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来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2019-04-09吴丽芽

吴丽芽

【摘 要】新材料作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作文形式,但学生常常在审题上出现失误,因此,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作文的成败。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求同分析法;求异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75-01

新材料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既有高度的开放性——“四自”,即在材料范围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自定立意,但又有严格的限制性——“三不”,即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种命题方式,使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视野,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写得个性化和立意的独特性,同时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虽然,新材料作文使得学生可以自由解读,无形中指向性就更宽泛了,但这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了。很多学生常常在审题立意上出现失误,导致了作文跑题、偏题,因此,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作文的成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审题思维能力的训练。根据所提供材料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则和多则材料的作文,针对这两大类型,下面也来说说我在课堂上常用的几种审题技巧。

一、单则材料的审题技巧

1.找关键词句法。

材料是审题立意的依据,在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地推敲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应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特别要注意的是,关键词句一般是材料中重复出现的词句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

例1: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保存起来。一天,他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他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遥远。

从这材料看,很明显文中评论性的语句就是关键句,由此可审题立意为:

从“有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可立意为:创造需要机遇,或创造与坚持不懈的关系;

从“也有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遥远”,可立意为:别忽视细节,大创造与小细节的关系,或要做创造发明的有心人。

2.多角度切入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叙述性的新材料作文,由于新材料作文可以“自选角度”,对于同一则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感受,也就是找出多个侧面的意义。而一则材料往往是一事多人(物),而且每个人(物)都在故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从材料中的对象入手,有几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例2:猪八戒坐在镜子前照镜子。镜子中出现的它,长耳朵,翘鼻子,十分丑陋。它一见就十分恼怒,抡起铁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可当它再看时,无论大小,每一块碎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它。

这则材料的对象有猪八戒,镜子,还有一个综合的角度即猪八戒和镜子,由此可分解为:

从猪八戒的角度看,它自己长得丑陋,却迁怒于镜子,据此可立意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或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从镜子的角度看,尽管猪八戒将它打碎了,但它依然反映八戒的丑陋,依此可立意为:要学习镜子不畏强暴、坚持真理的精神;

从猪八戒打碎镜子的角度看,镜子碎了仍不愿改变自己,可看作真理是战胜不了的,其立意可为:邪恶与暴力是战胜不了真理的。

但用这种方法时要特别注意,有的材料涉及的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在审题时就要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就会出现偏题的现象。

3.由果溯因法。

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由结果去推导原因,分析实质。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在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原因,就可以找出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了。

例3:某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我们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切入来立意:

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

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財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4.联系实际法。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寓言,寓意类新材料作文,它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拟人的手法或诗歌主旨等来说明某些道理,折射现实生活的场景。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由此及彼,与现实对接,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将审题视线从虚拟的材料进而联系到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各种的立意。

例4: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在审题时,要紧紧抓住“空谷”“悬崖”“栈道桥梁”几个词,进行寓意化理解,联系自身或现实,适当延伸、挖掘。“空谷”,面临深渊,可联系到面对人生时遭遇困难、困境等;“栈道架桥”,可联系到克服困难的方法、策略等;在困难面前,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就有不同的人生画卷,由此可立意为:

从消极的角度看,写身处“空谷”的困难、艰难、痛苦或寻求突破的愿望;

从积极的角度看,就是对“空谷”现状的改变方法、策略上,即寻找“栈道桥梁”,通过“栈道”或“桥梁”找到爬出“空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飞跃和困境的突破。

5.情感倾向法。

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有的只是客观的叙述,不流露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这类作文审题只要符合材料含义即可,无需考虑材料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可有的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例5: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从这则材料中很明显带有命题者情感倾向的词语,如:“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以判断命题者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可为:坚持就是胜利,但明显偏离题意,因为它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如果一味求新或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二、多则材料的审题技巧

多则材料的作文,由于它具有容量大,条件多,组合关系复杂等特点,所以在审题上,较之单则材料难度要大得多,而在方法上,和单则材料也有较大的不同,对于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时用求异同法。

1.求同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提供的几则材料中心意思基本相同,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再比较这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而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6:材料一 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这两则材料共同之处就是,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因此可立意为:要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警惕糖衣炮弹等。

2.求异分析法。

此法适合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相反,即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是相对的,甚至是相反的,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有肯定有否定,采用取舍法,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立意所在。

例7: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这两句铭文,从逻辑上看是互为对立相反的命题,且语句出处又不想干,“一切都会过去”属于现实和物质层面,体现了达观、释然、淡泊等心态;“一切都不会过去”指向历史和精神维度,体现了铭记、继承、责任等意义。针对这两句具有普遍哲学价值和思辩色彩的铭文,作文题目表达中明确提出这两句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关注并全面理解这两句铭文,在此基础上可立意为:“变与不变”“铭记与忘记”“当下与永恒”“历史与未来”等。

3.综合分析法。

在多则材料中各则材料的观点既不相同也不对立,而是各则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却又不够全面,对这类材料,既不能简单得肯定某则观点,或否定某则的观点,而应做综合地分析,先概括出各则材料的主旨,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立意时用相加法。

例8: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然需要发扬光大。”

乙说:“如今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高科技等于高效益,这才是致富的公式”。

这两则材料,虽然主旨不同,但它们并不矛盾,仍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因为表达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可立意为:

从甲方角度看:勤劳才能致富。

从乙方角度看:依靠高科技才能致富。

从甲乙综合的角度看: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有机结合(勤劳+高科技=致富)。

甲乙双方观点在内涵上有分歧,但却是相容的,甲方观点是不错的,离开了勤劳谈何致富?乙方观点也是正确的,仅仅靠勤劳而无高科技,事实证明是不能致富的。但细加分析不难发现,甲乙双方的观点都不够全面,只有将两者综合起来才全面。因此前两者的立意都显得偏颇,只有综合的立意才全面合理。

当然,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只要学生能认真的去解读材料,掌握恰当的审题切入点,平时多训练,然后再用心地去体会,那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参考文献

[1]李溯.《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研究》《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