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学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2019-04-09李贝

关键词:阅读理解英语

李贝

【摘 要】英语阅读理解一直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但学生阅读习惯不好和阅读技能欠缺严重制约着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为了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和领悟新课程背景下我校思维导学改革的理念和英语教学中实际解决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课本原文为例,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最终将英语阅读理解与新课改下的“核心素养”相结合,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会学”阅读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学;英语;阅读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87-01

我们通常把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归纳为“听”、“说”、“读”、“写”,想要精通英语,这四个技能缺一不可,本文就“读”为核心,高中英语阅读现状作为切入点,剖析高中阶段的“读”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外研社必修3文化角中)Earthquakes Around the Pacific课文为例。

一、高中英语阅读的现状

1.阅读习惯不规范。

(1)“朗读”与“默读”混淆。

(2)逐字逐句“指着读”。

(3)注意力分散,无时间概念。

2.无篇章意识,功利性强。

虽说“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在高考面前,仍有学生固执地死记硬背。在英语阅读时只为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仅仅注重文章当中的细节信息,不注重对文章整体脉络的分析和文本的“言外之意”,导致主旨大意和推断题无从下手,只要正确答案,不屑篇章意义。

3.“因噎废食”的阅读状态严重。

阅读能力的高低与词汇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学生在无篇章意识下的阅读中遇到生僻词汇直接放弃,得出“太难了,看不懂”,就放弃了整篇文章。

二、改进措施

1.“以教导学”,规范阅读习惯。

新课改下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起着“助推”的作用,抓住思维主线,在合适的契机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时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安静的课堂中让学生心无杂物地阅读文本;其次,根据阅读文本的难易程度给学生相应的时间;最后,为了避免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让学生读完文本后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或者个人的感受反思。

2.“人文关怀”模式阅读。

纵观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到现在的“新课改”我们一直提倡以“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具有特色的生命个体,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对于英语阅读来说更是如此。200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思维是一切课型和题型的核心,阅读课对学生而言更是起着语言积累,能力提升,文化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重担,在新的文化潮流中,为了做题,为了选择正确答案的阅读模式终会被历史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文关怀”模式的阅读,思维导学,启迪心智。以下以Earthquakes Around the Pacific课文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问题导引,理清文章脉络。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中核心词Earthquake(地震)是文章的核心,另一个是次重点信息Around the Pacific(环太平洋),细化了文章的内容。教师思维引导的形式以问题呈现,问题都与标题息息相关,后者推断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结构理解有所帮助。

(2)“如果我是作者”,身临其境阅读。

标题分析透彻后紧接着抛出问题“If you were the author, what items would you write in this passage?(如果你是作者,针对标题,你会写那些内容?)”,这个问题的引到立足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篇章意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狭义阅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文本进行提炼和分析——每段中心句(段首或段末)。习题多样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问题掌握了,做题势必游刃有余。

(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引导学生分析文本。

对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以下是两个问题,旨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先定位问题在原文中的位置,确定问题中的核心词“Chinese earthquake”和“the California Earthquake of 1906”,找到相关表述的句句子,句子中的黑体字分别是细节信息的关键词。

(4)重视文本,注重“言外之意”。

引导学生关注“言外之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同时对于学生阅读理解中的“推斷题”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

三、阅读提升思维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核心素养强调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在学习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和总结能力提升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例如,相关部门如何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尽可能降低损害和损失;激发学生“同情意识”,作为万千生命的一员,在灾难发生后如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灾区人民。让学习源于生活,并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琳,格里诺尔(Simon Greenall)《英语(新课标)学生用书:必修.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7(2011.11重印).

[2]谢忠平.《中学生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邹为诚.《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英语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