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与普通超声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9-04-10王贵婷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1400
王贵婷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天津 3014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与普通超声技术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目的: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乳腺肿物检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与普通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良性肿块诊断准确率、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以及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89%、96.30%和93.33%,对照组良性肿块诊断准确率、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以及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22%、87.04%和81.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物的诊断准确率高于普通超声技术。
乳腺癌是指作用于患者乳房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相关数据统计,乳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占比达到10%[1-3]。乳腺癌危害较大,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确诊对于后续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目前临床用于乳腺肿物诊断的方法有很多种,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本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与普通超声技术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乳腺肿物检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包括良性患者36例,恶性患者54例。36例良性肿物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脂肪坏死结节1例、不定形胶冻样物质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腺病10例以及纤维瘤21例。54例恶性肿物包括黏液癌1例、髓样癌2例、导管原位癌8例以及浸润性导管癌43例。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48.67±7.02)岁,肿物直径为0.38~4.21cm,平均(1.68±1.05)cm。
1.2 方法
普通超声技术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5~14MHz,让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乳房部位采用多切面进行扫描,注意对患者腋尾部以及腋窝部位进行扫描[6]。观察肿块的代销、形态、方向、钙化以及回声等特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肿块的血流状态进行检查,通过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肿块动脉血流收缩期的阻力指数以及峰值流速。
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采用ABVS系统,设置探头频率为5~14MHz,设置中心频率为11MHz,扫描深度最大为6.0cm,扫描长度为16.8cm,视野宽度为15.4cm。让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平静呼吸,根据患者乳房大小设置仪器预设条件,对乳房的正位、内侧位以及外侧位分别进行扫描,如果患者乳房较大,可采用上下位扫描方式[7]。扫描结束后实施三维重建,完成乳腺冠状面、矢状面的整个图像,进而观察肿块的代销、形态、方向、钙化以及回声等特征[8]。
1.3 观察指标
选取两组检查结果对乳腺肿物的诊断准确率作为观察指标。
1.4 判定标准
两种检查方法均严格按照BI-RADS诊断分类标准开展分级诊断。0级表示资料不全,需要再次进行评估;1级表示肿物异常不明显;2级表示肿物为良性病变;3级表示肿物为可疑性良性病变;4级表示肿物为可疑性恶性病变;5级表示肿物为高度可疑性恶性病变;6级表示肿物为恶性病变。将1~3 级认定为良性,将4~6级认定为恶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肿物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良性肿块诊断准确率、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以及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89%、96.30%和93.33%,对照组良性肿块诊断准确率、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以及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22%、87.04%和81.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查方法肿物检出率对比分析(n/%)
3.讨论
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相比传统超声技术,其主要优点主要体现在可以对病灶部位开展自动连续扫描,系统能够同步获得将乳头至胸肌乳腺腺体的所有层面显示出来,有助于发现腺体周围病变以及小体积的病灶,最大程度降低漏诊率[9]。此外,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肿物后方边界以及腺体结构等,均能够清晰地显示,有助于对乳腺肿物进行诊断[10]。
本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乳腺肿物诊断准确率为93.33%,对照组乳腺肿物诊断准确率为8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物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普通超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