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内阁制度看封建皇权的演变
2019-04-09周硕人
周硕人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深厚。史学界认为:中国古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给我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封建皇权体制和思想得以确立。此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皇权得以不断强化。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是加强封建皇权的一次变革。内阁制度从产生到发展,都在为君主专制服务,从中能一觑封建皇权的演变过程,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明朝 内阁制度 封建皇权
【中图分类号】K248;D6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40-02
引言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六帝,统治长达276年(1368年-1644年)。中国古代的十大盛世中,其一就是明朝的永乐盛世。永乐年间,国富民安,经济文化繁荣,为封建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封建政治制度是皇帝的统治根基,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封建统治的骨骼。为加强封建皇权,明朝的内阁制度形成。因此,探究明朝皇权的演变离不开对内阁制度的剖析。
一、内阁制度
(一)历史发展
我国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沿袭性。明朝初期沿用了元朝的制度,设置中书省和丞相制,后来逐渐衍生出一套专门的制度来辅佐皇帝治国理政,即内阁制度。关于内阁制度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成立期、发展期和衰落期。
萌芽期:明朝初年,胡惟庸任右丞相,因独断专行,大有相权胜于皇权之势,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不满。明太祖朱元璋借机除去胡惟庸后,紧接着废除了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分权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黄权虽然得到了加强,但是这在无形中加重了皇帝的工作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必然会另外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辅佐自己处理政务。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朱元璋仿照宋朝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以顾问的身份参与政治活动。这为此后内阁制度的形成埋下了种子。
成立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因此特别组建了皇帝的“助理”团。根据史籍记载:“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之预机务自此始。”内阁正式诞生。内阁有议政权和执行权,但没有决策权。一切事务都必须听命于皇帝。因此,内阁只是服务于皇帝的私人机构,并没有实际权力。
发展期:明朝中期,内阁越发权威职重,监管六部尚书,一跃成为皇帝的决策机构,左右皇权决策。到张居正改革内阁时,内阁俨然成为政府运转的核心,此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几乎权如宰相。
衰落期:到了明朝后期,万历皇帝朱翊钧不理朝政,无视内阁和廷臣,内务机关几近瘫痪,直至明朝陨落。清初虽沿袭明朝的内阁制度,但并无实权。内阁制度就此没落。
(二)运作模式
明朝内阁作为幕僚,听命于皇帝,前期的运作模式比较简单。根据于江泰(2014)的研究:“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这一过程再通俗一点解释的话,就是这样一个流程:满朝百官呈递奏章后,由内阁大臣翻阅后给出建议,贴在奏章上,做“票拟”;皇帝则用朱虹字做批示,称“批红”。获得皇帝批准后,内阁大臣再下发给各部门进行处理。内阁的功能就在于辅助皇帝批示和决策,由此节省皇帝处理政务的时间。
明朝中后期,由于内阁的权利不断攀升,其运作模式也日益复杂。首先,内阁大臣的工作内容不再是简单接收皇帝的任务安排。内阁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试图左右皇帝的决策。其次,六部尚书也在内阁的监管之下。其职权不仅限于前期的执行,还拥有监管六部的权利。这无异于将六部的行政职权收归于内阁之下。
(三)基本特点
明朝内阁制度从建立到衰亡,历经数百年,其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內阁在名义上始终只是皇帝的辅佐幕僚,并非有实权的行政机构。可以说,内阁从初具雏形发展到鼎盛时期,直至张居正一首操控朝务时,内阁在名义上始终只是一个辅助皇帝的工具,并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
第二,内阁与皇权关系密切,矛盾突出。内阁制度为佐政,票拟服务皇权。内阁发展时间长,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青睐程度,或者说票拟的接纳程度。皇帝政务繁多,也逐渐对内阁形成依赖之势。内阁大臣与皇帝关系密切,却没有实权,这必然会引起诸多矛盾。例如,明朝中后期许多内阁臣子致仕启归,而皇帝不准,两者之间的冲突日益严峻。
第三,内阁职权扩大,加剧内部矛盾。内阁成立前期要负责多项大小事务,例如,通知经筵事、撰拟朝廷祭告祝文、南京翰林院学士补缺等有关国家礼仪、文化、人才等职务(陶佳城,2017)。但在明嘉靖年后,内阁成员评选、任用、去留等规定模糊,阁臣内斗激烈,矛盾重重。
二、内阁与皇权
明朝的内阁制度既为皇帝而生,对皇权究竟是助力还是阻力,内阁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演变值得多维探究。
(一)皇权压制内阁
根据于江泰(2014)的相关研究,明朝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原中书省议政大权转移到翰林院,内阁建立后,又转到内阁名下。换言之,内阁的原型基础就是翰林院议政模式。内阁经历时间发展,枝繁叶茂,到张居正首辅时期更是达到巅峰。但重要的是,内阁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幕僚机构,有行政部门的形式,却没有行政部门的权力。行政权力譬如管理行政事务、享有策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内阁的功能很简单,负责上传下达,是一个中介渠道。
