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产学研教育背景下现代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策略
2019-04-09吕文刚柯盛朱晓闻
吕文刚 柯盛 朱晓闻
摘 要: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智慧工匠人才。本文着重探讨了基于产学研教育背景下现代水产智慧工匠人才的培育策略。在解读工匠精神和现代产学研教育的基本理念基础之上,从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以及工匠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了不同类型智慧工匠人才培养策略。本文将奠定探索实践水产智慧工匠培养方式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产学研 水产 智慧工匠 人才培养
一、产学研教育背景
1.解读中国工匠精神
2016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众多学者的思维过程不约而同地以“工匠”为着力点,通过分析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工匠的成长历程、工匠的作品等,将对“工匠精神是什么”的本质属性的追问转换成“什么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悟。不同国家对工匠精神的解读不尽相同,如美国,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将创新力作为美国工匠精神的内在本质;日本匠人具有兢兢业业、不计较工本、苦心钻研等内在品质,将“坚持制造最优秀的产品”作为日本工匠精神的诠释;在中国古代,工匠精神主要以“正德、利用、厚生”三事为原则,蕴含了古代工匠以德为先的精神特点[2]。在中国现代,德行修养仍作为工匠精神的首要要求与基本特点。笔者认为,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工匠精神赋予更多内涵。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按乃度程的工作标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诚信自律的做人准则和经世致用的利民情怀是现代智慧工匠的基本精神特点。工匠自身的技能和技艺是他们的物质载体和根本的职业生涯的追求,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的气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精神面貌[3]。然而,现代中国生产制造等行业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对利益的过分追逐,对发展的急功近利倾向越来越明显,“工匠精神”缺失,所以重塑“工匠精神”,成为现代中国各行各业奋力发展的要求。
2.解读水产智慧工匠
农业同样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智慧工匠。一个拥有工匠精神的国家的农业,少一些不良农产品,多一些优质农产品[4]。其实我国农业领域从不缺乏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精耕细作严谨的方式和态度。但是到了近代,由于科技发展,传统农牧渔业操作方式日显陈旧,在趋利的背景下农业工匠精神不断衰退。面对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重塑农业“工匠精神”和培养智慧工匠,助推我国农业进入质量时代,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分必要[5]。笔者认为,在水产领域内,工匠精神和智慧工匠表述如下几个方面:1)水产智慧工匠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意识;2)具有良好的思维和超强的解决能力,有非常强的逻辑推理能力;2)有着较高的自我推动力和影响力,拥有冒险精神;3)极强的个人综合管理能力,面对责任,勇于担当;4)具备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互助互学的为人处世风格;5)正德、利用和厚生融于六腑。
3.解读产学研教育
产学研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有效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根据专门人才的培养计划,采取教学、科研、生产3结合的育人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办学方式[6]。
二、水产智慧工匠培育路径
1. 定位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全国涉及水产专业的专、本科院校约有100家,其中本科院校已逾50家,年毕业生达6000逾人[7]。不同级别的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尽相同。例如广东海洋大学以 “海洋使命、务实创新、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为培养目标;以“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终身学习,培养学生三种能力——适应不可预测的新环境的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理念;构建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型、实用技能型和复合型现代渔业高层次人才[8]。中国海洋大学坚持“引领学科发展、强化教研结合,培养水产精英”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水产领域领军人物和创新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9]。培养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应以培养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专业基础扎实、水产技术娴熟和创新能力强的水产专门人才为目标。
2.优化培养计划
目前,众多开设有水产专业的高校,招收水产专业的学生大多来源于第一志愿未能如愿进而接收调剂而来,或是其它专业招满余下名额被迫调剂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相对较少。总体而言,入学本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不高。所以,优化和完善培育计划显的十分必要。对水产人才,尤其是未来智慧工匠人才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大力改革和优化完善,从而制订出符合智慧工匠人才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使之更符合不同应用趋向的高端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需要。完善解决专业培养方案的单一化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10]。
3.纵向优化教学改革
(1)高水平教学团队的组建
针对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目标,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确定每位教师具有承担相应课程的高水平理论知识和高标准技能,能够很好的满足智慧工匠人才发展的需要。不唯职称、只注重教学效果的组建优质教学团队。建立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学科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课程组和智慧工匠人才培育为中心的教学团队。
(2)分类测评
水产智慧工匠不但是指能够掌握水产技能(育苗技能、养殖技能等)的技能工匠,还包括高管理水平(团队管理、营销管理等)的管理工匠和科研水平突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的科研工匠等,而所有类型工匠均应具有工匠精神。所以,对待水产智慧工匠的培养,要坚持分类测评,综合培养,重点发展的培养原则进行。在水产基本知识与技能都已掌握的情况下,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分类测评。测评原则以平时表现、知识水平和个人发展潜能为主。
(3)优化课程体系
目前,开始水产专业的高校都具有一套完整的授课体系。所开设的课程都是按院校内教师团队能够教授的课程为主,无论学生感不感兴趣都要进行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岑差不齐,一批批的学生被补考。所以,以培养各类型水产智慧工匠为目标而设定的课题体系要加以优化。首先,所有学生应该学习水产类专业基础知识,保证各类学生能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其次,根据分类测评结果,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进行选课学习,然而,现在部分院校,允许学生跨专业学习,都规定转专业名额比例,其毕业是以所跨专业毕业。从而使得本专业知识学习不扎实,所跨专业知识同样不扎实。所以,在培养水产智慧工匠人才的课程体系里,虽然允许学生根据兴趣跨专业学习,但是,在毕业时仍以本专业毕业,这样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同时,根据水产专业所需去学习知识。
(4)大力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水产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学科,学生除了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校内研究基地,给本科生在创新活动和毕业论文等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形成教育的深入变革。
三、水产智慧工匠培养模式
