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堤:“一束绚丽的玫瑰”
2019-04-10
(19 0 6-195 8年)
丘堤这个名字对青年艺术家甚至有些年长者都有些陌生。她是西方艺术评论家笔下“一束绚丽的玫瑰”,她是民国六大“新女性”、“闽东四才女”之一,她是中国近代艺术代表人物庞薰琹的妻子,她是用自己的艺术基因滋养了三代画家的伟大女性。
丘堤出生于福建霞浦的商人家庭,1922年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25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西画,毕业后随哥哥去日本游学。两年后,她回国并结识了留法回国的庞薰琹,之后参加了决澜社的展览并做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研究所西洋画组的研究员。
丘堤这个名字和中国早期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团体决澜社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决澜社奖的艺术家”,丘堤的绘画天赋足以令20世纪30年代中国男性艺术家汗颜,她的名字也刻入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她通常被当作大画家庞薰琹的妻子简单介绍,但丘堤作为一位独立的现代美术家,特别是中国现代女画家中的翘楚,值得更多的美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当时中国画坛的有识之士,对丘堤在内的新女性给予高度评价:“丘堤她们共同书写了一代中国女性的精神历史,共同铸就了中国女性艺术家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一代女性画家的‘画魂’”。
1933年10月10日,决澜社的第二次展览开幕,丘堤的作品《瓶花》赢得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决澜社奖”。《瓶花》构图十分奇特大胆,却塑造严谨,格调明快又刻画精到,是一幅富有现代气息的佳作。
另一幅作品《春》以女性裸体为主体,形象处理概括简约,基调浪漫轻快,体现出一种女性解放的倾向,这种以裸女直呈画面的直白女性表达,在同一时期的女性作品中并不多见。婚后的丘堤迫于生活的压力,又经历疾病困扰,同时又对丈夫的事业给予很大的支持,极少再有公开的社会活动。于是在艺术史的记录中,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被时光淡忘的一员。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丘堤绘画的主题多是家人朋友的肖像,以及花卉题材,并且数量相对较少。这些作品大多透露出一种家庭生活的恬淡静谧之风,少了早期作品《春》《瓶花》里的那种自觉意识。
丘堤的画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沉静、抒情,非常富有诗意,又具有非常强烈的现代感。而在这些画面背后却是她反抗陈腐、反抗保守的一生。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第一代女性油画家,丘堤反抗陈腐保守,向传统绘画提出了挑战,与许多男性艺术家站在一起,为新中国的美术现代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也许仅仅是投入了一颗石子,仅仅激起一点涟漪,并未向宣言中提出的“狂飙”。但我们更感谢他们敢于投石、敢于探索的勇气,在索求中国美术未来的方向和出路中作出的尝试应该值得肯定。
近几年,画坛民国绘画作品重放异彩,拭去时光的尘埃,丘堤如同一幅绮丽的画卷,缓缓铺展,向我们展现她的美丽。
丘堤《幽色在野》布面 油画49×39cm 中国嘉德2013秋拍“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 成交价:534.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