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4-09张良成
张良成
摘 要:汉语言教育是我国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专业,有效地传承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也是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汉语言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汉语掌握程度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当前,汉语言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模式、教学力量、课程设置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汉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有效提升汉语言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汉语言教育 中华文化 问题 对策
汉语言是我国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中国母语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教育的教学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汉语掌握程度及对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然而,当前的汉语言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汉语教师专业素养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汉语言教育理念不清晰等问题都非常明显。面对这些汉语言教育中的常见问题,需要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一、汉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涵盖了中华文明的诸多精髓内容,汉语言教育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但是,汉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言教育师资素质不一
教师是汉语言教育中的实施者,是汉语教育的重要力量,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体[1]。汉语言教育的传达与讲解需要教师来进行。因此,汉语言教育的教学质量高低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汉语言教育的进程。然而,大多数的汉语言教师缺乏专业的汉语言素养,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许多的教师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方式,也就导师课堂沉闷没法引起学生的专注力,难以激发学生的汉语言学习热情。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关系,没有形成良好的汉语言学习氛围,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教学目标的实现,也阻碍了学生的汉语言学习对汉语的传承与发展。
2.汉语言教育理念不清晰
教学理念对于汉语言教育非常重要,拥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便能很好地传授该门课程。汉语言教育中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难以把握汉语教育的教学方向,没能令学生有效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新课标改革中对于汉语言教育进行了革新,教学模式也有了一些调整,获得了一些小成效。然而,没有深入研究发展,教学模式也仅限于小范围的成效。教育理念并未深入到每一位汉语言教师心中,对于教學改革也是浅尝辄止,未能充分深入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2],不利于汉语言教育的深入发展。
3.汉语言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
汉语言教育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许多的有关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由于社会就业需求的影响,许多的高校对于汉语言教育并不是非常重视,课时安排较少。也有一些情况是设置了较多的课程,但是针对汉语言教育的辅导及活动安排相对缺乏,也就导致汉语与教育是实践教学脱轨,没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达到汉语言教育的教学目的[3]。大学中的汉语言教育课程考核也和中小学的语文考核机制相似,都是利用书面考试为主,也有的考试是直接照搬书本知识。这样的考核模式难以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汉语言教育而言是一个禁锢。
二、汉语言教育的有效对策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汉语言教学中的主要力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必要。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不断增长,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显得尤为必要[4]。教师作为主要的力量,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革新教学方式。利用新知识新理论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明确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明确也显得尤为必要,拥有明确的理念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教师还应该注重自己的汉语教育课堂内容,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宗旨,设置合适的课程内容。教师在教授汉语课程时,需要有效掌握课程的教学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跟从其他的思想[5]。不能因为汉语言比其他学科更容易学习而忽视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波逐流,要坚持汉语言教育的核心内容,传承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
3.优化汉语言课程设置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在社会中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任何行业都需要具有语文基础,所以汉语言是一项重要的课程。汉语言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优化汉语言课程设置非常重要。学校需要增设汉语言课程设置,不能忽视汉语言课程设置内容。同时,投入资金建设汉语言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汉语言活动,加深汉语言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言的重要性。此外,汉语言教育中教师需要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还需要优化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督促学生更多地阅读名家名作,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对于提升学生的汉语言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也是保证汉语言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是因为一些对于汉语言教育的错误认识,导致汉语言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汉语言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师需要重视汉语言教育,认真对待汉语言教育。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与知识,革新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汉语言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在中华文化之中,体验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莉.汉语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评《认知语言学》[J].新闻战线,2017(02):150.
[2]龙绚丽,许峰.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语文建设,2014(36):13-14.
[3]杜晓萍.浅谈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06):48-49.
[4]张春雷.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8,9(19):98-99.
[5]介小玲.浅析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6(04):131.