1.应用型工匠人才的学徒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为探索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11]。水产智慧工匠培育过程坚持以理论+实践为导向的方法开发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和生产实践开发课程,以学习理论知识为背景,以实践过程为主线,建立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二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形成“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工厂实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2.科研型工匠人才的亚硕与亚博模式
广东海洋大学贝类增养殖团队刘志刚教授多年从事水产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研究工作,对水产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亚硕模式”。该模式是参照硕士培养的一些做法,把硕士培养模式部分地引入本科人才培养中,从而培养高素质精英式本科人才的一种创新培养模式[12]。该模式具有做法为,首先,根据本科学生兴趣爱好,配备导师,制定培养目标;再者,为本科生提供进实验室项目立项,使本科生提早接受额外的学术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最后,对亚硕模式培养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笔者认为,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仅对本科生,对硕士研究生而言,同样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已具备较好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对其培养应采用“亚博”模式,即用培养博士的方法对硕士进行深化培养,使其对水产领域的某一方向更为专注,研究更为深入,换言之,使其对某一方向 “精雕细磨”,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更多成果。
3.管理型工匠人才的校企联合模式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切实将工匠精神与技能教育、企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其充分融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13]。对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而言,尤其是水产管理型工匠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更为适合。笔者认为,该模式培养水产管理型工匠人才的做法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校企双方通过开展特色或绿色招生通道与体制研究,实施人才共育、师资共管、基地共建;其次,学校通过综合测评,把具有管理潜质的优秀学员推荐给相应的水产企业,水产企业提供相应的挂职锻炼岗位接收学员;最后,经过一段长或短的时间挂职锻炼,企业根据学员业绩进行综合测评,并将综测结果反馈给学员单位及学员本人,对优秀学员企业可决定特招特聘,提供薪金待遇,使其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四、制度保障
1.在学激励
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学历而言,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对专业技术而言,包括有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和高级技工。对于在学期间的学生,国家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贴,但是补助额度极小。所以水产类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在校学生实施奖励与激励政策。1)加大导师申请项目的激励力度,使在校导师具备足够的研究经费,这样可使加入研究的学生有一定的劳务经费;2)完善内在激励机制,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成就感激励等激励方式,促进学生对学科深入了解,增强专业认同感,提升专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从而增强学习动力;3)通過挑战性激励和责任激励等,科学引导学生树立个人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多元化发展;4)优化与完善产学研教育模式,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所合作[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感知意识,拓展知识面,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就业导向
(1)科研型工匠人才的就业
水产类专业培养的科研型人才将成为水产科研院所、高校提供研究生生源。学校按照优选、优培和优荐的原则向高等学府和高等教育与研究院所推荐优秀本科学生就读硕士,推荐优秀硕士就读博士,推荐优秀硕士和博士出国深造和进修。也可推荐优秀科研型毕业生到知名度强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2)应用型工匠人才的就业
水产业良好发展更加需要掌握较高知识,但是同时也能够熟练应用技能和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该类人才类似于一线工人,需要在企业一线从事高技能操作、设计和生产工作。培养的应用型工匠人才主要为龙头企业、大型国企提供高级技术人才,所以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还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当成是重点培养工作。同时,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也能够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继而促使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方向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3)管理型工匠人才的就业
此类人才将面向水产行业技术推广、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行业。首先,学校要与渔业主管部门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与所在地和周边省市渔业主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本专业学生。其次,深化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可挂职锻炼的管理岗位,经综合测评,选留优秀学生从事管理工作;最后,大力支持本专业学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15]。
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大国,根据时代的发展,中国水产业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需要高素质水平的水产人才。同时,现代水产业具有科技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显著特征,更需要理论水平高、实践性和创新能力强的现代水产智慧工匠人才。探索一条在产学研教育背景下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水产智慧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克强.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2016.
[2]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3]薛栋.中国工匠精神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5):8-12.
[4]周华.做农业也需要“工匠精神”[J].农村新技术,2016,(9):卷首.
[5]王玉东.重塑农业“工匠精神”增加農产品有效供给的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5-128.
[6]赵文,赵兴文,王吉桥,等.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水产养殖应用型人才[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6):280-283.
[7]唐东东.水产业模式之变凸显人才“缺口”[J].当代水产,2009,(1):12-13.
[8]http://www1.gdou.edu.cn/Scxy/ArticleList.aspx?id=3&pid=21
[9]http://scxy.ouc.edu.cn/5e/39/c5828a24121/page.htm
[10]徐良梅,冯佳炜,李仲玉,等.动物生产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5):183-185.
[11]王芳,罗胜华,裴琴,等.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制造业工匠人才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99-100.
[12]刘志刚,谭北平,张建东,等.导师制下“亚硕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水产精英人才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224-226.
[13]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2):36-41,68.
[14]朱晓闻,陈刚,吴勇.基于水产学科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15-116.
[15]胡梦红,张文博,胡忠军,等.优化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水产养殖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39-39.
作者简介
吕文刚(1983—),男,讲师,从事水产经济动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