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开展

2019-04-09李波

关键词:有效情境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李波

【摘 要】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间参与“情境、活动、体验、探究”的互动过程。因此,如何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就成为教师备课、上课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30-01

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点都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亲身经历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

一、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在学习“1—5的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去动物园”的情境: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大象、小鹿、犀牛……悠闲地漫步在草地上,天上小鸟在飞、白云在飘,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动物。同学们真的好像来到了动物园,非常兴奋,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說看到了羚羊,有的说看到了大象,有的说看到了犀牛,这时一个同学说:“我看到了2棵树。”教师表扬了他:“你真能干,不仅看到了树,还会用2说出树的多少,你能带领大家一起数数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能用数来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在愉快的参观中,“1—5数的认识”这个主题也随之展开。

二、通过有效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人类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促使人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同样,学习一门知识也需要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心。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根据课本知识制作教学提纲,并根据提纲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毫无新意可言,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讲解同样的知识也会感觉到很无趣,更何况在讲台下听讲的学生了。这样的数学课堂毫无效率可言。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小学生不断思考,而在这种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小学生的思维不会活跃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慢慢地学生会感觉听不懂,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情景课堂中教师通过设置各种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对各种情景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不但不会感觉到枯燥,还会感到很有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好奇心有了,学生就会自觉的去探索学习数学,数学课堂的效率会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在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部分《乘法》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动画,站成六排四列的学生除了可以用6+6+6+6的方法计算人数之外,还可以用6*4来计算,帮助小学生认识到有些加法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就会感到好奇有趣,认识到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共通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三、通过有效情景的创设,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教学的成功与否不能仅仅取决于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配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数学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指导。情景教学可以有效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在创设情景的时候可以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情景比较感兴趣,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间的联系。教师在创设情景的时候将小学生的想法融入其中,在课堂上进行情景表演时,学生发现自己的观点被教师采纳,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情景课堂中,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也会得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会更加亲密。通过情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师生间的共同问题,师生间的互动也会越来越多,共同创设高效课堂。例如,在《认识钟表》部分的教学中,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要帮助小学生认识钟表的各部分,数学教师可以拿着一个钟表向小学生提问,“钟表有几个指针?”“钟表的每个指针分别是什么意思”。小学生的表现能力都比较强,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会争先恐后的踊跃回答,这个互动过程既锻炼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帮助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增强了师生感情,活跃了课堂氛围。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进行指导,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学习意识。

四、设置生活情境,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学生有着好动的特性,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很难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周围的事物对于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设置相应的生活情境,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注意力可以高度的集中。例如,教师在讲述《两位数加法》时,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这样的讲述:“同学们老师今天想要带你们去动物园游玩,你们想去么?老师知道你们很想去,但是现在老师遇到一些麻烦。我们学校有两台汽车,每台汽车可以乘坐60人,一班有学生35人,我们班级有学生33人,三班有学生四十人。怎样的安排才能使得每一名同学都能去动物园游玩呢?”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当学生讨论完毕公布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在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其意义,并且注意一些具体问题,掌握好运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积极地让情境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让情境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让情境回归生活。这样会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教学情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