浓浓过年气味的新年鞭炮便完成了。第三小组的同学介绍到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爆竹,特别是春节期间。燃放爆竹、敲响钟声、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穿新衣、往来拜年等传统习俗是宋代春节的习俗。通过对史料的整理,第三小组同学发现宋朝时除了春节,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传统习俗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其实差不多。通过一个小小的鞭炮挂饰制作,第三小组的同学让大家既认识到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生活,又领悟到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的魅力,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四小组带来的作品是宋词元曲杰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展示。第四小组同学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重点介绍了宋词代表人物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曲代表人物关汉卿的词曲风格及代表作品。最后由一名同学代表该小组表演词配乐朗诵苏东坡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古琴曲《渔樵问答》背景音乐气氛烘托下,该同学把词的豪放风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表演把课堂气氛推向顶峰,他也收获了同学们如雷鸣般的掌声。通过这组作业作品的展示,同学们大致掌握了宋词元曲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它是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主流,也是当时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对追求娱乐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欣赏宋词元曲当中,同学们领悟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魅力。
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作业作品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参与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会对史料的搜集、筛选和整理,提高了自身分析史料的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阅读教材、查找史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共同讨论、展示自我,除了学会与人合作的艺术外,也提升了自我价值,增强了自信心。巧用歷史开放性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率,优化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