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席是指挥的最后一道防线
——访深圳交响乐团首席郭帅

2019-04-10孟建军

乐器 2019年3期
关键词:演奏家交响乐团音乐学院

本刊记者/孟建军

新加坡海峡时报曾这样评价一位中国年轻的小提琴演奏家的演奏——“了不起的音乐个性……华丽的小提琴独奏”。

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阿莫亚称赞他是“非常有天赋的年轻小提琴家”。这些媒体和演奏家夸赞的这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叫郭帅。

郭帅目前是深圳交响乐团首席,虽然是80后,但外表显得老成持重。

郭帅出生于音乐世家,外公曾是沈阳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小提琴演奏家,其母亲和舅舅都师承外公学习小提琴且都走上了专业道路。受家庭熏陶,郭帅从4岁开始就随外公学习小提琴,成为这个小提琴家族的第三代从事小提琴演奏的人。

在附中学琴的日子刻骨铭心

说起是否从小就热爱小提琴,郭帅坦诚地回答:对于小孩来说,没有人愿意主动练琴的,因为很枯燥,贪玩是小孩子的共性。郭帅坦言,真正对小提琴产生兴趣、不用鞭策就主动练琴在是考大学之前,那时仿佛突然开窍了。

1996年,小学六年级的郭帅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泓和黄圣音老师学习,后来还受教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徐惟玲老师。这些老师为郭帅夯实了小提琴的基本功。

郭帅坦言:很多人对高等音乐学府很向往,但考进去后烦恼也很多。比如专业课拉的不好,会被主科老师骂或轰出教室是常有的事。

郭帅透露,老师之间如果有矛盾,有些缺乏师德的老师也会迁怒于对方的学生。在这种情形下,郭帅在附小升初中这一年,身份发生了变化,竟成了扩招自费生。为了能够继续留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他和家里人只能接受这种不公正的现实。有些学生家长居然还告诫自己的孩子远离郭帅,怕成绩下降。那种被边缘化的感受令郭帅内心很不爽。虽然可以继续上学了,但他又面临着没有专业老师教他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王泓老师顶着压力接受了郭帅。王泓老师以他高尚的师德,丰富的教学、演奏经验,使郭帅逐步从低谷中走出来,找回了自信。为了证明自己,郭帅比其他同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回想起那段日子,令郭帅刻骨铭心。2003年,郭帅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最终郭帅选择了去新加坡学习。他捧着全额奖学金就读于杨秀桃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家教育家杨秀桃音乐学院弦乐系主任钱舟教授。钱舟教授原任教于美国匹堡蒂音乐学院,后被派遣到杨秀桃音乐学院当教授。

郭帅介绍道:杨秀桃音乐学院其实是美国十大音乐学院之一的匹堡蒂音乐学院与新加坡合办的音乐学院。学校软硬件以及师资力量都很强,这也是郭帅选择这所学校的缘由。郭帅有幸成为钱舟老师在新加坡执教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

从钱舟老师那里找回自信

在钱舟教授的栽培下,郭帅进步很快。他说:跟钱舟老师学琴是一种缘分,更是幸运。

郭帅在大学里,终于找到了与自己合拍、对路的老师。虽然在附中学习时受到一些挫折,但自打跟随钱舟老师学习后,学习环境的改善,老师的因材施教,都使得郭帅的心境得以改变,演奏技艺不断提升。“学习小提琴,学生和老师要相互配合,要对路子。”郭帅说,只有这样才能教学相长,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如果彼此都看不顺眼、互相提防,就无法学下去。至此以后,郭帅的艺术潜质逐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渐渐地,他曾经的自卑慢慢被自信所取代,郭帅成为钱舟老师最得意的学生。

在钱舟老师那里,郭帅学会了很多理论知识、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的控制能力等学问。老师告诉他,演奏之前,要了解作曲家的背景以及动机,从此郭帅渐渐理解了拉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不光是把谱面搞清楚,也非单纯的技巧,拉琴人要与曲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契合,才能精准体现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内涵。”

郭帅说:上附中是以打基本功为主,对作品的理解和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并未涉及。大学之后,随着程度的加深,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技术的处理、对音乐的见解等诸多方面自然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跟钱舟老师上课时,我们像朋友一样。”郭帅说,我们各自不同的见解可以并存,如果我把我的和想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她不会把她的想法强加于我。这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方法令郭帅受益匪浅。“钱舟老师15岁就在美国学习小提琴,她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也影响了她以后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我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化。”郭帅说,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是看你能不能接受。如果海菲茨、帕尔曼教你,如果你接受不了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会认为是不好的。所以,只有能接受的,才是最好的。

2007年,郭帅以杨秀桃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的身份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交流与演出,并以专业最高成绩毕业于该校。其在校期间曾多次以客席演奏员的身份参加了新加坡交响乐团的演出和该交响乐团赴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多次巡演,同时郭帅还多次参加了澳门交响乐团的很多重要演出和巡演,得到了包括水蓝、吕佳等多位著名指挥家的赞誉。

郭帅在日本国际小提琴比赛中曾获得过中国选拔赛第一名。他的演奏得到了世界上多位大师如著名小提琴大师林昭亮、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阿莫亚、美国匹堡蒂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曾葛元等人的高度评价。

学成回国学以致用

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毕业之后,郭帅没有打算再到其他国家深造,而是选择回国工作。他说:我有一颗中国心,我要把所学到的技能在国内发挥出来。

2009年,郭帅取得国内第一支最年轻的职业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乐团助理首席的职位,他与乐团合作演出多场大型音乐会并多次担任独奏。2010年,郭帅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宁峰同台演出了维瓦尔第的《四季》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著名青年指挥家杨洋和广大艺术爱好者与观众的好评。

