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网球选修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9-04-09曹智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改革研究

曹智

【摘要】网球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项目在我国高职学生群体中具有很高的人气,因此网球选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广大高职院校也根据新教改的要求对目前所开的网球选修课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教学设计分层性差、教学效果反馈与改进机制的匮乏,学生评价机制僵化等不利因素又妨碍了学生的长久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本文主要根据以上几点进行一些相关的教学改革探索及可行性的实现途径探究活动。

【关键词】高职院校 网球选修课 教学 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20-02

1.前言

据笔者对全国20所高职院校所做的为期1年的调研结果看,高职院校的网球选修课开课率、学生选修及参与效果非常好,使网球运动在改善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乃至提升其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涌现出的世界级男女网球巨星的带动作用,网球运动在我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态势,这个背景对于高职网球选修课的长远发展来说可谓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使部分学生具有从事网球运动及教学培训的机会。但实际调研结果却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的网球选修课长期存在一系列问题困扰了网球运动的长远发展,主要集中在:学科发展长期的定位不清晰,由此所带来的师资配备、教学设计及学生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成为困扰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教学投入不足,难以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实战能力成为学生实战能力缺乏的主因;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投入不足,现任教师群体网球运动理论储备相对欠缺,是阻碍学科的长足进步的现实不利因素。基于以上三点,笔者根据多年的網球教学经验试图进行一些有益的教学改革探索及可行性实现途径探究。

2.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网球选修课教学改革现状及出现的主要问题

2.1领导层对网球教学发展缺乏长期定位,不利于师资配备和教学实践的长足发展

科学的学科发展定位是保证一个学科长远发展的核心,因此开展教学改革也必须首先要从学科定位着手,高职院校的网球选修课也不例外。通过笔者所考察的20所不同办学层次的高职院校的网球学科发展史及现行的学科发展定位现状来看,98%的高职院校的网球选修课基本是从兴趣课转化而来的,且发展史较短,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学科乃至专业课的的高度来设置课程教学体系、教学目标、学生发展目标和相关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现行的网球选修课各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往往取决于领导层对该运动的认知水平,因此并不利于师资配备和教学实践的长足发展,总之,我国广大高职院校的网球选修课仍然并将长期处于自发性、低水平运作态势。

2.2教师缺乏系统性培训,师资力量的差距悬殊使得高职网球选修课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师资对于一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来说就是学科发展的命脉。但根据调研来看,虽然高职院校网球选修课普遍都开展达3-5年,但当前的我国高职院校网球选修课师资力量仍然缺乏专业性,这是造成高职网球选修课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直接原因。由于网球专业本科的开设时间短,吸纳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网球本科毕业生数量极少,而具有网球实战能力和丰富参赛经验的退役运动员、裁判员更是由于出路较好进入高职师资的比例微乎其微,约有85%的现任网球选修课教师都是通过进修或其它运动项目转行而产生的,因此现任教师群体网球运动理论储备相对欠缺,能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比例不到1.5%,难以主动进行教学方法、校本课程开发等相关性的学科教研活动,不利于学科的长足进步。这些不利因素势必拉低了当今高职网球选修课教师整体水平。

3.高职院校今后的网球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实现途径解析

3.1提高管理层对网球学科发展的认知水平,提高网球教学的科学性及发展性

从目前高职院校网球选修课开展的情况看,高职学生对网球选修课的热爱程度、参与积极性及长期锻炼意愿都较强,约有4%的高职学生表现出了卓越的网球运动能力,可以往竞技网球或网球专业方向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但一个不利现实就是在选修课结束后由于专业性师资的匮乏使得他们缺乏继续深造的途径,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浪费。而笔者对现行的高职院校的网球选修课教学体系所做的考察结果看,高职网球选修课教学内容基本照搬高校网球专业本科课程内容或来自本校教师团队或某一教师在此基础上自行进行的删减与改编,并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接受力及其运动基础进行量身定制,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偏好,不利于学生从网球理论、网球技战术及网球文化等多要素、全方位对网球运动产生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鉴于此我国高职院校的网球教学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则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管理层对网球学科发展的认知水平,只有具有正确的认知,才能主动参与师资建设、网球学科发展以及提高网球教学的科学性及发展性上。

3.2与各级体育局建立合作办学,采用本校与外聘教练双师资联合教学机制,提高师资力量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网球教师缺乏的现状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可通过与各级体育局形成合作办学机制,采用本校与外聘教练双师资联合教学的机制,这样既保证了网球选修课的理论教学又提高了实训时本校教师技战术专业性缺乏的短板,从而保证了网球教学的专业性及实战经验。另外,合作办学、双师资联合教学的机制还可以使外聘专业教师转化为本校强有力的培训团队,从而增加本校教师的网球专业知识及网球参赛经验和实训执教水平,能够促进本校师资力量的正向成长,从而也就保证了本校教学及教学质量的较快提升。

3.3建立多期、分级制课时,网球教学形成连贯性、长期性的教学,从而真正利于人才培养

就目前笔者所调查的高职院校的课时设置来看,895的院校只开设一个学期的网球课,课时设置在32-36学时,每周2次,每次45分钟。从频次上来看,这样的学时设置就势必造成教师花费更长的热身时间及往期回顾,再加上实行40-50人的大班授课制,教师难以顾及大部分人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因此教学往往具有笼统性,而仅有5%的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球基础,高达95%的学生为零基础的现实在如此紧张的学时设计中并不利于学生真正明白网球这种技战术分项很多、入门较难的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78%的学生在进行7次课后出现跟不上、难以消化的现象。因此,鉴于这样的教学实际困境,笔者认为可建立多期、分级制课时,将网球课时设计拉长到72课时甚至更长,并设置级别,鼓励更多的网球运动真正爱好者对网球教学形成连贯性、长期性的学习,从而真正利于人才的培养,为他们的长期运动技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4.结论

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热情及参与积极性也是最高的,因此高职院校若能充分开展好此课则不仅能有助于大幅提升学生的体质,更能够磨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甚至还可以帮助部分优异的学生在我国近几年网球发展热潮中积极走向职业化发展道路或提高就业选择范围,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探索适宜的高职院校网球选修课教学改革方法、开展方式等来提高教学效果,注重提高课程成果的产出率。

参考文献:

[1]谭迪雄.对高职院校网球运动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探析[J].体育世界( 学术),2018(09).

[2]邓燕程.高职院校网球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辽宁师专学院,2017(12).

[3]曹金凤.高职院校网球运动教学方法创新与优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9).

[4]薛阳光,黄平.网球辅助器材在高职院校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4).

[5]高奕雄.天津市高职院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改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改革之路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