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9-04-10陈汉章龙海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漳州363100
陈汉章 龙海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 漳州 3631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患者平均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CT检查方式,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式,对比2018年11月29日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检查费用与梗死灶检出率。结果:根据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证实,实验组检查时间比对照组长,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梗死灶检出率超过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中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能够提高检出率,且临床诊断价值明显。然而,核磁共振检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检查费用较高,所以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确定检查的方法。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疾病的一种,主要是患者脑内的深穿支细小动脉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血管壁的结构有所变化,阻塞血液流通进而出现梗死[1]。因为脑深部动脉大部分是末梢支,所以供血的能力和范围不大,所引发的缺血性坏死不大,因此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小,以囊性病灶为主[2]。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采用CT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两种方法,其特异度与灵敏度都相对较高。为深入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以下进行临床诊断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54~76岁,平均(68.34±3.21)岁。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55~73岁,平均(68.22±3.25)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指标,经SPSS19.0软件处理后发现不存在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CT检查方式,在患者处于仰卧位且平静的时候,选择型号为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128层4D螺旋CT机展开CT扫描,且最薄层的厚度在0.625mm,保证螺距控制在1.375:1条件下,由患者的颅顶至枕骨打孔方向扫描。
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式,在患者处于仰卧位的时候,选择使用型号为德国西门子1.5T AVANTO核磁共振仪,针对患者展开检查。此仪器的磁体为超导磁体,在2D模式之下,最小层厚达到0.9mm。而在3D模式下,最小层厚为0.2mm,扫描患者的头部病灶。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检查费用与梗死灶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上所研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全部数据都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对比、检查费用对比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患者梗死灶检出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数值判定标准为P<0.05,证明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对比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和检查费用发现,实验组临床诊断所需要的检查时间比对照组长,且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梗死灶检出率对比
根据两组患者梗死灶检出率对比结果分析,实验组的梗死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对比(x±s)
表2.两组患者梗死灶检出率对比(n/%)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疾病中占比达到25%,此疾病的发病率与复发率较高[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内血管壁结构会有所变化,导致阻塞脑内深处的小动脉,最终在脑内产生腔隙。一般情况下,病灶的直径0.2~15mm[4]。若患者治疗不及时,会对其脑内神经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瘫痪或者是死亡。为此,尽早诊断腔隙性脑梗死十分重要。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式,检查的时间与检查费用和对照组的差异性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梗死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可以成功检出细小的病灶,并对患者脑内梗死的情况加以反应,为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效地遏制病情的恶性发展。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检查方式应用与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可以将患者脑内病灶的状况真实地反应出来,临床诊断价值明显[5]。但是,核磁共振检查的时间与费用比CT检查高,所以在选择检查方法的时候,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