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晴

2019-04-10张晓风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张晓风阳光孩子

○张晓风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四下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没有了。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我走向畦田,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股婉转的气流。我抬头望天,又误以为自己是明灿的阳光。我的心从来没有这样宽广过,恍惚中忆起一句经文:“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我第一次这样深切地体会到造物的深心,我就忽然热爱起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来了。我渴切地想对每一个人说声早安。

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住在郊外的陈,觉得非去拜访她不可。人在这种日子里真不该再有所安排和计划,在这种阳光中如果不带有几分醉意,凡事随兴而行,就显得太不调和了。转了好几班车,我来到一条曲折的黄泥路。天晴了,路刚晒干,温温软软的,让人感觉到大地的脉搏。一路走着,不觉到了,我站在竹篱面前,连吠门的小狗也没有一只。门上斜挂着一把小铃,我独自摇了半天,猜想大概是没人了。低头细看,我才发现一个极小的铜锁——她也出去了。

我又站了许久,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想要留张纸条,却又说不出造访的目的。其实我并不那么渴望见她,我只想消磨一个极好的太阳天,只想到乡村里去看看五谷六畜怎样悦纳这个日子。

…………

渐近日午,光线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调开始变得浓重。记得读过段成式的作品,我独爱其中一句:“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想不到我也有缘领略这宁日的静趣。其实我所欣赏的,前人已经欣赏了;我所感受的,前人已经感受了。但是,为什么这些经历依旧这么深刻,这么新鲜呢?

身旁有一袋点心,是我顺手买来打算送给陈的,现在却成了我的午餐。一个人,在无垠的草场上,咀嚼着简单的干粮,倒也十分有趣。在这种景色里,不觉饿,也不觉饱。吃东西只是一种情趣、一种艺术。

我原来是带了一本词集子的,却一直没打开,总觉得直接观赏情景比间接的观赏要深刻得多。饭后有些倦了,我才顺手翻它几页。不觉沉然欲睡,手里还拿着书,人已经恍然踏入另一个境界。

等到醒来,我发现几只黑瘦的羊正慢慢地啮着草,远处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叼着一根长长的青草。我抛书而起,在草场上迂回漫步。难得逢上这个安静的下午,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回头再看看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儿羡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几只羊依旧低头啮草,恍惚间我觉得它们嚼的不只是草,还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日影稍稍西斜了,光辉却仍旧不减,在一天之中,我往往偏爱这一刻。我知道有人歌颂朝云,有人爱恋晚霞,耀眼的朝阳和幽邃的黑夜都惯受人们的钟爱。唯有这样平凡的下午,没有一点儿彩色和光芒的时刻,常常会被人遗忘。但我情不自禁地喜爱并且瞻仰这份宁静、恬淡和收敛。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茫茫草原,就只交付我和那看羊的孩子吗?叫我们如何消受得完呢?偶抬头,只见微云掠空,斜斜地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看着看着,我就忍不住发出许多奇想。记得元曲中有一段,它这样述说一个人不能写信的理由:“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而现在,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头上,我却又苦于没有云样的笔。其实即使有笔如云,也不过随写随抹,何尝能描绘造物之奇。至于和风动草,大概本来也想低吟几句云的作品,只是云彩总爱反复地更改,叫风声无从传布。如果有人学会云的速记,把天上的文章流传几篇到人间,该多么好呢。

痴想之间,我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连它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半天朱霞,粲然如焚,草地在映照下也有三分红意了。不仔细分辨,会误以为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时已把他的羊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也就隐入一片暮霭中去了。

我站起来,摸摸石头,石头还有一些余温,空气中却沁进几分凉意了。有一群孩子走过,每人抱着一怀枯枝干草,忽然见到我就停下来,互相低语着。

“她有点儿奇怪,不是吗?”

“我们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远足的。”

“我知道,”有一个较老成的孩子说,“他们有的人喜欢到这里来画图。”

“可是,我没有看见她的纸和她的水彩呀!”

“她一定画好了,藏起来了。”

得到满意的结论以后,他们又一同归去了。远处有疏疏密密的竹林,掩映一角红墙,我望着他们各自走入他们的家,心中不禁怅然若失。我想起城市的街道,想起两侧壁立的大厦,人行其间,抬头只见一线天色,真仿佛置身于死荫的幽谷了。而这里,在这不知名的原野中,却遍地泛滥着阳光。人生际遇不同,相去多么远啊!

我转身离去,落日在我身后画着红艳的圆,而远处昏黄的灯光也同时在我面前亮起。这种壮丽和寒碜成为极强烈的对照。

遥遥地看到陈的家,已经有了灯光,想必她是倦游归来了,我迟疑了一下,没有走过去摇铃,我已拜望过郊上的晴朗,不必再看她了。

走到车站,我总觉得手里比来的时候多了一些东西,低头看看,依然是那一本旧书。这使我忽然迷惑起来,难道我真的携有一张画吗?像那个孩子所说的,“画好了,藏起来了”。

归途上,当我独行在茫茫的暮色中,我就开始接触那幅画了。它是用淡墨染成的晴郊图,画在平整的心灵素宣上,在每一个阴黑的地方向我展示。

(节选自张晓风《画晴》,有改动)

解读

张晓风的文字充满诗情画意,因为她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文章标题是“画晴”,就是描绘晴天里她所感受到的一切。雨过天晴,她“独自微笑着、欢喜着”,没有预约,去拜访郊外的陈姓朋友。虽然朋友不在,她却没有因此失望,独坐树荫下,沉醉于风景之中,“吃东西只是一种情趣、一种艺术”。文章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分别描绘上午、中午、傍晚三幅大自然的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笔随心走,情随景迁,上午喜悦,中午陶醉,傍晚恬静,流连忘返。文中比喻、拟人的运用颇多,描写生动形象,浑然天成。多处对比的使用,让读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张晓风阳光孩子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母亲的羽衣
走,出发!
张晓风的羞愧
如果我看不懂
坠星
走在阳光路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