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之路 不可已矣
2019-04-10
明,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会意字之一。自甲骨文始,明字就是由“日”字和“月”字共同组成,表示日月相推、交相辉映的明亮之相。随着人们语言运用不断地深入发展,明字已由日月之辉这一朴素的认知,演化出许多“光明”之外的引申义,同时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直到今天,明的内涵意义仍然在不断丰富、发展,但是人们对明的追求,古往今来不曾改变,俨然成了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特别是在修身明己、为政明时以及为官明志三个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修身明己
孔门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明,孔子回答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谮,指的是谗言;愬,指的是诬告。不管是面对涓涓溪水般不绝于耳的挑拨,还是面对汹涌袭来如切肤般痛苦的诽谤,都不能丧失理智,这就算是明了。但要想做到这两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宋高宗听信谗言,冤杀岳飞,落下一个“昏君”之名;曹操难忍其愤,怒杀孔融,非为明也。所以,明作为一种修行准则,是对个人道德修养提升的一个重要要求。
明中所蕴含的修身智慧有两个维度,老子曾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聪明的人懂得如何识人用人,知人善任。“知人者智”以了解他人为前提,拥有知人的智慧,就可以无往而不利。纵观古今,但凡可以成就大业者,无不拥有知人之明。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而“自知者明”,无疑要求更高。人在生活当中难免会被谮、愬所惑,要避免这种祸患,就要从提高自我修养入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史记·商君书》中的一句话:“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所谓“内视”,就是要求我们常常自省。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不止一次地反省自己,为人出谋献计有没有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时常温习。这些行为看似简单平常,却是从生活细节入手,讲的都是如何自省,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修正自身的问题。曾国藩有写日记自省的习惯,虽然他每次写的内容都非常简短,但是有一件事情他总会悉心记述,用以自省,那就是“晏起”,也就是睡懒觉的毛病。他非常痛恨自己晏起的毛病,就在日记中痛骂自己“又晏起,何以自解”“晏起,绝无警惧之意矣”等等。后来,曾国藩通过不断地修己,终于克服了晏起的毛病。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要时时自省。要明确自己身上的问题,要敢于正视,并及时作出改正,真正做到有“内视之谓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同时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要当面锣、对面鼓,揭伤疤、不怕痛,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才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为政明时
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中,记载了桑弘羊的一句话:“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说的是聪明的人会根据时间的不同而改变行事策略,有智慧的人会随着事情的改变而变换处理问题的方法。
桑弘羊认为“明者”首先要做到“因时而变”。处理事情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但也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情境、形势的不同而灵活变通,要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事物发展的要求作出应有的调整。这句话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一种破冰前行的勇气,更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对每名党员干部来说,日常工作生活中都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调整,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其次,要能防患于未然。司马相如《上书谏猎》中有云:“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意思是说,要善于发现隐微处的祸患,及时将之扼杀于萌芽之中。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语出汉代陈宠的《清盗源疏》。原文为:“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是说严重的事是以轻微的事为开端的,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汉初淮南王刘安的谋士伍被认为,“聪者”要“听于无声”,是说在无声处听有声;“明者”要“见于未行”,是说要于无形处见有形,强调的是思维要有前瞻性、预见性,要懂得未雨绸缪。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培养创新思维,要敢于在“无声”“未行”之处抓住顺应时代发展的“风口”。“机会需要创造,创新才有机会。”创新之路不是一片坦途,会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在日常的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
为官明志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名言,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了。这句话,看似通俗易懂,却对做人做官有着深刻的启示。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强,就会在各种“雅好”面前迷失心智,泥足深陷;如果功利心太重,势必缺乏长远的目光与恒心。所以,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心态决定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有定力,有了定力,才能明确志向,安心工作,增长才干。
诸葛亮在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以自己一生的经历,来告诫诸葛瞻要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明志,宁静修身以致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引用这句话来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力戒浮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经济繁荣带来了诸多的物质诱惑,难免会有公权私用的冲动,因私而废公。此种情境,古来有之。于是,明人年富便以“公生明,廉生威”六字作为自己的官箴,可谓字字警策,句句药石。它诠释了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公,二是廉。如果为官不公,则不能明辨是非;如果为人不廉,则毫无威信可言。我们所熟知的包青天、海瑞和于成龙等等,都是历史上大公无私、清正廉明的贤官表率。北京故宫乾清宫正殿悬挂着顺治皇帝御书的“正大光明”匾额,无不凸显着“明”字的重要性,为官为人都要言行坦荡,心怀光明的铁律准则。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党员干部要公私分明、严格自律、克己奉公,要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