在杭州爱乐乐团四年的演出实践和舞台历练,郭帅积累了一定演出经验,演奏技艺愈发成熟。

一个机会,郭帅有幸加入了深圳交响乐团并担任乐团首席。从2013年郭帅担任深圳交响乐团首席开始,他随团先后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并多次与林大叶、汤沐海、余隆、杨洋、刘明、谭盾、黄屹、张洁敏、吕绍嘉、张国勇、祖宾梅塔、亚龙·戈特弗里德、君特 ·赫比希、费多谢耶夫、拉约维奇等中外著名指挥家合作演出。郭帅还担任了星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的艺术指导。

国内提琴不输外国名琴

郭帅回国后,手中没有理想的小提琴可用,他有些着急。“当时不认识国内顶尖的制琴师,也没有找到可以与名琴媲美甚至可替代的提琴。”他说,情急之下,沈阳音乐学院的单汝通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把亲手制作的小提琴拿给我用。现在我手里还有他的琴,我手中的法国琴弓就是他送给我的。”郭帅接着道:“在深圳交响乐团当首席期间,我一直用的是单汝通老师的琴,因为音色很棒,很多人还以为我用的是意大利琴呢。”郭帅对单汝通老师的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于国内提琴制作水平的评价,郭帅认为国内提琴制作水平可以与世界一流制作师的琴媲美。“当然,我们的新琴不能跟意大利斯式琴或瓜式琴比,因为没有可比性。它们的收藏价值大于演奏价值。”

首席是指挥的最后一道防线

郭帅以前在学校学的是独奏,工作以后做的是首席,由于分工不同,拉法也不同。郭帅适应了角色的转换,明白自己不再是一个独奏家,而是乐团首席。“首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说:首席是乐团的灵魂之一,也是指挥的最后一道防线。

“以前听独奏的音乐,现在要听交响乐,要去理解作曲家为何要这么写。排练演出要听指挥,指挥怎样,我们就要怎样。”

郭帅告诉我,首席有一个权力,可以画弓指法,然后将弓指法告诉二提首席、中提首席、大提首席、贝司首席。“每个声部是要根据我的弓法去制定弓法。通常指挥不会让首席一定要怎样,工作是互相尊重的。我们尊重指挥,指挥也尊重演奏员,这样的乐队才是健康的。”

郭帅自豪地说:“深圳交响乐团这几年之所以进步得非常快,是跟我们的团长和艺术总监等人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领导尊重演奏员,对演奏员好,我们当然就会爱这个团体。带着这种爱,你演奏出来的声音,你的意识当然就不一样了。”

树立危机意识

作为首席,每天练琴、分析总谱,了解总谱和弓法已成为郭帅的生活常态。郭帅解释道:不是说柏林爱乐的弓法就适合深圳交响乐团。在演奏法里面,没有绝对,只有适应了才是好的。

郭帅在深圳交响乐团做首席已是第六个年头了。我问他:你还会一直做下去吗?他答道:我希望吧。

其实郭帅有着很强的危机意识。他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机能也会逐渐减弱,一代代年轻人起来了,他的技法对你可能会形成一种冲击。为了抗拒这种冲击,你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20岁时一天练五个小时,到了30岁的时候,可能一天就需要练六个小时了,到40岁,一天要练8个小时。要保持那种状态,减少别人对你的冲击。”

许多演奏家业余时间都会带学生。有人问郭帅怎么不多教些学生?他回答:在教学与演奏两者之间,我更偏向于演奏。“演奏是一种享受。每一次在台上演出,第一是对自己的考验,第二是证明自己的实力,第三是享受音乐。”

在深圳交响乐团的六年时间里,郭帅随团走遍了世界许多国家。

他说,除了南美洲、澳洲没有去过,其他洲基本都去过了。无论到哪里演出,观众的反响都不错。2014年,郭帅随团访问东欧演奏中国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得到当地民众与华侨的大加赞赏。深圳交响乐团曾连续两个春节到美国演出并取得了成功,得到了指挥家与当地观众的高度评价。2016年,受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邀请,郭帅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担任独奏,演出获得一致好评。他还多次被知名乐团以客席身份邀请,与中外著名指挥家多次合作担任独奏与首席的演出。郭帅认为,一个演奏家对音乐的态度、对演奏的态度是否端正很重要。“演奏时,你是否对得起你的观众,对得起你的内心?摸着良心去拉琴,这是很重要的。还有,你对音乐的理解,你的知识能不能支撑起你的技术?”他接着说:有些人技术很棒,手指跑得很快,声音也很干净,但是他拉的音乐就是不好听,为何?因为他深度没有到,缺少内涵,只是把音符完成的很好,对曲作者的了解和对作品的内涵把握得不够。

郭帅使用的小提琴

郭帅在新加坡使用的小提琴是新加坡一位提琴收藏家无偿赞助他的乐器。郭帅称自己也拉过许多名琴,“泰斯套瑞”“马基尼”“斯特拉迪瓦里”等琴他都拉过。目前郭帅手中有一把近现代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四个提琴制作大师之一“卡皮丘尼”制作的小提琴。他说,梅纽因等国外提琴演奏大师都曾用他的琴,说明“卡皮丘尼”的琴很受专业人士青睐。

郭帅表示:“我喜欢声音很大、很直接、很听话且要什么有什么的琴,这种琴拉着很顺手,很过瘾。”

采访结束前,我问郭帅对远景有什么规划?他沉吟片刻道:我还没有想好,目前只想做好我份内的事情。

郭帅热爱自己的职业,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像忠诚的卫士一样,他手执乐器,守护着乐团指挥的最后一道防线……

猜你喜欢

演奏家交响乐团音乐学院
演奏家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交响乐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长江”钢琴携手国家交响乐团高原奏响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