内阁的职能也比较简单,参照龙文彬(1956)编著《明会要》中的《明史·职官志》,内阁主要负责“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献”是内阁大学士发表的意见,上书呈奏给皇帝。皇帝接受推行称“献可”;大学士与皇帝意见向左,谏止皇帝称“替否”。这一职能暗示了内阁“顾问团”的地位,并不是有实权的政府部门。皇帝是否采纳阁臣意见取决于皇帝,阁臣地位高低取决于皇帝采用票拟的多寡。而且,内阁掌管的职务实际是六部衙门的各种杂事政务,内阁对皇权有很大的依附性。
简而言之,内阁就是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壮大的产物,是对皇权的一种维护,对明朝皇权的强化和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内阁制约皇权
明初,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废中书和宰相,集六部权力于一身,后因政务烦扰,遂建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作为顾问和幕僚。明太祖、明成祖是贤明君主,对内阁大臣有所规定,“不能侵犯六部职权,或兼领他部职务”(郭际明,1997),内阁大臣即使拥有超高声望,也不敢肆意妄为。明仁宗后,内阁大臣的地位日益显贵,官员品秩有所上升,而且监管的职务也越来越多,实现了皇帝“私人顾问”到朝廷“政务机关”的超越。权高则体大,职能虽依旧是票拟、草拟诏赦,参与协同中枢决策、顾问等基本内容,但对皇权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两个地方可以简单说明:
第一,到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虽然是出于君主政治的现实需求,但毋庸置疑的是,因皇帝年幼,皇太后和皇帝都授予了张极大的权力。“万历新政”的成功推行就是一证。内阁大臣权倾朝野,颇有声望,本身对皇权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第二,内阁原为私臣,是中央集权的必然。而明朝还有一个鲜明的政治特色,“宦官专权和朋党搏击”(郭际明,1997)。皇帝通过身边宦官,允许他们识字读书,代批“批红”,也是为了牵制内阁权力,更好地维护皇权。从这宦官制度发展也能看出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的制约。
内阁的兴盛颓衰也是侧面反映皇权变化的渠道,其中因明朝历年皇帝能力、性格等原因,对内阁的接纳和管控有所不同,内阁的权力大小也随之变化。但整体上看,内阁制度是封建皇权统治的产物,對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强化功不可没。
(三)内阁与皇权的斗争
实际上,内阁与皇权的“制衡”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永乐中后期,内阁权力上升。具体表现在阁臣票拟权力的发展。皇帝赋予部分阁臣秘疏言事的特权,从而使阁臣能够更好的辅助皇帝处理奏章。宣德时期,内阁票拟权得以制度化。一直到正德时期,内阁的首辅和群辅的分化区别,让内阁权力进一步合法化(孙熙隆,2018)。但此时,内阁还不能说与皇权展开了斗争,皇权始终位居高位。
到了明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内阁权力逐渐达到明朝时的顶峰。尤其是张居正任首辅期间,内阁尽收部权,似乎自然而然地压制了皇权。虽说是皇帝授予首辅的大权,但张居正的确也以帝师身份,擅罢朝臣,大小事务“听张先生处分”(张居正,1586)。内阁几乎僭越在皇权之上,皇权顺势处于下风。
万历中后期,内阁权力衰弱,皇帝有意压制,再加上张首辅权倾朝野的局面,诸臣怯于向皇权发难。皇权有逐渐收紧之势。到崇祯时期,内阁与皇权的斗争更见端倪。当时,阉党势力得到清除,内阁面临重建难题,皇帝之位本就大费周折,力求君主专制更加集中,皇权与内阁几乎针锋相对。崇祯二年三月就处置258位逆案臣子,阁臣选拔更是煞费苦心,前后超过50人参与内阁,只为建立一个皇帝能掌控的内阁(高振华,2010)。皇权与内阁的斗争是必然的。随着内阁权势的扩大,皇帝对阁臣生疑。为了不沦为内阁的“玩物”,皇帝必须进一步强化皇权。这一点在崇祯皇帝身上尤为明显。崇祯皇帝曾多次轮换阁臣,增加阁臣数量,不断分割内阁的权力,让阁臣不至于威胁到皇帝决策,也使内阁不再阻碍皇权。
内阁与皇权的斗争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二者的权势地位此消彼长。清朝沿用了内阁制度,但那时内阁也只是皇权集中的陪衬罢了。
三、内阁制度的影响
明朝的内阁制度生命力强,几乎贯穿整个明代的始终。作为“中国封建晚期产生的一种新型政治体制”(陶佳城,2017),内阁制度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首先,内阁相当于桥梁,起到了联系、沟通的作用。作为皇帝与群臣之间的沟通纽带,它一方面对百官奏章进行“初审”、上呈;另一方面为皇帝提供顾问支持,缓解政务疲劳,并传达皇帝意旨。在皇帝厌政怠政之时,内阁大臣票拟功能更是意义非凡。它极大地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也对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运行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其次,内阁的存在维护了皇权统治。内阁与原中书省、宰相是约等于的关系。它的出现缓解了皇权因缺少相权制衡而带来的矛盾,让统治集团内部能保持统一。
再次,内阁大臣多是文官,有很强的政治理想和浓厚的儒家理念,这对皇帝实行德政、勤勉治国是一种激励。内阁会通过“祖制与天意”(于江泰,2014)来影响皇帝,劝诫皇帝不违祖命,顺应天意,造福百姓,对君主政治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明朝作为我国封建晚期的大一统王朝,有百年的统治史,经济繁荣、政治昌盛、文化璀璨、科技先进。其中内阁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封建皇权的发展与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明太祖时废中书宰相,内阁初见雏形,明成祖正式建立内阁,为皇帝分摊繁忙政务,辅佐朝政。内阁由衰而盛再衰,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但内阁归根结底是皇权的附属品,服务于皇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总而言之,内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稳定了皇权统治,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振华.试论皇权与阁权的斗争——明亡原因新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73-74.
[2]郭际明.明朝内阁制度浅析[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27-30.
[3]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4][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集[G].刻本.1586(明万历十四年).四库存目丛书集部(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