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9-04-10骆旭婷
骆旭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为“慢性心衰”,主要因各种心肌损伤疾病致心脏排出量降低,再加上机体自身动脉供血受到影响使静脉淤血情况加重所导致,该疾病为心脏疾病发展终末期,患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身体乏力、呼吸困难、睡眠质量差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临床治疗期间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病情稳定,更好的身体恢复[2]。相较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更明显,可起到良好的治疗辅助作用,笔者选取临床资料对人文关怀护理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出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这段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后收治的8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均有44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 61~82岁,平均(71.55±3.58)岁,体质量17-26kg/m2,平均(21.53±1.51)6kg/m2;在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20例,年龄62-83岁,平均(72.53±3.56)岁,体质量 18-27kg/m2,平均(22.52±1.53)6kg/m2。两组数据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监测,遵医嘱严格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方法、服用剂量、应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避免引起患者心理上的恐慌。同时,护理人员应实施适当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上嘱咐患者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注意多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1.2.2 研究组 在行常规护理模式同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慢性心衰病程长,患者多数时间需卧床休息,以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负面情绪,而负情绪会对大脑皮层-肾上腺素系统造成影响,进而增加心脏负担。护理人员要认真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制定有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时护士要态度亲切、语言温柔,并对患者的隐私表示充分尊重,给予支持、鼓励,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与照顾,缓解心理压力、平和心态,更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2)个性化护理:静脉滴注治疗慢性心衰的输液时间较长,患者行动受限,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理上的不适感,护理人员却具有熟练的穿刺技巧,尽可能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输液期间可通过聊天或电视、音乐播放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提高其生理舒适度。另外,慢性心衰患者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护理人员应实施舒适的体位护理,取半卧位,抬高患者床头,避免呼吸道受阻。
(3)健康教育指导: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贯穿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向患者进行慢性心衰疾病相关知识讲解,并告知严格遵医嘱接受治疗对病情控制、身体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可予以治疗成功案例讲解,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4)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确保空气流通顺畅,温湿度调节,温度在20-23℃、湿度50-60°,确保患者身体上感到舒适。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的采用抑郁SDS、焦虑SAS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后对相关数据予以整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明存在着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慢性心衰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与SAS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与SAS情况(±s)
组别 例数(n)SDS SAS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44 44护理前54.35±9.01 54.97±8.67 0.329 0.371护理后37.72±6.45 49.97±5.98 9.238 0.000护理前55.26±7.46 55.45±7.42 0.120 0.452护理后35.74±6.02 50.39±8.44 9.374 0.000
3 讨论
慢性心衰发病率高,除及时有效治疗外,临床上还必须对治疗期间合理科学护理措施的实施十分重视[4]。常规护理形式比较单一,护理人员只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开展护理措施,所有疾病均重视基础生理护理,往往忽视对患者心理上的干预,系统性、针对性差,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其临床效果不比人文关怀护理[5-6]。人文关怀指的是护理人员表现出对患者爱护、关心的一种护理模式,不仅重视基础生理护理,还注重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护理人员会在掌握病情的基础上全程围绕患者展开护理服务,充分尊重患者隐私,确保其治疗期间生理上的舒适度,从而更好的发挥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理念,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7]。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时,护理人员对慢性心衰患者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消极负面情绪,平和心绪、减少心脏负担,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更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个性护理、环境护理均可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理舒适度;健康教育指导既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加深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又可在过程中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与好感,从而更好的体现了健康教育宣传的时效性。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慢性心衰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较常规护理组更低,由此可见,该种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治疗期间的心态改善,利于疾病治疗顺利展开,护理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更有利于病情控制、身体恢复,因此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